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下的投资收益怎么计算的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1-08-16 11:52最佳答案
权益法下,会计上在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时计入投资收益,而税法规定,在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时确认应税收入的实现,所以此时会计上确认的投资收益,在税法上不认可其是一项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也要做纳税调减。到第二年,被投资方宣告分配股息红利时,企业的会计处理不影响会计利润,但所得税上要确认投资收益,不过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获得的股息红利性质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因此,在所得税上不需要在会计利润基础上作纳税调整。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1-08-16 12:07 龙川凤 客户经理
成本法和权益法在确认投资收益时的区别如下:
1、包括范围不同
成本法包括一种预计成本,是指产品、劳务、工程项目等在生产经营活动前,根据预定的目标所预先制定的成本。这种预计成本与目标管理的方法结合起来,就称 为目标成本。目标成本一般指单位成本而言,它一般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和估计成本等,而标准成本相对来讲是一种较科学的目标成本。
而权益法是根据计划消耗定额计算的,表示计划期预定成本;定额成本是根据使用的定额计算的。企业应通过各项措施,有步骤地降低现行定额,以求达到计划中所规定的成本水平。
2、作用不同
由于标准成本法中已去除了各种不合理因素,以它为依据,进行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的计价,可使存货计价建立在更加健全的基础上。而以实际成本计价,往往同样实物形态的存货有不同的计价标准,不能反映其真实的价值。
而使用权益法来记录材料,在产品和销售账户,可以简化日常的账务处理和报表的编制工作。在标准成本系统中,上述账户按标准成本入账,使账务处理及时简单,减少了许多费用的分配计算。
3、性质不同
成本法是按现行定额以及计划单位成本、分成本项目(即原材料费用、生产工资费用和制造费用)来制订的。
而权益法的制订比较灵活,通常有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的制订,
通常从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方面着手进行。但与定额法不同的是,直接材料成本包括标准用量和标准单位成本两方面;直接人工成本包括标准用量和工资率两方面(计时工资时);制造费用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部分,都是按标准用量和标准分配率来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标准成本法
-
2021-08-16 12:04 龚小艳 客户经理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投资收益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为投资年度分回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第二种为投资年度以后分回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处理。
第一种情况,投资年度分回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处理。通常情况下,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不作为当期投资收益,而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如果投资企业投资当年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有部分是来自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的盈余分配,则应作为投资企业投资年度的投资收益。具体计算时,如果能分清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应当分投资前和投资后计算确认属于应当确认投资收益和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如果不能分清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可按投资准则指南规定的下列公式计算确认投资收益或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①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投资当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持股比例×当年投资持有月份/全年月份(12)
②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被投资单位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企业持股比例-投资企业投资年度应享有的投资收益
上述公式②计算复杂,实际上只要把握住“应收股利”和“投资收益”两个账户即可。分派来的现金股利记入“应收股利”的借方,应享有的投资收益记入“投资收益”的贷方。如前者大于后者,说明分派来的现金股利大于投资方在投资期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可认为是被投资方给投资方返还了投资成本,应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第二种情况,投资年度以后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投资准则指南中规定的计算公式为:
③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投资后至本年未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投资后至上年未止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损益)×投资企业的持股比例-投资企业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
④应确认的投资收益=投资企业当年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金额
上述公式不利于理解也不便于记忆。笔者认为,在投资方得到被投资方分派来的现金股利时,记入“应收股利”的借方,投资方应享有的投资收益记入“投资收益”的贷方。如前者大于后者,说明分派来的现金股利大于投资方在投资期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可认为是被投资方对投资方返还的投资成本,应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若前者小于后者,说明由被投资方分派来的现金股利小于投资企业在持有期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可认为是投资方前期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又由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未分配净利润弥补,使得原已冲减的初始投资成本予以转回,并将此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同时,转回数不能大于原冲减数。
[例]A企业2001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购入C公司1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初始投资成本110000 元。C公司于2001年5月2日宣告分派2000年度的现金股利100000元。假设C公司2001年1月1日股东权益合计为1200000元,其中股本为1000000元,末分配利润为200000元;2001年实现净利润400000元;2002年5月1日分派现金股利300000元。
可以看出,2002年5月1日,由C公司分给A企业的现金股利为30000元,而A企业在同期应享有的投资收益为40000元(A企业应享有的投资收益=C 公司2001年实现的净利润×持股比例×持股时间=400000×10%×12/12=40000元),C公司给A企业少分派10000元现金股利。A企业这时把分派来的现金股利30000元全部确认为投资收益,少分给的现金股利10000元可认为是在2001年分派2000年实现的净利润(2001年5 月2日发放现金股利10000元,投资方应作为投资成本返还),在2002年又以2001年实现的净利润得以补偿(即返还回来了)。补偿数也确认为A企业的投资收益,记入“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的借方。这时,A企业的投资收益实际上由两部分即分派来的现金股利30000元和补偿数10000元组成。 2002年5月2日A公司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股利 30000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C公司)10000
贷:投资收益 40000
假设上述C公司于2002年5月1日分派现金股利为450000元,而A企业在同期应享有的投资收益为40000元,C公司为A企业多分派5000元现金股利。A企业这时只能把40000元确认为投资收益,其余5000元应作为前期投资成本的返还,冲减投资成本。 -
2021-08-16 12:01 赵风莉 客户经理
1、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变动成本法计算:
销售收入
减:销货成本(已售产品负担的变动生产成本)
=生产边际贡献
减:变动非生产成本
=边际贡献
减:固定成本(包括生产的和非生产的)
=营业利润
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产量、作业量或销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
2、完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内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全部成本都归纳到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中去。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归纳(或吸收)成本法”。
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产品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越大,单位产品成本越低,这样就能刺激企业提高产品生产的积极性。 -
2021-08-16 11:58 赵馥洁 客户经理
权益法下:
(一)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实现净利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二)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亏损时: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三)被投资企业资产宣告发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成本法下:
(一)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实现净利时:不做处理
(二)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亏损时:不做处理
(三)被投资企业资产宣告发放股利时,按照教材的说法是要分清楚是投资前和投资后,也就是说在你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前实现的股利要冲减你取得时的成本,投资后实现的股利做为投资收益,投资后实现的股利就是按持股比例计算的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利润的分配额.
这里可以分两步来理解和计算:
(1)计算应收股利=宣告发放的股利总额*持股比例
(2)计算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题目中一般都会有告诉)*持股比例
(3)将(1)和(2)进行对比,如果(1)-(2)有余额,那么这个余额就是多发放的股利,也就是不属于我们投资后的,冲减以前的成本;如果是负数,就是说少发给我们的,如果以前期间我们有冲减成本的话,就要把以前冲成本的给转回来确认投资收益.
举个简单一点的例子吧:比如说投资企业07.1.1取得投资,成本为410万元,持股比例10%,07年全年实现净利100万元,但是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150万元股利,那么我们在收到股利的时候这样来核算:
(1)应收股利-=150*10%=15万元
(2)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0*10%=10万元(这是投资后累积实现的净利润的分配额)
(3)实际会收到15万元,但是其中只有10万元才是理论上真正要得到的,那么多出来的5万就叫做投资前产生的,那么就是要冲减取得时的成本.在这里就是用5万元去冲减取得成本410万元,也就是说这样过后投资的账面的成本就是405万元,不再是取得时的410万元.
分录如下:
(1)借:长期股权投资410
贷:银行存款410
(2)借:应收股利15
贷:长期股权投资5
投资收益10
说得有些啰嗦,希望对你的理解有所帮助.慢慢来吧,刚开始我也是迷糊的,通过做题才偶然得以认为真正的理解了.仅供参考吧. -
2021-08-16 11:55 赵风蕾 客户经理
权益法下:
(一)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实现净利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二)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亏损时: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三)被投资企业资产宣告发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成本法下:
(一)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实现净利时:不做处理
(二)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亏损时:不做处理
(三)被投资企业资产宣告发放股利时,按照教材的说法是要分清楚是投资前和投资后,也就是说在你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前实现的股利要冲减你取得时的成本,投资后实现的股利做为投资收益,投资后实现的股利就是按持股比例计算的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利润的分配额.
这里可以分两步来理解和计算:
(1)计算应收股利=宣告发放的股利总额*持股比例
(2)计算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题目中一般都会有告诉)*持股比例
(3)将(1)和(2)进行对比,如果(1)-(2)有余额,那么这个余额就是多发放的股利,也就是不属于我们投资后的,冲减以前的成本;如果是负数,就是说少发给我们的,如果以前期间我们有冲减成本的话,就要把以前冲成本的给转回来确认投资收益.
举个简单一点的例子吧:比如说投资企业07...权益法下:
(一)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实现净利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二)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亏损时: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三)被投资企业资产宣告发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成本法下:
(一)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实现净利时:不做处理
(二)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亏损时:不做处理
(三)被投资企业资产宣告发放股利时,按照教材的说法是要分清楚是投资前和投资后,也就是说在你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前实现的股利要冲减你取得时的成本,投资后实现的股利做为投资收益,投资后实现的股利就是按持股比例计算的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利润的分配额.
这里可以分两步来理解和计算:
(1)计算应收股利=宣告发放的股利总额*持股比例
(2)计算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题目中一般都会有告诉)*持股比例
(3)将(1)和(2)进行对比,如果(1)-(2)有余额,那么这个余额就是多发放的股利,也就是不属于我们投资后的,冲减以前的成本;如果是负数,就是说少发给我们的,如果以前期间我们有冲减成本的话,就要把以前冲成本的给转回来确认投资收益.
举个简单一点的例子吧:比如说投资企业07.1.1取得投资,成本为410万元,持股比例10%,07年全年实现净利100万元,但是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150万元股利,那么我们在收到股利的时候这样来核算:
(1)应收股利-=150*10%=15万元
(2)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0*10%=10万元(这是投资后累积实现的净利润的分配额)
(3)实际会收到15万元,但是其中只有10万元才是理论上真正要得到的,那么多出来的5万就叫做投资前产生的,那么就是要冲减取得时的成本.在这里就是用5万元去冲减取得成本410万元,也就是说这样过后投资的账面的成本就是405万元,不再是取得时的410万元.
分录如下:
(1)借:长期股权投资410
贷:银行存款410
(2)借:应收股利15
贷:长期股权投资5
投资收益10
说得有些啰嗦,希望对你的理解有所帮助.慢慢来吧,刚开始我也是迷糊的,通过做题才偶然得以认为真正的理解了.仅供参考吧. -
2021-08-16 11:49 赵风莲 客户经理
成本法下:
(一)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实现净利时:不做处理
(二)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亏损时:不做处理
(三)被投资企业资产宣告发放股利时,按照教材的说法是要分清楚是投资前和投资后,也就是说在你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前实现的股利要冲减你取得时的成本,投资后实现的股利做为投资收益,投资后实现的股利就是按持股比例计算的投资后被投资单位累积实现的净利润的分配额.
这里可以分两步来理解和计算:
(1)计算应收股利=宣告发放的股利总额*持股比例
(2)计算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题目中一般都会有告诉)*持股比例
(3)将(1)和(2)进行对比,如果(1)-(2)有余额,那么这个余额就是多发放的股利,也就是不属于我们投资后的,冲减以前的成本;如果是负数,就是说少发给我们的,如果以前期间我们有冲减成本的话,就要把以前冲成本的给转回来确认投资收益.
权益法下:
(一)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实现净利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二)被投资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亏损时: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三)被投资企业资产宣告发放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
2021-08-16 11:46 黄益汉 客户经理
长期股权投资只有在权益法下是根据被投资单位期末公司净资产的所占比例计算投资收益的,
此处第一句话,标明企业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因此采用成本法后续计量.
此处长期股权投资是采用的成本法,因此不能根据公司期末金资产所占份额计算投资收益,只有在收到被投资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的时候,才确认投资收益.
又因为此处被投资单位宣告的现金股利是针对所有投资者的,根据单位所占份额因此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应该是400*15%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这些问答能否帮助您?
相关百科精选
苏黎世财产... 苏黎世保险集团(苏黎世)是一...
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中航安盟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法国安盟保险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法国安盟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50%股权。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