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国家统计局上查找历史的经济数据

急待解决,多谢了啊
龚崇权 来自: 网页 2022-01-04 18:42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2-01-04 18:51最佳答案

你登陆国家统计局的网站,在上面的任务栏里找“统计数据”栏目就行了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2-01-04 18:57 赖鹏博 客户经理

    这个,打入各省统计大队网站——即,查河北,就百度“国家统计局河北统计总队”网站,然后大多数都在左边,有个“各项数据”,基本上都是各省的统计数据了。
  • 2022-01-04 18:57 齐景岳 客户经理

    1、你对年鉴使用的理解有错误,#表示其中项,就是这个指标中其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子项。没有#的表示全部子项。这个在年鉴最前面的编者说明里有明显标注。
    也就是,如果你看见年鉴上写着: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
    #国有及国有控股
    私营
    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
    那么这个时候,这三项之和是不等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的
    如果你看见年鉴上写着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
    轻工业
    重工业
    那么这个时候,轻工业企业数+重工业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
    竖列的也一样,有#代表其中项,不可以用它相加来计算总数。没有#的可以直接相加,与总数相等。不过刚才楼上贴的那个表属于早期的年鉴,做得有点乱。想看懂逻辑关系的话,可以去看一下章后的指标解释。

    2、看你列出的国有及国有控股,私营、外商投资等等都属于按所有制分组,给你找了一个按所有制分组的指标解释,你看看就知道你差在哪里了。
    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类型:
    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为依据,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联营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第二类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包括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类是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资企业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由于个体经营不属于企业,因此在《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中,未将个体经营列入。但国家明确规定其仍属于国家统计范围,并在分类中单列。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不同于经济类型,特别是其中的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不同于经济类型中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国有及国有控股我不太记得了,好像是国有企业中的一个子项。
    要加的话,你得把这些分组都找全了,相加才能等于总数。

    3、大中型工业。这是另外一个分组,是按企业规模的分组,与刚才那个按所有制分组有交叉,不能直接和那个分组里的数据相加。
    有疑问欢迎继续 ^_^
  • 2022-01-04 18:54 赵风莲 客户经理

    百度搜索并登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的网站,选择统计数据等内容即可
  • 2022-01-04 18:51 龙宇飞 客户经理

    直接登录国家统计局的网站,有专门的资料下载页面,PDF格式,也有表格的,表格数据形式可以粘贴在excel表格里。
  • 2022-01-04 18:48 连丽艳 客户经理

    国内生产总值即 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在价值形态上它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增加值之和。它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生产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即: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2)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即: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内容。即: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无论是从生产、收入(分配)和支出的哪一个角度核算,理论上结果都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计算结果会出现某些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统计误差,而一定限度内的统计误差是允许出现的。目前,根据资料的来源情况,在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中多采用收入法,但其三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相互验证。天津市在进行增加值季度考核统计时规定统一使用收入法。主要是考虑到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首先易于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汇总,避免了由于方法不统一而需做调整的工作量,数据处理比较方便。其次,便于基层单位操作。用收入法计算增加值,基层单位的资料取自财务数据,数据比较真实,指标口径易于统一,数据质量比较好控制。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GDP数据是怎么得到的呢?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许宪春博士说,GDP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运用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更准确些。 此外,GDP数据还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数据调整过程,即当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新的分类法、更准确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则时,要进行历史数据调整,以使每年的GDP具有可比性,这是国际惯例。如美国在1929年至1999年之间就进行过11次历史数据调整。 GDP的增长速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最终成果的实物量规模的变动情况。由于GDP的规模是以价值量来衡量,不同时期价值量规模的变动既包含了数量变动,又包含了价格变动的因素。为使报告期GDP价格与基期GDP价格相适应,在计算GDP增长速度时,首先应对当期的GDP剔除价格变动等因素,得到按可比价计算的GDP的发展速度,最后减去100%,便得到GDP的增长速度。增长速度为正值,表示增长程度;增长速度为负值,表示下降程度,也称负增长程度。
  • 2022-01-04 18:48 黄皖生 客户经理

    国内生产总值即 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在价值形态上它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增加值之和。它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1)生产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即: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2)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即: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内容。即: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无论是从生产、收入(分配)和支出的哪一个角度核算,理论上结果都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计算结果会出现某些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统计误差,而一定限度内的统计误差是允许出现的。
    GDP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
    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
    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GDP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
    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初步核实所获得的GDP数据更准确些,但因仍缺少GDP核算所需要的许多重要资料,因此相应的数据尚需要进一步核实。
    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这时,GDP核算所需要的和所能搜集到的各种统计资料、会计决算资料和行政管理资料基本齐备。与前一个步骤相比,它运用了更全面、更细致的资料,所以这个GDP数据显得就更准确些。
    此外,GDP数据还需要经过一个历史数据调整过程,即当发现或产生新的资料来源、新的分类法、更准确的核算方法或更合理的核算原则时,要进行历史数据调整,以使每年的GDP具有可比性,这是国际惯例。如美国在1929年至1999年之间就进行过11次历史数据调整。
  • 2022-01-04 18:45 齐敬甲 客户经理

    如果是GDP、投资、消费、出口这样的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主页——统计数据里找
    M1、M0和M2的话,因为是人行的数据,所以要直接去人行网站——调查统计下面找,或者国家统计局——进度信息里 ,找季度分析,也会提到相关数据

相关百科精选

  • 分红型养老... 分红型养老保险即指的是具有分...

  • 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