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和营业收入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啊

2009中国500强发布,他们的总营业收入很多,接近于GDP的六七成,七八成左右。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是不是中国所有的企业的营业收入加一起就是GDP呢看见网上一个文章,标题就是2006年中国500强总收入占GDP近八成。到底他们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呢再有中国所有企业的利润总和与GDP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齐显影 来自: 移动端 2016-07-21 00:13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16-07-21 00:22最佳答案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NP是国民生产总值。二者的定义是:GDP是在国内注册的所有企业、服务业以及其它合法独立创收的行业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服务收入和营业收入的总和。GNP是中国国民所创造的价值的尝攻佰纪脂慌拌苇饱俩总和。GDP和GNP 的计算方法分别是:GDP=所有生产企业生产产品的附加价值+服务业收入+其它合法独立创收行业的营业收入;GNP=GDP--在中国的企业的外国公民的收入+在外国的企业的中国公民的收入。它们的区别从GNP的计算公式中就可以清楚地了解。
 

其他回答(共7条)

  • 2016-07-21 00:37 齐晓彤 客户经理

    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历年专业试题
    道口历年试题(含04年)
    <P> [转帖]道口历年试题
    人民银行96年综合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2、什么是合同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3、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4、消费物价指数的计算公式
    5、什么是需求价格弹性?请求出y=ax的需求弹性。
    6、什么叫做增值税?税入属于中央还是地方?
    7、金融租赁
    8、关贸总协定中的“国民待遇”原则
    9、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
    10、货币的时间价值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说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几个帐户之间的相互关系
    2、某甲以现金2000元存入银行,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
    在充分派生和不考虑现金漏出的情况下,问:(1)整个银行体系可创造的派生存款的最大

    额?
    (2)给出整个银行体系在创造派生存款前(即刚接受现金存款时)和创造出最大额派生存

    后两种情况下的资产负债表
    3、试述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如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4、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迅速增长的条件
    5、现阶段缩小我国东西部收分配差距的主要途径。
    97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
    2、法人和法人代表的区别
    3、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4、财政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5、货币的职能
    6、IMF协定的第8条款
    7、经济合同的生效条件
    8、恩格尔系数。
    9、按《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10、就下列资料编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资本金 25
    库存现金 5
    各项存款 230
    各项货款 170
    其它负债 10
    中央银行存款 30
    国库券 40
    存方同业 20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什么叫动态数列?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是什么?
    2、试述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3、试用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说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
    4、为什么说房地产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5、试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199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
    1、移动平均法及其优缺点
    2、金融压制缺
    3、经济全同的几种担保形式
    4、垄断竞争
    5、经济法中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6、IS-LM分析的目的
    7、股份合作制
    8、契约式投资基金
    9、“肮脏”的浮动汇率
    10、指数期货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利益原理。
    2、为什么说股份制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形式
    3、简述寿险费率与银行利率的关系。
    4、为什么在开放经济中,一国的经济基础不稳固会引起货币对外贬值?
    5、某公司在某一会计年度终了时,有关财务状况项目如下表所示:
    流动资产 960万元
    其中
    应收账款 380元
    存货 560万元
    非流动资产 1340万元
    流动负债 950万元
    长期负债 1000万元
    资本金 350万元
    营业收入 3000万元
    营业支出 2800万元
    利 润 200万元
    计算:(1)资产负债率;(2)流动比率;(3)资本利润率;(4)资本利润率;(5)应

    帐款周转率;(6)营业收入利润率;(7)营业支出利润率率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1999年综合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45分):
    l、概率的定义
    2、保险代......余下全文>>
     
  • 2016-07-21 00:34 齐文瑞 客户经理

    .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出发,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市场是“看不见的手”,政府是“看得见的手”,它们两个互为补充,才能使得国家经济稳定增长。财政最主要的基本职能是保证经济稳定,而市场存在“市场失灵”现象,这就需要国家给予干预以弥补市场失灵,通过政府干预“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配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收入分配公平、经济稳定发展,即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来讲,市场和政府,二者缺一不可。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是指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由此可见,公共财政最大的特点是弥补市场缺陷,所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公共财政这支“看得见的手”,去调节市场丹辅草恍禺喝碴桶厂垃,是十分必要的。

    2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分析的起点,简述公共收入 公共支出与政府履行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公共产品是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的减少的产品或服务,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最典型的公共物品就是国防、治安、外交等。

    政府的职能概括的说包括经济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四个方面。若要履行这些职能就要提供上述的公共产品,产生公共支出,所以,国家需要收入,公共收入,即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资产收益、行政事业性收费、彩票公益金等其他收入。

    3举例说明纳税人与赋税人的联系与区别,并论证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属性。

    赋税人这个概念我没有听说过,是不是“负税人” 啊。下面我按照“负税人”解释一下你的问题吧。
    纳税人是指依照税法规定对国家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指的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及个人。
    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负税人也就是纳税人;在税负能够转嫁的条件下,负税人并不是纳税人。
    例如,某公司购进原材料,在买材料的同时缴纳的增值税(进项税),此时,这个公司就是负税人,因为这时缴纳的增值税(进项税)还能在产品销售的时候转出去;同样是这个公司,在卖产品的时侯缴纳营业税,此时这个公司就是纳税人了。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从企业或者个人的所得中无偿的、强制的收取一部分上来归为政府所有,再由政府履行职能,购买公共物品和服务,这种公共物品和服务是每个纳税人都能享有的。

    4列举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项目及特征

    你问的征税项目是什么意思呢,好像没有见过这个问法的啊。你问的应该是什么人,什么情况下缴纳个人所得税吧。
    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最主要的特征是针对个人所得征收的税款,且有起征点。
    热心网友  
  • 2016-07-21 00:31 赖鹏华 客户经理

      一、GDP与税收的关系
      促进税收增长主要有三个因素,即“自然性增长因素”、“管理性增长因素”、“政策性增长因素”。三个因素中“自然性增长因素”即经济发展和其隐含的效益对税收的支撑是基本的,经济增长因素在税收增长的诸多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由于两者核算范畴、计算方法的不同,导致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不是简单一一对应的关系。
      (一)税收与GDP的核算范畴
      GDP的核算方法有三种,即生产法、分配法和支出法。实际上这是从三个经济活动过程或环节核算经济活动总量:生产法是从生产环节计算生产过程的经济活动总量,分配法是从生产成果的分配环节计算经济活动总量,而支出法是从财富最终使用环节计算经济活动总量。从理论上讲,这三种方法从三个环节核算出来的经济活动总量应该是一致的,但税收却不是只在一个环节征收,复合税制下各个税种分布于上述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即生产、分配和消费三个经济活动过程均有相应的税种。
      1.生产环节的税收与GDP的关系
      由于各行业征收的税种不同,因此产业结构会影响税收收入。
    2.分配环节的税收与GDP的关系
    在流转税和所得税叠加的税制结构下,只要经济发展的效益提高,税收增长就应该快于GDP增长,反之亦然。
      3.使用环节的税收和GDP的关系
      从最终使用看,投资和进出口对税收增长产生很大影响。固定资本相对应的物质形态为固定资产,相应征收财产税性质的税收。GDP总量与生产法计算出来的总量理论上应当是相同的,但税收却又一次叠加了。在进出口环节,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关系比较复杂,存在增减两种因素。进口增加会同时导致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等流转税增加,出口增加会导致部分出口关税增加,但也导致出口退税增加。
      (二)税基与GDP的关系
      GDP与税收收入间的匹配性关系,大致对应于GDP与税基之间的匹配性关系。税基是据以计算应纳税额的基础或依据,不同税种的税基和GDP的相关程度不同。增值税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与GDP核算中的增加值相对应;营业税和消费税的税基是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对应着GDP核算中的“总产出”而非“增加值”;其他商品和劳务税和经济行为无直接关系,如车船购置税以使用的车船为征税对象,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税额为征税对象,土地增值税的税基与转让次数有关,这些税收的征收和当期GDP之间几无相关。
      (三)税率对两者关系的影响
    税率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只有在比例税率下,税收和税基才有可能同比例变动。不同行业的税率是不相同的,以营业税为例,交通运输业的税率为3%,金融保险业为5%,娱乐场所为20%;资源开采行业除上缴增值税以外,还需交纳资源税等。多标准的税率削弱了税收与GDP的相关性。
      (四)“管理性增长因素”和“政策性增长因素”的影响
      由于税收收入受体制、政策等非经济性因素影响比较明显,例如税收政策的调整、税种的开征、停征、税收征管能力的增强和征管水平的提高等,都将直接导致税率和税基的变化,对税收收入产生直接影响,但这种变化和GDP的增减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在特定的时期,税收收入与GDP增长的同步性会减弱。
      二、税收收入与GDP关系的定量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税收收入与GDP存在着必然而紧密的联系,经济增长是税收收入增长的基础。这里我们主要从相关性、弹性、税负等角度来看税收收入与GDP的内在联系。
      (一)税收收入与GDP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通过对1978-2008年的GDP和税收收入[1]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税收收入和GDP的相关系数为0.985,二者具有很...... 
  • 2016-07-21 00:28 连亚琴 客户经理

      GDP和财政收入呈同向增长而非同步增长
    1.  定义: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耿单钝竿墁放惰虱伐僵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
    2.  组织构成与计算方法
      从支出法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GDP = C + I + G +(X-M)
      通常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下,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
    3.  两者区别:
      一、构成内容不同

      GDP总量中部分不能计入财政收入,如职工薪资和福利、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农民自产自用收入、自有住房的虚拟服务等;部分财政收入与生产过程无关,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原则不能计入GDP,主要是个人缴纳的契税、房产税、车船购置税以及部分非税收入。

      二、覆盖范围不同

      现阶段,关税、海关代征税(含出口退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等少数税种存在跨地区纳税,造成纳税行为和生产经营活动分离。GDP核算则遵循“在地口径”,跨地区缴纳的税收收入应计入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地的GDP;各地税务部门按照本地实征入库的税款进行统计,不论该部分税收收入是由本地还是外地常住单位缴纳。由此可见,对于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GDP和财政收入的口径差异就会越大。

      三、核算周期不同

      GDP核算的是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半成品以及成品(不论是否销售)都应计入GDP总量。财政收入的差异表现在:其一、半成品和未售成品并不产生当期税收收入;其二、由于纳税期限和方式的规定,已售产品纳(退)税环节存在时滞,部分纳(退)税行为可能推迟到下一个核算期。

      四、增长不同步

      GDP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初次分配所得,其中,国家得到生产税净额、企业得到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个人得到劳动者报酬。国家所得和财政收入有密切相关,但又有根本区别。此外,企业所得主要参考折旧和盈余等指标,个人所得主要参考工资和福利等指标。可见,GDP增长不仅仅和财政收入有关,还和其他要素的增长有关。此外,计入GDP的税收收入和GDP相关程度不一。

      营业税和增值税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与GDP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属于对收入再次分配,不直接计入GDP中,与GDP核算没有直接关系。

      五、计算方法不同

      首先,GDP是核算数,财政收入是征收入库数;其次,财政收
    入增速是现价计算的,而GDP增速则是用可比价格计算的。由于价
    格因素的影响,往往会使得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
     
  • 2016-07-21 00:25 赵飞虹 客户经理

    包括谈税收与GDP的关系 GDP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对象,税收收入是国家参与社会收入分配的结果,进行社会收入分配就会存在具体分配方式的应用问题。国家的税收制度是收入分配的分配方式,我们在研究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时,不仅要考虑税收收入与GDP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要考虑作为分配方式的税收制度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对税收收入的影响。 一、税收收入与GDP的关系 在社会收入分配中,税收制度、税收收入和GDP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在既定的社会收入分配中,税收收入与GDP之间的比例关系由税收制度所确定。确定税收收入与GDP数量关系的税收制度包括国家的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制度及其执行情况。 2.GDP增长与税收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系。在一定的社会收入条件下,税收收入与GDP的数量关系是在税收制度下形成。当税收制度发生变动时,国家就会根据变动情况对税收收入与GDP的比例关系进行相应的调整。 3.税收制度的选择和变动体现了国家意志。税收收入的实现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通过主观因素实现的。税收收入是GDP在一定税收制度下分配的产物。由于社会经济制度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因此税收收入与GDP的关系并不是一种自然的、固定的数量关系,也不是一种纯粹的客观关系,而是一种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分配结果。 二、税收制度与GDP的关系分析 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和实现方式对社会收入分配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社会收入分配中,GDP与税收收入的比例关系是一种事后的统计结果,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确定这种比例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税收收入和GDP的关系,就如捕鱼工具、捕捞量和鱼的总量之间的关系一样。人们使用不同的捕鱼工具,付出不同的劳动,其所捕捞量是不相同的。 我们把这种税收收入参与GDP分配的过程中税收制度的作用概括为“渔网理论”,渔网和捕鱼方式的关系就如同税收制度与税收征管方式的关系一样。我们在研究GDP与税收收入的关系时,不仅要研究GDP与税收收入的一般关系,更需要关注税收制度的内在因素及其变动对社会收入分配关系的影响。 简单地把GDP与税收收入的关系比喻为大海里鱼的总量和捕捞量的关系是不全面的,因为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目的并不是把所有收入都纳入国家税收收入中。“渔网理论”说明了在社会收入分配中,分配方式和手段的选择及其变动对分配结果的影响,目的在于强调在税收收入参与GDP分配的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分析GDP与税收收入的关系时,不能仅仅考虑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还需要考虑和研究影响两者之间数量关系的社会经济制度因素。 三、税制结构与GDP的关系 在税收制度中,现行税制结构的状况对税收收入的分配具有直接影响。由于税收收入与GDP增长之间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数量关系,而是一种多重变量与单一变量的复合数量关系。税收收入按其课税对象分类主要可以分为流转税和所得税收入,各税种的税收收入与GDP增长的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因此各税种的税收收入与GDP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有所不同。 流转税一般以商品流转额或劳务营业额为税基,采用比例税率,因此当流转税的税率与GDP增长率相同时,两者具有相同的增长率,但是当流转税的税率大于GDP的增长率时,税收收入的增幅就会大于GDP的增幅。企业所得税以企业销售净利润为应纳税所得额,即以企业销售收入扣除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必要费用和法定扣除项目后的净收入为税基,因此企业所得税收入与GDP的增长关系,不仅取决于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还取决于企业成本消耗水平的高低。具有同样GDP增量的企业,在不同的成本消耗水平下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就会产生不同...... 
  • 2016-07-21 00:19 赵首永 客户经理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财政收入表现为政府部门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个财政年度)所取得的货币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长俯拜谎之荷瓣捅抱拉,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 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G D P 和财政收入同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两者常常被用来比较。观察历年数据,财政收入增速似乎总是跑在GDP增速前面,财政收入和GDP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 一、构成内容不同 GDP总量中部分不能计入财政收入,如职工薪资和福利、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农民自产自用收入、自有住房的虚拟服务等;部分财政收入与生产过程无关,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原则不能计入GDP,主要是个人缴纳的契税、房产税、车船购置税以及部分非税收入。 二、覆盖范围不同 现阶段,关税、海关代征税(含出口退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等少数税种存在跨地区纳税,造成纳税行为和生产经营活动分离。GDP核算则遵循“在地口径”,跨地区缴纳的税收收入应计入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地的GDP;各地税务部门按照本地实征入库的税款进行统计,不论该部分税收收入是由本地还是外地常住单位缴纳。由此可见,对于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GDP和财政收入的口径差异就会越大。 三、核算周期不同 GDP核算的是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半成品以及成品(不论是否销售)都应计入GDP总量。财政收入的差异表现在:其一、半成品和未售成品并不产生当期税收收入;其二、由于纳税期限和方式的规定,已售产品纳(退)税环节存在时滞,部分纳(退)税行为可能推迟到下一个核算期。 四、增长不同步 GDP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初次分配所得,其中,国家得到生产税净额、企业得到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个人得到劳动者报酬。国家所得和财政收入有密切相关,但又有根本区别。此外,企业所得主要参考折旧和盈余等指标,个人所得主要参考工资和福利等指标。可见,GDP增长不仅仅和财政收入有关,还和其他要素的增长有关。此外,计入GDP的税收收入和GDP相关程度不一。 营业税和增值税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与GDP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属于对收入再次分配,不直接计入GDP中,与GDP核算没有直接关系。 五、计算方法不同 首先,GDP是核算数,财政收入是征收入库数;其次,财政收 入增速是现价计算的,而GDP增速则是用可比价格计算的。由于价 格因素的影响,往往会使得财政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
     
  • 2016-07-21 00:16 龙山红 客户经理

    观察历年数据,财政收入增速似乎总是跑在GDP增速前面,财政收入和GDP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肌掸冠赶攉非圭石氦将一、构成内容不同GDP总量中部分不能计入财政收入,如职工薪资和福利、营业盈余和固定资产折旧、农民自产自用收入、自有住房的虚拟服务等;部分财政收入与生产过程无关,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原则不能计入GDP,主要是个人缴纳的契税、房产税、车船购置税以及部分非税收入。二、覆盖范围不同现阶段,关税、海关代征税(含出口退税)和证券交易印花税等少数税种存在跨地区纳税,造成纳税行为和生产经营活动分离。GDP核算则遵循“在地口径”,跨地区缴纳的税收收入应计入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地的GDP;各地税务部门按照本地实征入库的税款进行统计,不论该部分税收收入是由本地还是外地常住单位缴纳。由此可见,对于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GDP和财政收入的口径差异就会越大。三、核算周期不同GDP核算的是当期生产经营活动,半成品以及成品(不论是否销售)都应计入GDP总量。财政收入的差异表现在:其一、半成品和未售成品并不产生当期税收收入;其二、由于纳税期限和方式的规定,已售产品纳(退)税环节存在时滞,部分纳(退)税行为可能推迟到下一个核算期。四、增长不同步GDP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初次分配所得,其中,国家得到生产税净额、企业得到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个人得到劳动者报酬。国家所得和财政收入有密切相关,但又有根本区别。此外,企业所得主要参考折旧和盈余等指标,个人所得主要参考工资和福利等指标。可见,GDP增长不仅仅和财政收入有关,还和其他要素的增长有关。此外,计入GDP的税收收入和GDP相关程度不一。营业税和增值税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与GDP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属于对收入再次分配,不直接计入GDP中,与GDP核算没有直接关系。五、计算方法不同首先,GDP是核算数,财政收入是征收入库数;其次,财政收 入增速是现价计算的,而GDP增速则是用可比价格计算的。由于价
     

相关百科精选

  • 民安保险 民安保险是我国最早创建的民族...

  • 友邦乐游神州境内计划 产品特色 1、提供出行期间最基础的保障:意外伤害、交通意外以及意外医疗,简单而实用的保障项目,价格也因项目减少而降低。 2、网络投保,足不出户即可货比三家;365天全年无休,在线提供咨询和保全变更服务。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