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不含税收入指的是不...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不含税收入指的是不含什么税的收入,以及,1
龚子龙 来自: 网页 2021-12-23 13:53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1-12-23 14:12最佳答案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具体如下:
(一)个人提供劳务取得含税劳务报酬(即税前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
(1)含税劳务报酬所得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劳务报酬所得-800;
(2)含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劳务报酬所得×(1-20%)。
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个人提供劳务取得不含税劳务报酬(即税后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为企业提供劳务,双方约定的劳务报酬更多情况是一个税后支付额,即企业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是个人的税后所得,因此,企业必须将税后所得转换为税前报酬,按照税前报酬列支企业的成本费用,同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由于劳务报酬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的扣除额分段以及应纳税额的加成规定,经过推算得出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对应的税率表(注意,这里是收入额,而非应纳税所得额)。
(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报酬收入公式如下: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1-20%)-200;
(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报酬收入公式如下: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1-12-23 15:35 龚家达 客户经理

    劳务报酬按次计算,800以下免税。其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1、800-4000扣除800后20%计算4000以后扣除20%后再按照20%税率;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超过20000-50000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2000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

    5、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扩展资料

    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薪所得的区别(雇佣与非雇佣):

    1、工薪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劳务报酬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劳务取得的所得(即个人与被服务单位发生直接劳务关系),提供劳务的个人与被服务单位没有稳定的、连续的劳动人事关系,也没有任何劳动合同关系,其所得也不是以工资薪金形式领取的。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 2021-12-23 15:20 齐显影 客户经理

    劳务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根据相关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1、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税率为20%。
    比如说,A销售人员当月提成1800元,要交(1800-800)×20% = 200 元个税;
    2、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税率为2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例如:当月提成5000元,则要交5000×(1-20%)×20% = 800 元个税。
    3、我国税法对于取得劳务报酬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这里所指取得劳务报酬畸高是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情况。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不超过5万元的,加成至税率30%:应纳税所得额×30%-200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万的,税率加成至4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40%-7000。
  • 2021-12-23 15:08 贾黎黎 客户经理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分几种情况计算。
    一、对劳务报酬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超过20000-50000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2000
    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
    二、“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劳务报酬所得一闪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因此,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 2021-12-23 15:03 黄盛毅 客户经理

    内容来自用户:人生百态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简介:
    劳务报酬所得,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其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
    劳务报酬所得包括哪些行业:
    是指个人从事装潢、设计、安装、化验、制图、医疗、测试、法律、咨询、会计、讲学、广播、新闻、翻译、书画、审稿、影视、雕刻、录像、录音、表演、演出、展览、广告、技术服务、经纪服务、介绍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特别项目:
    1.个人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按照董事与公司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内部董事和外部董事。①内部董事,担任公司董事的同时在公司任职、受雇,其因任职受雇而取得的报酬是“工资、薪金”所得。②外部董事,指不在本公司任职、受雇的董事,其取得的董事费所得,属于劳务报酬所得。
    2.在校学生因参与勤工俭学活动(包括参与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而取得属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应税所得项目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3.自2004年1月20日起,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的非雇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
  • 2021-12-23 14:57 米培燕 客户经理

    劳务报酬应纳税额(4000元以内)=(劳务报酬-费用扣除额)×20%。

    劳务报酬应纳税额(超过4000元)=劳务报酬×费用扣除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另外退休返聘人员发放费用时符合以下条件属于薪资所得,按照薪资收入计算个税,否则按照劳务费所得计算个税。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收入额减除费用6万元(每年)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扩展资料:

    劳务费个人所得税介绍如下:

    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将和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其中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应当按相关方法(具体方法等政策)按月或按次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 2021-12-23 14:24 赵顺轩 客户经理

    应该按照不含税收入计算代扣的个税。
    不含税收入=10300/1.03=10000元
    代扣的个税=10000*(1-20%)*20%=1600元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劳务报酬所得项目计税依据为不含增值税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已缴纳的增值税附征税费,可以从不含增值税收入中扣除后,再减除费用.
  • 2021-12-23 13:58 齐新潮 客户经理

    计算个人所得税时说的不含税收入,指的是不含个人所得税,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和用人单位约定工资是含税的还是税后的,约定税后工资的,就是不含税收入,个税税额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约定的是含税工资收入,个税需要个人承担,从工资中扣除。

相关百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