凯恩斯为什么认为经济社会的常态是小于充分就...

在哪一章br啊
黄益民 来自: 移动端 2021-02-04 17:00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1-02-04 17:06最佳答案

凯恩斯对经济学由非常多的贡献。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以存在失业为特点的经济均衡理论。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以萨伊法则为核心提出了充分就业的假设。认为可以通过价格调节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把研究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排除在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之外。〈〈通论〉〉批判萨伊法则,承认资本主义社会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正式把资源利用的宏观经济问题提到日程上来。第二,把国民收入作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凯恩斯〈〈通论〉〉的中心是研究总就业量的决定,进而研究失业存在的原因。认为总就业量和总产量关系密切,而这些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第三,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凯恩斯〈〈通论〉〉中认为有效需求决定总产量和总就业量,又用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来说明有效需求的决定。在此基础上,他说明了如何将整个经济的均衡用一组方程式表达出来,如何能通过检验方程组参数的变动对解方程组的影响来说明比较静态的结果。即,他总是利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关系来说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其他宏观经济问题。第四,建立了以总需求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学体系。凯恩斯采用了短期分析,即,假定生产设备、资金、技术等是不变的,从而总供给是不变的。在此基础上来分析总需求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把存在失业的原因归结为总需求的不足。第五,对实物经济和货币进行分析的货币理论。传统的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两部分,其中,经济理论分析实际变量的决定,而货币理论分析价格的决定,两者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二分法。凯恩斯通过总量分析的方法把经济理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生产货币理论。用这种方法分析了货币、利率的关系及其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从而把两个理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第六,批判了“萨伊法则”,反对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明确提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主张。古典经济学家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都赞同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而凯恩斯却反对这些,提倡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他论证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的必要性,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目标;他的这种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的思想后来成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后来的宏观经济学都是建立在凯恩斯的《〈通论〉》的基础之上的。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1-02-04 17:21 齐旭明 客户经理

    首先告诉你他是从古典学派的假设开始的,因为古典学派的证明逻辑是很强的。只能从其源头入手,也就是假设。他的二个假设我就不说了。以下是《通论》里的凯恩斯的两点反对意见
    第一、牵涉到劳动者的行为。在货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上升而导致的实际工资下降一般不会使现行的工资下的劳动供给量低于价格上升前的实际就业量。
    第二、我们不同意工资协议可以直接决定实际工作的一般水平这一个假设条件。就假设工资协议可以决定实际工资而论,古典学派暗中塞进了这个不恰当的假定。

    萨伊定律的话是通过对三个基础理论的反驳,而产生的。对不起,我还没看到这个,没办法给你从《通论》上找观点 = =!

    凯恩斯在《通论》里向我们说明过统计认为上货币工资不变时就业量是不变的。而且认为这是常识。
  • 2021-02-04 17:18 黎皇兴 客户经理

    失业有自然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之分,消掉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而在充分就业时也会有一个特殊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时劳动力供需较为均衡···详情请参考《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二版
  • 2021-02-04 17:15 赵风蕊 客户经理

    不一样,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为潜在GDP水平,而并非所有均衡产出都达到潜在GDP水平,如萧条背景下,水平的凯恩斯供给曲线达到的均衡产出就不是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
  • 2021-02-04 17:12 齐智富 客户经理

    可以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来思考,当均衡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时,需求并没有超过供给的最大额。因为在技术不变时,充分就业下是供给的最大额
  • 2021-02-04 17:09 窦连池 客户经理

    充分就业均衡指的是在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国民收入。现在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就是说明,就业是不充分的,经济中存在着失业。
  • 2021-02-04 17:03 赵风英 客户经理

    在强调粘性价格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货币不再是中性的,政策效力至少在原则上是重新确认的。既然较大的价格灵活性使格林沃德—斯蒂格利茨模型中的经济波动问题恶化,新凯恩斯主义者也就论证了即使价格是灵活的,矫正的需求管理政策的潜在作用
  • 2021-02-04 17:02 樊振生 客户经理

    凯恩斯主义的推演逻辑是从充分就业开始的:
    1.以往假设的充分就业均衡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其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2.之所以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需求;
    3.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
    4.政府不加干预就等于听任有效需求不足继续存在,听任失业与危机继续存在;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非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弥补私人市场之有效需求不足。

相关百科精选

  • 太平养老保... 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

  • 信用保险 信用保险是以信用风险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具体的说,它是权利人要求保险人承保对方信用的一种保险。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