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转原材料贷方怎么计算?借方和贷方为什么不...

还有库存商品怎么计算贷方数值?
车巧怡 来自: 移动端 2020-12-16 14:04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0-12-16 14:13最佳答案

一、该项业务会计凭证摘要写“向xx公司采购的x材料验收入库”。
二、说明
1、企业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需要设置“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等账户。
(1)“原材料”科目用于核算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发与结存情况。在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本科目的借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
(2)“材料采购”科目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借方大于贷方表示超支,从“材料采购”科目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贷方大于借方表示节约,从“材料采购”科目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3)“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未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2、会计分录“借方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贷方材料采购”的含义
(1)借:原材料(计划成本),表示材料验收入库
(2)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表示入库时结转采购成本。在计划成本法下,购入的材料无论是否验收入库,都要先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进行核算,以反映企业所购材料的实际成本,从而与“原材料”科目相比较,计算确定材料差异成本。
(3)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差异在借方,表示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超支了。其差额应转到”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借方,与”原材料“入账方向相同。入库的材料成本=”原材料“借方发生额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超支差=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0-12-16 14:26 齐晓怡 客户经理

    生产成本包括三个成本项目,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也就是说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都应计入产品或劳务的生产成本。

    所以,月末结转成本的时候,因为发生了原材料的消耗,所以是材料的减少,生产成本的增加,又因作为结转的中间科目,所以在进一步结转完成产品(产成品)时,就会在贷方记录生产成本。最终实现从生产成本,到产成品的变化。所以生产成本在成本处理阶段是记录在借方的,原材料记录在贷方。

    扩展资料:

    一、生产成本构成

    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它们的使用价值随之变成了另一种使用价值;直接人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可用工资额和福利费等计算。

    制造费用则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车辆及设备等设施及机物料和辅料,它们的耗用一部分是通过折旧方式计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过维修、定额费用、机物料耗用和辅料耗用等方式计入成本。

    二、原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材料采购”或“在途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二)自制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生产成本”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材料,按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按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借记或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 2020-12-16 14:25 齐明杰 客户经理

    1、材料入库后,借方是原材料,贷方是在途物资。

    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应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借记“原材料”、“周转材料”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期初做相反分录予以冲回。

    下期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2、区别:

    材料采购,仅仅是在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下才会用到的科目,借方核算的是采购的原材料或商品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的在途材料。

    在途物资,在材料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下使用,核算的是货款已付,发货在途,还未入库的存货的采购成本。

    扩展资料

    (1)采购时,按实际成本付款,记入“材料采购”账户借方;

    借: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等相关账户 (实际)

    (2)验收入库时,按计划成本记入“原材料”的借方,“材料采购”账户贷方;

    借:原材料 (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 (计划成本)

    (3)期末结转,验收入库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差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

    借:材料成本差异 (超支额)

    贷:原材料 (超支额)

    或借:原材料 (节约额)

    贷:材料成本差异 (节约额)

    (4)平时发出材料时,一律用计划成本。

    借:管理费用 (材料计划成本)

    制造费用 (材料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 (计划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 


  • 2020-12-16 14:22 齐智富 客户经理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借方)=期初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
    (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可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十本期贷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四)收益类账户的结构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原材料是成本类账户,借增贷减
    生产成本是成本费用类账户,借增贷减
  • 2020-12-16 14:19 齐晓彦 客户经理

    生产成本是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种耗费和支出。生产成本包括三个成本项目,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也就是说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都应计入产品或劳务的生产成本。所以,月末结转成本的时候,因为发生了原材料的消耗,所以是材料的减少,生产成本的增加,又因作为结转的中间科目,所以在进一步结转完成产品(产成品)时,就会在贷方记录生产成本。最终实现从生产成本,到产成品的变化。所以生产成本在成本处理阶段是记录在借方的,原材料记录在贷方。
    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1、生产甲产品领用原材料时 ,
    借:生产成本--A产品--材料费 (生产消耗的原材料)
    贷:原材料
    2、发生的直接人工费 ,
    借:生产成本--A产品--工资 (生产工人工资)
    贷:应付工资
    3、分配制造费用时 ,
    借:生产成本--A产品 (水电消耗等)
    贷:制造费用
    4、产品完工时,进行结转
    借:产成品--甲产品
    贷:生产成本
  • 2020-12-16 14:13 车小霞 客户经理

    应该不是这样: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应计入贷方;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应计入借方;材料成本差异转出差异,不管超支还是节约差异都从贷方转出,超支差异用蓝字,节约差异用红字,当然也可以节约差异从借方转出,会计慎用红字,但红字结转的方法还是存在的。看情况,材料成本差异是一个调整科目,也就是双重性质。 采购成本大于目录价时,材料成本差异就在借方,反之,则在贷方。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原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它又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科目, 当它反映超支差异时和原材料科目的方向一致,这时它就是原材料的附加调整账户;如果它反映的是节约差异,这时它就和原材料的方向相反,它就成了原材料的备抵调整科目了。 1.支付货款   借: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2.验收入库并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1)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等【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 (2)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金额(+超支差异;-节约差异) 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节约差异】 或 借:材料成本差异 【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3.发出存货并分配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1)发出材料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2)分配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分配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差异率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等【节约差异】
  • 2020-12-16 14:10 齐智富 客户经理

    结转原材料,按领料单计算,借方是购入成本,贷方是发出成本,肯定不相等。
    计算方法,原材料和库存商品一样,可以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公式: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货的实际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当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当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当月发出存货成本=当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当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生产领用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 2020-12-16 14:07 龚小花 客户经理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应计入贷方。材料成本差异转出差异,不管超支还是节约差异都从贷方转出,材料成本差异是一个调整科目,也就是双重性质。采购成本大于目录价时,材料成本差异就在借方,反之,则在贷方。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原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它又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科目,当它反映超支差异时和原材料科目的方向一致,这时它就是原材料的附加调整账户;如果它反映的是节约差异,这时它就和原材料的方向相反,它就成了原材料的备抵调整科目了。 1.支付货款 借:材料采购 【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2.验收入库并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1)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等【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
    (2)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金额(+超支差异;-节约差异)
    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节约差异】
    3.发出存货并分配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1)发出材料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2)分配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分配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 差异率
    会计分录: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等【节约差异】 它本来是在贷方反映节约差,要结转的时候,当然是在借方了~!有借必有贷嘛~!要不然这帐户怎么平呢?呵呵~!

相关百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