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寿衣的颜色及来历?

中国寿衣的颜色及来历?
龚峻梅 来自: 网页 2020-12-02 09:22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0-12-02 09:46最佳答案

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非常讲究寿终正寝的。在病人生命垂危时,亲属要给他脱穿戴好内外新衣;否则,就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地遗憾和内疚。病人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亲属们要把他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守护他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这叫做"挺丧"。
在弥留时刻,死者须穿上寿衣。在北方汉族的习俗里,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黑色的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全部用带子系紧,这样做是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在死者的头上要戴上一顶挽边的黑色帽,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驱除煞气,人们认为这样做对子孙是吉祥的。如果死者是男性的话,脚上要穿黑色的布鞋,而如果是女性的话要穿蓝色的布鞋。寿衣一定要是是传统的式样,哪怕改朝换代、时过境迁,平时再也不穿民族的传统服饰了,等到临死的那一天,也还得要恢复原来的装束。因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不让他认祖归宗。
在病人临终之前,家属必须要给他沐浴更衣。这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的第一次化妆整容。但是这样的的沐浴更衣,已经远远超出了服装本身的物质形式。比如:佤族在为去世的老人穿寿衣的时候,除了穿上死者平时所穿的衣服之外,还要在外面套上一件反过来穿的新衣服。他们这样做是因为在民族传统的观念里,不能把死者平日所穿的旧衣服脱掉,这样方便死者的灵魂回来认识自己的身体;而他们把后来加上去的新衣服反过来穿,是为了让死者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衣服的正面和反面,和穿衣的单数和双数一样,是人们在生与死、阴与阳交接的人生"换届"中,举行的最后一次换装仪式。这种被称为"反饰"的习俗,是为了改变死者寿衣的穿着式样,使他的灵魂没有办法停留在阳间。同时也有通过反正颠倒来暗喻阴阳两界的意思,因为在人们的观念里,阴阳两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也是完全颠倒过来的。寿衣已经成为人们的灵魂观念中灵魂的一个代码了。
亲属给死者沐浴,一方面寄托了生者对死去的人的深深的孝敬之情,一方面也有和"寿衣"一样的象征意义。清洗尸体所用的水一般都是买来的,俗称为"买水"。它本身是一个可以单独存在的仪式,就是把"阳水"变成"阴水"的一个转换仪式。买水用的钱主要是阴钱:烧香、化纸、即纸钱。这种钱只有在阴间才有价值,只能由灵魂享用,而在人间的话只是废纸一叠。"买水"为死人沐浴的目的除了在于"用水洗去死者生前的罪恶,消除死者在生前所犯下的罪孽"外,主要是要让死者的灵魂知道,这不是在给活人沐浴,而是要让死者干干净净地到达阴间,被祖先所收容。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0-12-02 09:43 赵飞虹 客户经理

    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葬礼开始日趋奢华和繁缛起来。因死者的衣着代表着生前的地位、财富和等级,所以给死者穿何种衣服,穿多少衣服乃至衣服的名称在当时都是非常讲究的。
    寿者,顾名思义,永生也,先人死后,孝子忌讳言死,而将死人所着衣服冠以"寿衣"之称。一般来说,寿衣皆取单数,得吉利之意。同时其量词亦有不同,上衣不称"件"而曰"领"(古时候寿衣皆有领),有三领、五领、七领之别;裤不称"条"而曰"腰",有三腰、五腰之别。"五领三腰"就是穿五件上衣着三条裤子。
    旧时,一般平民百姓穿三领,官宦富贵之家穿五领、七领,帝、后驾崩着九领,谓"九五之尊"。清朝慈禧太后小殓时,身着金丝绣礼服,外罩绣花串珠衫,仅这两件服饰上就镶有大小珍珠5920颗、宝石1135块;周身还有九练串珠,头戴珠冠,珠冠上镶嵌一颗大如鹅卵的宝珠(当时价值1000万两白银);再以翡翠雕琢为枕,脚蹬两朵碧玉大莲花。其极显皇家之奢侈浮华,将寿衣的丧葬习俗演绎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推行殡葬改革,提倡丧事简办、遗体火化,摈弃了封建社会寿衣习俗的糟粕,促进了社会文明。"文革"中,寿衣行业被看作封建残余予以取缔,使寿衣的形式开始单调划一。当时几乎是千篇一律的中山装、人民装和列宁装。
    现在,寿衣品种和花色已呈多样化,人们在剔除封建糟粕的同时,对民间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和改良,以满足丧家各种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 2020-12-02 09:40 赖鹏华 客户经理

    寿衣穿三腰五领
    租白轿、租马车 白轿是为孝妇出殡时乘坐,马车是为送殡的老幼妇女亲友所用。
    寿衣
    死者的寿衣颇为复杂。民国以来不管死者过去有无“功名”,一般大户人家都按“官服”穿戴(清王朝官服)。男性共穿七件:布质单裤褂一身,绸质月色上有小圆寿字的棉袄裤一身,蓝色绸质寿字长袍一件,绣花平金花袍一件,天素色褂子一件。上衣都没有领子,不钉扣绊,头上戴红缨子官帽,脚穿朝靴,内有棉袜子,戴朝珠。如过去有功名则更麻烦,武官则是武将穿戴。女性也是七件,内穿布裤褂、棉裤袄、大棉袄、氅衣、裙子,外衣都是平金绣花,头戴凤冠,披霞帔,还要莲花坠一个、如意簪一支、九连环一个、镶珍珠耳环一副,上述都是赤金的。其凤冠有用点翠珠花的,九连环有用檀香木制的。
    珍珠有它的许多用场,如男女鞋尖上各钉一粒,在人口内含一粒,这种排场也不过是显示其阔绰,别无涵意。再就是所谓“铺金盖银”。黄色绸子寿字棉褥子一件,白绸子寿字寝单一件,另备海褥海被各一件,都是红绿绸绣花平金,上绣海水江牙(涯),分七云、九云,云越多价钱越贵。海被上边有一圆孔,可将死人脸部露出,上再敷陀罗被一件(用黄色绸子上印佛像及往生咒花纹等),再就是头枕、脚枕,都用黄绸子作成,立体、浮贴莲花,并用各色绫子包镶在莲花瓣上。女姓寿衣则为汉装,也有的按清宫皇后服饰扮装。
    总之,关于寿衣及附属饰服尽极奢华之能事,不是一般平民百性所能负担的
  • 2020-12-02 09:37 辛国江 客户经理

    寿衣(寿衣)shòu yī ㄕㄡˋ ㄧ
    [shroud] 装殓死者的衣服
    是指为去世人员准备穿戴的衣服。
    目前市面上分古装、现代装以及一些地区特有的款式,布料一般采用泥子、印花布、丝绸等,做工精美,是中国文化习俗的不可或缺一部分。
    中国的习俗
    人死了要将身体洗净,然后穿上新的干净的衣服,也就是穿上寿衣。在闽南一带,在给死人穿寿衣时,老人的亲属要先来个象征性的试穿。试穿之后用一根没有秤锤的秤来秤一下,并在人面前说一句:“这是子孙用钱买来的。”表示子孙的孝心。
    死人穿的寿衣通常都是奇数的,上下相差二,如上七下五或上九下七,最多是上十一下九,即穿十一件上衣,九条裤子(女的可用裙子代裤)。夭寿者,亦即不到五十多岁而死的人,一般只能穿三件。死者的年龄愈大,愈可多穿,表示有福有寿。
    老人死了为什么要穿那么多的衣服呢?这因为,过去人死了总是先装在棺材里,而棺材往往要在家里停放一些时候。大体死者年岁愈大的停放时间愈久。有的因为坟地未选择好,一时无法安葬,一直放在家里停几年的都有。这就必然出现一个问题,棺材里面的尸体久了会腐烂,会流出液体来,并还可能透过棺材渗漏出来。为了防止渗漏,除了在棺村里面放上草木灰、草纸一类吸水的东西,还要多穿衣服,亦为了能吸水分。人的内脏在上身,腐烂时水分比下身更多些,因此上身要比下身多穿些。夭寿者通常在死后很快埋葬入土,所以可以少穿衣服。后人相袭成俗,一直沿用下来。
    如今所谓寿衣,或说原是明代一般人平时穿用的衣裤,后来因清朝统治者不让汉人穿明代的服装,人们只好改变原来的习惯。据说有人向清政府提出“生变死不变”的要求。即生时穿清朝的衣服,死时穿明代的衣服。清政府见民众要求强烈,只好答应下来,于是明代服装便成了死人的寿衣了,后来虽然清政府被推翻了,以明代衣服为寿衣的习俗却一直传下来。
    大多绣五蝠捧寿图案。寿衣颜色,一般为蓝、褐色,年轻妇女用红、粉或葱白色。此外,还配以被褥,通常铺黄、盖白(意为铺金盖银),被面常绣“八仙”。少数乡村还沿用这类寿衣,但多数农村和城市移风易俗,办丧事一般给死者穿整齐干净的日常生活服装,习惯上仍称寿衣。
    《格林童话故事》
    寿衣
    从前有一位母亲,她有一个人见人爱、英俊漂亮的儿子。那年他七岁了,她视她的小宝
    贝为自己的生命,比世上任何东西都珍贵。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他忽然病了,而且病入膏
    肓,上帝将他召唤了去。母亲悲痛欲绝,日夜哭泣。时过不久,孩子下葬了,可是夜里他又
    会出现在生前玩耍的地方,陪着母亲一同哭泣,到了早晨则又消失了。母亲非常悲伤,每时
    每刻都在不停地哭。一天夜里他身着一件入葬就穿着的白色小寿衣,头上戴着一顶花环来到
    床前,站在母亲的脚旁说:“噢,母亲,请别哭啦,否则我在墓中无法入睡,因为您的泪水
    把我的寿衣都打湿啦。”母亲听到后担起心来,不再流泪了。第二天晚上孩子又来了,手里
    举着一盏小灯,说:“母亲,您看看我的寿衣快干啦,我可以在墓中休息了。”从此,母亲
    把悲痛交给了上帝,自己默默地承受了心中的创伤。
    寿衣知识
    老年人生前就做好死后要穿的衣服,美称寿衣,寓为健康长寿之意。在庆阳,老人一般过了六十岁以后,儿子要及早想法为父母做寿衣。寿衣包括帽子、衣裤、鞋袜等,衣裤至少要做够三套,套数均要单数,忌双数。做寿衣一般要在古历闰年做,因古历闰年比平年多一个月,俗称闰年做寿衣,可以为老年人增寿。所做的布料要用棉线织的布。古时,从被褥鞋帽到内衣、外衣、袍子、鞋袜,均要女子亲手做。新时代,一般人家除过做外衣,内衣和鞋帽等都从商店购买,大衣取代了袍子。
    旧时做寿衣,有许多讲究。外衣里子用红布做,子孙后辈会红火。帽子上边缀红顶子,亦象征后辈儿孙红火。男人寿衣外面多为杏黄色,女人外衣多为青蓝、古铜色为主。寿衣无论内外衣,一律不用纽扣,只用小条布带。以带子代替纽扣,暗喻会带来儿子,后继有人。
    穿寿衣
    寿衣,俗称“老衣裳”。人亡后,儿女为其穿寿衣,死者为男性,通常由儿子和女儿来料理,死者为女性,则由女儿和儿媳来料理。寿衣一般不用皮毛和绸缎做,怕来生变成兽类和断子绝孙,多用绢棉做成,取“眷恋”、“缅怀”之意。衣裤的件数,忌双喜单。博山居民为死者做寿衣一般须要“五领三腰”,即五件上衣,三件裙裤。无论何时亡故,都要以棉衣为主。
    寿衣选择
    选择寿衣的关键要注意搭配,也就是说衣、裤、鞋、帽、被的款式、色彩、图案要协调,要呼应。在款式上尤其要将中式和西式区别开来,切不可上穿西装下着布鞋,中不中西不西,显得不伦不类;色彩的选择更要注意整体的调子,将零碎的色彩统一在大调子中,不可使用大面积的对比色,不然会显得杂乱、刺眼;图案同样有古典的、现代的、中式的、西式的之分,在风格上要协调、统一。此外,面料的选择还牵涉到"殡"礼的档次,一般缎织料的寿衣较为贵重,家属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寿衣。
    寿衣的件数:
    关于寿衣的件数问题,说道很多,各有各的不同。一般寿衣都是以奇数为准。但是南方部分地区是取偶数的。也就是常说的八件套。从传统上来讲,寿衣是根据亲人的年龄,属相,来确定寿衣的件数,以及颜色花纹。古时候,皇帝驾崩,寿衣是15件套,就是9领5腰加披风(也是寓意九五之尊。);王室贵族是13件套,大臣是11件套,富贵人家是9件套,布衣是7件套。花纹上,皇帝是祥云腾龙,王室是蛟龙,大臣是青蟒,草民多以花草为主。且件数和图纹不得逾越,也就是说,是什么品级的,就穿多少件数,和选什么图纹,可少,不可多。古时候,一般亲属过世,都不会当天下葬。有守灵3天5天7天9天15天不等。且出殡的日子时辰都得找风水先生算好。这必然得面临尸体腐化的问题。
    平民布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多都是多加些干草布料,家境好些的,都是多加被褥。解放以后,国家提倡殡葬简易化,慢慢演变至今,寿衣的件数一般都是市面上的五件套了。包括
    大袍,棉衣棉裤,衬衣衬裤。这是由于,火葬时,对棺木的大小有要求,否则,进不了火化炉,所有的纸棺都是固定大小的。较之以往的木棺,偏小。如果寿衣的件数,被褥的件数过多,逝者就无法入殓。
    干部以及军人的寿衣选择:
    国家干部、公务员、军人的寿衣,还是以他们自己的职业服装为主,一般都是将职业装的扣子改装为粘扣。再购齐其他的四季衣凑齐五领三腰即可。如大袍,棉衣棉裤,衬衣衬裤,夹衣夹裤。
    备注:一般现在购买寿衣,包括的殡葬用品有:寿衣5件套、双铺双盖4件套、头脚枕、鞋、帽、袜、腰带、绑腿、口铃、盘缠巾、盖脸布、金银元宝、金银戒指、垫被钱。
    寿衣的款式:
    现在的寿衣,除了原先最早的中式,也陆续的添加了比较时尚的寿衣,如中山装,西装,旗袍,大汉服等等。颜色也由以往的蓝色,褐色,慢慢发展到现在的红色,粉色,紫色,绿色,金色。加入了更多了五行元素,来对应逝者的五行属相。
  • 2020-12-02 09:34 赵颖轶 客户经理

    选蓝色吧。寿衣的颜色通常根据民间传统习俗、逝者年龄,来选择:
    ①80岁以上:属于高寿者,选择较为鲜艳的颜色,如:红色、黄色;
    ②60至70岁:多选择紫色、枣红等;
    ③60岁以下:选择较为灰暗的颜色,如:褐色、深蓝色、黑色。
  • 2020-12-02 09:31 齐智富 客户经理

    寿衣的颜色并无特别标准,传统习俗根据年龄来选择寿衣的颜色。
    ①80岁以上:属于高寿者,选择较为鲜艳的颜色,也有人抛弃传统习俗,按照自我喜好来准备寿衣。
    咱们成都有个做公共服务的平台叫圆满人生,具体去了解下应该能解决你的问题
  • 2020-12-02 09:28 齐显尼 客户经理

    1、逝者的身份:寿衣的款式有很多,常见的诸如唐装、中山装、现代装等。通常情况下,唐装适合所有的人;如果死者为领导干部,可以考虑选择中山装;如果死者比较年轻,可以选择现代装。不同款式的寿衣,也有不同的颜色,丧主可以根据死者的性别、年龄、职业,选择不同颜色的寿衣。

    2、当地丧葬习俗:俗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丧葬习俗。诸如南方和北方对寿衣的选择,通常会有很大的差异。北方人讲究寿衣要有棉衣、棉裤,而南方人对这方面的要求则比较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殡葬改革的深入,现代丧葬习俗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3、逝者生前信仰:宗教文化对丧葬习俗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是佛教、道教还基督教。在准备死者寿衣时,通常要根据其宗教信仰进行选择。诸如在给基督教教徒安排葬礼仪式时,寿衣也要选择白色的。



    4、死者的愿望:中国是非常注重传统孝道的国家,因此子女在给老人举办葬礼仪式时,通常会尊重死者生前的遗愿。力求把死者的后事做到最好,让逝者体面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因此在给死者选择寿衣时,应遵循其生前的愿望和嘱托。

    5、寿衣穿戴时的讲究:穿衣前,要给逝者净身,让其干干净净地走;穿衣时,最好一个人穿,一个人帮,先将寿衣从里到外套好,一次性穿上去,再整理。穿衣时,要让逝者有一个合理体位,便于操作。寿衣穿戴最好在人刚走的时候,由家属来做,这是亲人最后接触机会。

  • 2020-12-02 09:25 龚崇松 客户经理

    你们那的寿衣店都是卖得普通的(孬寿衣)吧,颜色单调没有挑的余地,我们这寿衣有上百种不同颜色不同花色的基本上都能满意

相关百科精选

  • 富德财产保... 富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

  • 公众责任险 公众责任保险又称“普通责任保险”或“综合责任保险”。它主要承保被保险人在公共场所进行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时,因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的他人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投保人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