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失业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赵飞行 来自: 移动端 2020-12-07 13:33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0-12-07 13:36最佳答案

失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从需求端影响。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供给端出现产能过剩,制造业效率低下,劳动力成本等问题,其中产能过剩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所以失业对供给端影响有限。
但失业也就意味着系消费者消费能力下降,总需求降低,无法带动经济运转,拉动经济,加剧产能过剩,企业进一步裁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0-12-07 13:57 黄盛沛 客户经理

    • 失业最直接的影响是家庭收入的减少。作为普通工薪阶层,本来收入就十分微薄,失业一下子使家庭收入锐减一半。如果是男性失业,对家庭生活的影响可能更大,也整个家庭一下子就会出现经济的拮据。

    • 失业导致失业者家庭地位的下降。经济基础决定一切,这并不是一句毫无理由的空话。失业者没有了收入,无法自食其力,成了被人养活的人,成了家庭的包袱,说话的声音自然也就低了三分,腰杆也很难再挺起来,渐渐失去了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力,在家庭中所占据的地位当然也会急转直下。失业导致失业人员人格出现偏差。在失业人员尤其是长期失业的人员中,人格出现畸变的比例很高,因为,失业其实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深刻的危机。在失业的压力下,失业者常常感到强烈的自卑,而这对于失业者的自救和重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这只会进一步加剧失业者的挫败感和孤独感。

    • 失业割断了失业者与社会的联系。人是一个社会关系的综合产物,但这个社会关系的建立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的,工作就是建立社会关系最重要的一个途径。没有了工作,也就没有了同事,没有了与他人真正沟通的机会和可能;失去了与他人的联系,慢慢也就失去了与社会的联系,失去了在社会中的地位。

    ‍‍‍‍‍‍‍

  • 2020-12-07 13:54 赵骥万 客户经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表面上人人有活儿干,实际上大量的过剩劳动力以隐性失业形式存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转换,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进入上世纪90年代,失业压力明显加大。1992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2002年达到4%,2003年上升到4.3%,2004年预期失业率为4.7%。
    失业率的不断攀升,使我国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不仅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痛苦,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西方经济学中,失业率被称作“痛苦指数”。
    需要指出的是,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目前的失业率并不算高,可为什么说我国就业压力巨大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我国失业率的特定内涵。首先,我国政府向社会公布的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既然是“城镇” 失业率,就不反映农村的失业问题,就是说它只反映我国一部分失业问题,而西方国家公布的失业率是既包括城镇又包括农村的全社会失业率;所谓“登记”失业,是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要求就业而无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如果无业,但没登记,就统计不进去。西方国家公布的失业率是调查失业率,而调查失业率的真实性高于登记失业率。其次,我国失业统计的年龄上限过低。我国规定,失业登记的年龄范围是男16~50岁,女16~45岁,而职工退休年龄规定为男60岁,女55岁。国外通常对失业者只规定年龄下限,退休以后继续寻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仍计算为失业人口。再次,我国把下岗与失业区分开来,下岗不算失业,下岗人员不进入失业统计,而2003年我国下岗人数达600多万人。
  • 2020-12-07 13:51 黄盛权 客户经理

    失业率通过失业率指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一直以来,失业率数字被视为一个反映整体经济状况的指标,而它又是每个月最先发表的经济数据,所以失业率指标被称为所有经济指标的“皇冠上的明珠”,它是市场上最为敏感的月度经济指标。一般情况下,失业率下降,代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利于货币升值;失业率上升,便代表经济发展放缓衰退,不利于货币升值。若将失业率配以同期的通胀指标来分析,则可知当时经济发展是否过热,会否构成加息的压力,或是否需要通过减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失业率统计报表 一般认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都是难以避免的,它们与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与经济周期无关。因此,它们也被统称为自然失业。自然失业与总劳动的比率就是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一般被认为是经济社会所难以消除的,因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总是存在的,它与周期性失业、经济运行周期及总需求水平无关,因而是相对稳定的,是一个国家能够长期持续存在的最低失业率。当经济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时,所有失业都是摩擦性、结构性、季节性和自愿失业时,便认为经济达到了充分就业,即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或周期性失业以后的社会就业状况。因而又可以说,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既意味着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意味着一个国家所有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一国经济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所有的经济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即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
  • 2020-12-07 13:48 龚小英 客户经理

    产生两种主要的影响。
    1 、社会影响。事业威胁着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的家庭稳定。没有收入或者收入遭受损失,户主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失业率常常伴随着高离婚率,吸毒以及高犯罪率。此外,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都受到影响。
    2 、经济影响。失业率上升,经济中本可以由失业工人创作出来的产品和劳务都损失了。产生了机会成本、
  • 2020-12-07 13:45 黄皖生 客户经理

    失业对个人的影响:
    失业率过高,不仅对失业者的经济带来很大的负担,而且从心理上会增加失业者本身的不安全感,有些失业者在心理素质较差的情况下,甚至会造成一系列的过激行为。这种不安全感扩散效应会同时增加在业劳动者的不安全感,进而增加社会整体的不安全感。同时,失业对在业劳动者产生极大的压力,使就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处于不对等的地位,用人单位可借用裁员来进行不平等的谈判,使在业劳动者权益蒙受巨大的损害。
    失业对社会的影响:
    失业的社会影响虽然难以估计和衡量,但它最易们所感受到。失业威胁着作为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的家庭的稳定。没有收入或收入遭受损失,户主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家庭的要求和需要得不到满足,家庭关系将因此而受到损害。西方有关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解雇造成的创伤不亚于亲友的去世或学业上的失败。此外,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也受到失业的严重影响。一个失业者在就业的人员当中失去了自尊和影响力,面临着被同事拒绝的可能性,并且可能要失去自尊和自信。最终,失业者在情感上受到严重打击。
    对经济的影响:
    失业的经济影响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理解。当失业率上升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损失了。衰退期间的损失,就好像是将众多的汽车、房屋、衣物和其他物品都销毁掉了。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因此,丧失的产量是计量周期性失业损失的主要尺度,因为它表明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提出了经济周期中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的经验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换一种方式说,相对于潜在GDP,实际GDP每下降两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就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一个百分点。
    西方学者认为,奥肯定律揭示了产品市场与劳动市场之间极为重要的关系,它描述了实际GDP的短期变动与失业率变动的联系。根据这个定律,可以通过失业率的变动推测或估计GDP的变动,也可以通过GDP的变动预测失业率的变动。例如,实际失业率为8%,高于6%的自然失业率2个百分点,则实际GDP就将比潜在GDP低4%左右。
    未来的一二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镇就业,城镇新增的适龄就业人员也有较大的就业需要,这就使得我国在未来这一二十年内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就业问题是我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之一。奥肯定律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即一定要保持GDP的高速增长,这样一方面能迅速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能较好的解决未来的就业压力。
    失业者可领取一定的失业救济金,但其数额少于就业时的工资水平,因而生活相对恶化,促使其重新就业。从这一点上来说,不少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合理的失业率及其失业现象的存在,是促进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条件之一。
  • 2020-12-07 13:42 黄盛毅 客户经理

    失业是指那些未被雇佣而又在主动寻找工作或正在等待重返工作岗位的人,劳动力由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组成,失业率就是指失业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的比率。
    一个社会并不存在完全的就业,最理想的状态是实现充分就业,所谓充分就业就是指处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1-就业率),在这个范围内的失业率是合理的;若失业率高于这个水平,就将会对国家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它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经济的衰退,为了更形象地说明,在此进行微观解释:失业率的上升导致产出的下降,厂商的劳动投入减少,一部分有工作的人被解雇,新来的人更难找到工作,失去了工作,人们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消费水平下降,造成大量生产资源(产品)闲置,厂商进一步减少生产……最终导致经济的不断衰退。对于失业率与潜在GDP的关系,最经典的解释便是奥肯法则:失业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相对于潜在GDP就会下降2个百分点。通过奥肯法则,我们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出失业对经济的影响。
    另外,失业也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不可估计的影响,它会给人们带来重大的精神损失,人们的自我价值无法在社会中得以实现,这种对人性的压抑并最终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所带来的损失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分析失业对人力资源的影响,我们先对失业进行分类:摩擦性失业——人们在各地区、各种岗位之间不停的变动所造成的一种暂时性的失业。这就相当于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短期内可能会造成失业,但长期而言更有利于个人的自我实现;结构性失业——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于产业调整所造成,对人力资源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若能顺应产业调整,积极培养成市场上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将会在劳动力市场中更好地生存下去,相反,若人力资源难以与产业相协调,将会导致劳动力供需的不平衡,造成大量劳动力资源的闲置;周期性失业——顾名思义,随经济周期波动所导致的失业,这是不可避免的,对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影响也是最大的。
  • 2020-12-07 13:39 齐晓峰 客户经理

    失业率对经济的影响有:

    通过失业率指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所以失业率指标通常被称为所有经济指标的“皇冠上的明珠”,是经济市场上最为敏感的经济指标。一般一般情况下,失业率下降,代表整体经济健康发展,利于货币升值。

    失业率上升,便代表经济发展放缓衰退,不利于货币升值。若将失业率配以同期的通胀指标来分析,则可知当时经济发展是否过热,会否构成加息的压力,或是否需要通过减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所以世界各国一般都会统计失业率。

    扩展资料:

    造成影响:

    失业率通过失业率指标可以判断一定时期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一般认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都是难以避免的,它们与经济社会的总需求水平、与经济周期无关。因此,它们也被统称为自然失业。自然失业与总劳动的比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一般被认为是经济社会所难以消除的,因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总是存在的,它与周期性失业、经济运行周期及总需求水平无关,因而是相对稳定的,是一个国家能够长期持续存在的最低失业率。

    当经济中不存在周期性失业时,所有失业都是摩擦性、结构性、季节性和自愿失业时,便认为经济达到了充分就业,即消除了非自愿性失业或周期性失业以后的社会就业状况。因而又可以说,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充分就业既意味着一个国家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意味着一个国家所有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当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时,一国经济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所有的经济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即实现了充分就业均衡。

    参考资料来源:



相关百科精选

  • 众安在线财... 由阿里巴巴的马云、中国平安的...

  • 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山保险”)是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首家注册地在山东的全国性保险法人机构,由中国重汽集团、山东高速集团等16家省管国有企业发起设立,注册资本20.3亿元,于2011年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