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赤字的钱从哪出?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1-01-02 12:52最佳答案
财政赤字的弥补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增收减支;(2)动用结余;(3)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4)发行公债。
简单来说,常用的主要有三种:增税、增发货币或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发行国债。
通过增加税收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不容易被纳税人接受。采用增发货币又易引起通货膨胀,比较而言,以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副作用最小,一是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发行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使用权的暂时转移,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一半不变;二是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程度小,国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原则,发行国债获取的资金基本是认购者的闲置资金,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太多不利的影响。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1-01-02 12:55 龚岩琳 客户经理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
经常账户一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商品贸易收支,即有形货物的进出口,及服务贸易收支,即诸如旅游、银行及保险等各种服务的往来。经常账户不包含长期借贷和投资的资金流,这些均是资本账户上的项目。
经常账户赤字即是指的上述经济活动中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情况。
与经常账户相对应的是资本账户,指的是国际收支上本国与外国之间资本流动的记录,反映本国资产和负债状况的变动,包含贷款和投资相关的资本流动。投资项目包括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及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资本账户财政赤字即是指的上投资中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情况。 -
2021-01-02 12:49 黄益溢 客户经理
个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财政收入。中各项社会支出和对外经常项目的结算,都和财政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的财政收入减少,就是说政府会缺钱,财政不够用。那怎么办呢?政府就只有印钞票了啊,钱不够就印钱,以此缓解财政压力。美国的钞票就是美元啊,钞票发多了,市面上流通的美元就多了,美元供给大幅增加,根据供求关系的原理,供大于求, -
2021-01-02 12:46 连伯才 客户经理
财政赤字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的财政赤字始于改革开放的1979年,当时赤字规模较小。自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后财政赤字的规模急骤扩大,从1994-1997年每年600亿左右增至1998年的1460亿元,1999年的1803亿元,2000年的2533亿,2001年的2598亿元,2002年的3098亿(预算数)。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接近国际警戒线3%。
按一般逻辑,财政收支是经济发展的综合显示器,经济好转理应促使财政状况改善。但时至1997年,改革以后我国财政已连续近20个年度出现财政赤字,而且何时能消灭赤字还是一个未知数。这一方面是旧问题和某些新的失误的影响所造成,另一方面,则属于在体制变动、经济调整和发展当中不得不为之的因素。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财政赤字与经济状况不良联系起来。
1980年之后,政府每年都在预算中主动打赤字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它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预算约束软化、政府职能过大、经济效益低下、通货膨胀、妨碍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等问题。但总的来说,财政赤字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巨大的积极作用。如果不这样,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措施和经济调整、稳定、发展措施,就难以出台。比如,1998年以来政府执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以赤字扩大支出规模的,首先,我国绝大部分赤字支出都是用于为民间部门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基础设施的投资,这有别于多数国家的一般情况。其次,我国目前的经济运行处于低谷时期,由于经济衰退引起的周期性赤字不会排挤民间投资,反而有利于拉动民间投资,启动内需,使经济尽快复苏。 -
2021-01-02 12:43 齐晓平 客户经理
事件概述:
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552亿元,比上年增长4.5%。
值得注意的是,当年度的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18784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4%,比去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上通过的2.18万亿元的预算赤字目标超出了6000多亿元。
详细介绍:
一直以来,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都被认为能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更加宽松的财政政策环境,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经济秩序不因政府财政减收而出现问题。
实际上,2016年中国安排的2.18万亿元的财政赤字已经比2015年增加了5600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超过2万亿元的赤字规模将创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且达到国际通用的赤字率警戒线。
毫无疑问,这些钱花到哪了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社会保障和就业一直是民生领域主要支出方向之一,界面新闻记者查询中央政府预算报告发现,在这方面,2016年中央财政按城市、农村低保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5%、8%对地方补助。
在医疗卫生领域,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个人缴费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150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45元。
作为高层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部分,去年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奖补资金,用于推动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加快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职工的安置,解决好职工的转岗、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2016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增加201亿元,增长多达43.4%,这些资金将推动完成1000万以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预算报告要求,这些资金不仅用于推广资产收益扶贫试点,还支持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集中力量解决突出贫困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财政支出方式创新也在预算报告中得以强调。例如大力推广PPP模式,加快立法工作,用好1800亿元引导基金,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热情。
在专家看来,扩大财政赤字,并不会明显增加中国的债务风险。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债务成本已经大幅下降,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全口径债务利息支出不一定会增加;另一方面,财政刺激能够扭转经济周期性下滑,增加长期税收收入,政府的未来预期现金流有望得到改善,也将减轻偿债压力。
尽管如此,在外界看来,财政预算由人大审议通过,指导政府全年开支,应当具有刚性,不能够随意进行改变。财政赤字超过之前的预算多达6000亿元凸显了中国的财政预算仍然缺乏刚性的约束。
在中国,财政透明度低的问题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上海财经大学发布的《2016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31个省份中,仅有两个省处于及格的水平,不少部门和地方对财政账本或讳莫如深,或虚报假报,或太过粗线条。
毫无疑问,来自公共资金的财政赤字也应该接受程序和公众的监督,只有进一步健全严格究责的刚性约束机制,消除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才能促使有关部门在财政信息公开履职上生发出更大的压力和动力,推动透明财政全面深入进行。
-
2021-01-02 12:40 连东英 客户经理
财政赤字这个问题要聊起来就复杂了,高校那些书呆子教授估计能写本书出来。
我这个人讲实干,就简单点说吧:财政赤字有利于经济平稳发展。原因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和消费有个特点: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中间有一个过渡过程,这个过渡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把商品卖到消费者手里。如果生产的商品没人买就会成为废品,就是对人类资源的浪费。既然存在这种中间过程,就必然出现生产的商品不符合消费者需求导致投资失败。比如:一个商品生产的太多,消费不了,很多商品就成了废品(甚至连废品都不如,废品还能卖给费品收购站)。这就是经济危机的根源。您可能会问,既然生产的卖不出去,干吗还有那么多人投资这种企业啊?因为企业的建设有一个建设周期,往往时间很长。在建设周期是不生产商品的。所以在建设过程中看不出来商品过剩。一旦所有企业建成投产,过剩立即表现出来了。这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而且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投资,投资也是一种消费。比如:建设工厂需要买钢筋、水泥,所以钢筋水泥厂就好了,钢筋水泥厂经营好,就必然带动煤炭销售旺盛。整个产业链全部欣欣向荣。企业都好了,工人的工资也高了,反过来又提高了对商品的消费。消费的增加,更刺激人们对这个行业增加投资。这样一环扣一环,循环刺激,节节攀生,一直到大部分企业投产。这时商品过剩,大量资源浪费,企业大量关闭,工人失业。企业投资越少,工资越低,就更刺激经济猛烈下跌。反过来,又是一环扣一环,经济下跌导致经济更猛烈下跌,一直把整个社会摧毁,危机才能结束。美国1929年的危机就是一个例子。说到根本,经济危机实际来源于人类的嫉妒、贪欲、自私这些黑暗心理。
这种经济的大起大落对社会极具摧毁性,这时就需要国家出面,想办法不让经济过度下跌。如何不让他过度呢?我们前面说过,投资本身就是一种消费。在一个行业进行投资,通过产业链条就能带动一大片产业兴旺起来。就拿现在国家搞的四万亿投资来说吧,这个投资主要集中到基建投资,基建投资带动对水泥、沥青、钢铁等行业,这些行业又带动煤炭、石化等行业,水泥、沥青、钢铁、煤炭、石化等行业好了,工人的工资就高了,工资高了消费就高了,服装、餐饮、娱乐等消费就高了,从而带动整个经济兴旺起来。所以国家只要对某几个行业进行投资,整个经济就活了。
但是,我们知道,一定货币代表一定的实物产品。如果有多少东西就应该有多少钱,在经济危机时,东西肯定少,钱肯定也少,国家怎么可能有资金进行投资呢?如果有多少东西就有多少钱,用这些钱投资,实际上购买的也就是现有的生产量,根本就不能刺激经济。国家必须想方设法让企业扩大生产量,扩大投资,才能保证经济从谷底走出来。这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印钞票。本来没有这么多钱,靠印刷机印,投资规模就大了,企业产量也增大了,从而企业投资就大了,从而整个产业链条就活了,再一环扣一环,经济就能走出危机了。多印的钞票就是赤字。所以,赤字防止了经济危机对社会的严重破坏。
赤字肯定会导致货币贬值啊!市场上只有一元钱的东西,现在一下子有了5元,钱多了需求就大,需求大就要涨价,肯定导致1元的东西涨价涨到5元啊。也就是说,现在的1元和以前的1元购买力不一样了,货币贬值了。
赤字说的难听点,实际上就是把稳定收入的人的钱无偿送给了搞投资的人。您想想,物价上涨,您的固定储蓄不可能涨吧(100元储蓄几年后还是100元),说明储蓄的价值下降了,下降的这部分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吧,他肯定给了某些人。给谁了呢?搞投资的人就不一样,物价上涨,他的产品价格也上涨,根本不受影响,甚至还会多赚钱呢?所以,您的储蓄下降的部分实际上就无偿送给了搞投资的人了。赤字就是杀贫济富。但是这种杀贫济富毕竟能带来经济复苏,两害相形取其轻,所以国家都喜欢用赤字。
财政盈余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美好,但是他只适用于原先的传统的农业社会和资本主义初级阶段。进入现代,整个社会通过商品交易连接成了一个整体,任何环节出事就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危机破坏性已经强的吓人。前面已经说了市场经济必然导致经济危机。财政盈余思想就是前面说的有多少东西就应该有多少钱,不能多印钞票。这就等于放任经济危机爆发而无动于衷,必然导致社会的崩溃。西方国家1929年的危机如此严重,就是因为财政收支平衡思想的缘故。美国罗斯福上台后就直接采用了赤字政策,拯救了美国的经济。
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赤字有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当然,过度的赤字也不行,因为过多的发货币必然导致大部分人的财富猛烈缩水,导致大部分人的贫穷,刺激贫富分化,结果是破坏性的。所以,过度是不行的,应该适度才可以。
所以,从1929年后,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始终采用适度的赤字政策,包括中国。所以,长期来看,货币一直在贬值。美元这100年来贬值就很厉害,具体的比率我忘了,反正贬的很厉害。中国我计算过,货币贬值导致现在的100元的购买力相当于10年前的30元左右,也就是贬了三分之二左右。很可怕吧!
想防止货币贬值对自己财富的损害就不要储蓄,不要依靠固定工资为生。要把自己的财富用于投资,依靠投资赚钱。当然投资股票是个很好的选择。股票的收益长期看远大于通货膨胀。
这都是我在长期投资中总结的,文字也不可能很长,肯定有不当之处,请谅解! -
2021-01-02 12:37 赖鸿华 客户经理
国债的钱当然是金融机构出的,金融机构的钱又是老百姓的,国债是有利息的,是票面利息,这种利息加本金就是你投资的收益,但可以通过物价上涨予以回收,也就是变相回收资金 -
2021-01-02 12:34 齐晓彦 客户经理
财政赤字就是说,国家从人民群众手中不是有拿了很多税收吗,那些钱都纳入国库。然而,这些钱当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比如抗洪、今年的雪灾利用在这些方面上,花费了很多钱。那么税收用的钱用的大过于那些国家建设方面上的(就像抗洪啊救灾啊这些)当然国库就会暂时的空虚了点。财政方面就会出现,所说的赤字。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这些问答能否帮助您?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