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中用收入法计算GDP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中用收入法计算GDP的问题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1-01-04 11:47最佳答案
GDP的测算有三种方法:
1.生产法:
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2.收入法:
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
3.支出法:
GDP=总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其中支出法又称产品流量法
1.生产法:
GDP=∑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出-∑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
2.收入法:
GDP=∑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营业利润
3.支出法:
GDP=总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其中支出法又称产品流量法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1-01-04 11:53 龙安隆 客户经理
GDP=个人消费支出+资本折旧+政府对个人转移支出+企业间接税=450+50+20+70=590
NDP=GDP-资本折旧=590-50=540
NI=NDP-间接税-政府对个人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540-20+40=560 -
2021-01-04 11:50 龚家迎 客户经理
产品流通法对生产法,支出法对成本法,收入法和收入法相配 -
2021-01-04 11:44 齐斯琴 客户经理
收入法计算要加上企业付给政府的间接税减去政府的补助金,也就是政府的补贴。
GDP=个人消费支出+资本折旧+政府对个人转移支出+企业间接税=450+50+20+70=590
NDP=GDP-资本折旧=590-50=540
NI=NDP-间接税-政府对个人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540-20+40=560
此处不用考虑国内外收入,可以看做封闭经济。只有在区分GDP和GNP时才讲本国国民在国外的收入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的收入。
扩展资料:
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和服务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和服务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一般根据产品的实际用途,可以把产品分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人们直接消费或者使用的物品和服务。
这部分产品已经到达生产的最后阶段,不能再作为原料或半成品投入其他产品和劳务的生产过程中去,如消费品、资本品等,一般在最终消费品市场上进行销售。
参考资料来源:
-
2021-01-04 11:41 章要在 客户经理
(1)收入法:
PS:根据你给的条件只能采取,计算国民总收入的方法。因为,国民收入总值与用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相等的,但是在实际中,还需要加上统计误差。
国民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GNP=1000+100+200+300+100=1700(亿元)
这个数字大致等于GDP
(2)支出法:
GDP=C+I+G+(X-M) (C为总消费,I为总投资,G为政府支出,X为出口额,M为进口额。
即:GDP=900+600+300+(600-700)=1700(亿元)
(3) 该假定的社会中,政府收支平衡。
(4) 由上可知,国民总收入为1700;储蓄S=Y-C,即S=1700-900=800
(5) 净出口额:出口(X)-进口(M)=-100. -
2021-01-04 11:38 龚尚芝 客户经理
GDP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在实际核算中,GDP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GDP及其构成。
(1)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相加,得到GDP。
(2)收入法也称为分配法。按收入法计算GDP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等于GDP。
(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GDP最终使用去向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GDP及其构成。目前我市在GDP年度核算中同时采用这三种方法进行核算,互相验证,以确保数字的准确性。
GDP的计算方法:
实际核算中,GDP就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我们现行的GDP基本上是按国际通行的核算原则,对各种类型资料来源进行加工计算得出的。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统计资料,包括统计局系统的统计资料,如农业、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固定资产投资、劳动报酬、价格、住户收支统计资料,其他有关部门的统计资料,如交通运输、货物和服务进出口、国际收支统计资料;
第二部分是行政管理资料,包括财政决算资料、工商管理资料等;
第三部分是会计决算资料,包括银行、保险、航空运输、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系统的会计决算资料等。统计资料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和为避免中间层次干扰的超级汇总法。基本计算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现价和不变价计算方法。
收入法计算GDP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它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
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全部收入。它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津贴和其他收入,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对于个体劳动者来说,其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和经营利润不易区分,这两部分统一作为劳动者报酬处理。
生产税净额是指生产税减补贴的差额。生产税大致包括销售税金、进成本税及各种附加和规费,补贴视为负税处理,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收入等。
固定资产折旧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按实际计提的折旧计算;不计提折旧的单位,如政府机关等按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计算虚拟折旧。
营业盈余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等。 -
2021-01-04 11:35 龙层花 客户经理
这个问题比较大。(得手打好多字了%>_<%)
从宏观理论来说:
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那么就可以从产品与劳务;产品与劳务的买方;产品与劳务的卖方三个方面来计算(因为三者总量相同)
国内生产、国民收入和国内支出反映一国范围内从生产、分配、使用的全过程,生产不仅增加了产品和劳务,还创造了出收入,收入形成支出,支出又决定了生产,三者相互联系,循环流动。所以三种方法计算指标一致。
从计算细节来说:
1.支出法(买方)
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是通过交易实现的,交易有买卖双方,支出法核算就是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支出按买方一般分为四类:居民购买(消费),企业购买(投资),政府购买,国外购买(出口)。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
2.收入法(卖方)
交易实现后得到的钱进行收入分配。收入法是通过各要素获得的收入,亦即企业为了生产产品和劳务花费的成本来核算GDP。于是就可以从得到钱分配的项目来算。一般分为工资利息与租金等生产要素(职员,个人,设备土地拥有者);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多余利益自得);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也被视作成本);资本折旧(必须付出的成本)。
3.生产法(直接计算产品与劳务)
此法是直接计算产品与劳务的总价值。每个企业所生产产品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向其他企业购买的材料,能源,工具等中间产品的价值;自己投入生产要素的新创造出来的价值。所以只需要计算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增加价值。故也被称为新增价值法。根据不同产业来算:第1,2产业的部门来说,增加值=总产出-中间产品;第3产业商业,运输,金融,服务(盈利)按纯收入计算增加值,政府教育,卫生(非盈利)按工资与薪金计算增加值。
不知道这样分析你是否理解? -
2021-01-04 11:32 齐晓强 客户经理
搜一下:宏观经济学,I=S。为什么收入法核算GDP时,要素收入,收入=工资+利息+利润=消费+储蓄?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这些问答能否帮助您?
相关百科精选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