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的损失

美国金融危机的损失这次会多大对美国现在的国际实力有多大对美国经济损失有多大
齐智富 来自: 移动端 2021-04-21 08:57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1-04-21 08:59最佳答案

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
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造成了美国大量金融机构的破产或重组,导致货币供给的紧缩,逆转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并且至今尚未看到好转的迹象,最终影响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本文从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收入再分配、金融自由化进程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作所造成的影响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 对全球范围内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金融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应在于它服务实体经济的融资,降低经济社会的交易成本,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 但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虚拟经济在社会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速膨胀,资本在金融市场的加速流转越来越表现为追逐超额利润的投机行为。在虚拟经济条件下,庞大的投机性交易成为主要的收益来源,而虚拟经济交易的对象是经过各种加工以及粉饰过的“风险”,这些交易并不是以合理的条件融通和配置资金,而是围绕着货币和证券的价格波动和利率变动所造成的损失由交易当事者的哪一方承担或盈利的归属。 资本市场的运行是在资产定价模式的基础上由心理预期的支撑而自我实现的,在金融创新的杠杆放大作用下,人们对于超额利润的向往超出了对于风险的评估,表现为一种典型的“博傻”行为。一旦外在扰动引起金融市场运行趋势的逆转,高台跳水式的资产价格暴跌不可避免,出现一轮又一轮“剪羊毛”似的财富再分配。 而在这种再分配过程中,一种比较悲惨的情况是富人对穷人的侵占, 富国对穷国的伤害。鉴于一国内部收入的再分配受制于国家主权、经济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强约束,我们这里主要讨论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家间的
收入再分配。此次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是此次危机所造成的损害并不是由美国自身独自承担的,通过全球范围内的收入再分配,一定程度上使得美国分散了金融市场的风险,转嫁了危机所导致的损害。 这种收入再分配的机制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方面,美国通过大量输出美元获得了巨大的铸币税收益,这种收益与付出的成本间的比例随着危机的爆发和美元贬值会得到放大;另一方面,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国家或者个人通过购买美国金融
产品,间接承担了危机所带来的损失。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全球资本管制放松,世界经济虚拟化进程加速发展,虚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深了收入和利润国
际间不平衡再分配的程度。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1-04-21 09:09 樊振生 客户经理

    主要负面影响在我国的外贸出口及金融领域,但从另一个角度,无论是宏观经济面还是中小企业发展,此次危机又可能是一次巨大的机遇——逼迫我国出口结构进行升级,这就需要宏观决策层给我国中小企业还有大型出口商提供缓冲的时机。

    中国银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管理总部投资经理连杰表示,在中国目前自主动力并不充分的环境下,生存环境愈加恶劣,在产业升级和行业结合的过程中才能诞生出更强有力的企业。

    另一个层面,刚性的内需支持的行业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我们现在内需增长并不快,但是这种增长基本是刚性的,不会突然变成负增长,比如农业、快速消费品,这些都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扩展资料:

    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是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通常采用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相结合的还款方式,即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

    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提高,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也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次贷危机的爆发瞬间就影响了全世界的金融中心以及一些周边国家,其范围也远远不仅仅是次贷危机方面,而是蔓延到整个金融行业。

    尽管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一直在下降,但其仍占GDP约6%,因消费的产品远多于其生产的产品,美国人仍是世界其他地区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其需求的急剧下降极大得影响了其他地区的经济,一度造成世界各国的恐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国金融危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危机(金融学术语)

  • 2021-04-21 09:06 赵骏凯 客户经理

    暂时的损失可以预计,潜在的损失换无法反映出来
  • 2021-04-21 09:06 齐晓影 客户经理

    金融危机主要是对我国未来的影响。华尔街金融危机已波及全球。我倒觉的美国人是居心叵测。这次金融危机时全方位的。波及全世界。特别是对我国未来的影响很大。本来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是中国的机会。中国拥有实体经济,美国拥有虚拟经济,一旦冲突,“虚拟经济”倒霉。可是现在美国却控制了中国的实体经济,先是把中国钉死在产业链低端,耗光中国资源,甚至整个世界20年在享用着中国资源。然后再把中国资源换取的美元回流美国,把虚拟经济的灾难转移到中国。与此同时,还用资本和品牌把中国的低端产业控制在自己手中,让中国最终两手空空,高端低端产业全部控制在对方手中。世界形成两个极端国家:创造财富的贫穷国家和创造品牌的富裕国家。前者资源耗光环境崩溃,后者山清水秀不付任何代价。结果是实体经济的生态灾难和虚拟经济的泡沫灾难,全部砸在中国人头上。这就是所谓世界规则和市场规则。
    这场信用危机,主要影响美国和中国。但是在美国和中国的影响很不一样。美国透支未来收入,中国透支未来资源。结果就是美国虚拟经济破产,中国实体经济破产。美国是为本国人民高消费透支了未来,中国则是在压缩本国人民消费的基础上为美国透支了自己的资源。美国透支了别国人民未来的收入,中国则是被别国透支了自己的资源,还透支了中国人的福利,中国人的健康,中国人的环境,所有这些透支最终都要由中国人自己偿还,如果现在把透支资源换取的一点财富再拿去美国救市,中国最后依靠什么偿还?
    我们现在唯一能应对的就是首先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稳定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国务院已拿出四万亿投入基本建设以扩大内需。
  • 2021-04-21 09:03 齐斯琴 客户经理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摘 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使中国金融环境受损、外汇储备面临缩水风险、投资出口下降、消费降低等,但是危机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有利于储备资源、开展跨国并购、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吸引外资、压缩泡沫经济、调整经济结构等。所以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来说其实是“危”中有“机”,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从容应对,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经济;机遇;挑战
    美国金融危机,一个现在再热门不过的话题。随着次贷危机、花旗集团董事长辞职、雷曼兄弟破产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美国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仍在发展演化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投资信心受挫,消费支出萎缩,失业率攀升,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最关心的是中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一个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往往具有双面性。所以我们也从两个方面来看下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一、美国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直接的、显性的影响。
    第一,对我国金融的影响。首先,持有美国投资银行的股份或债券的金融机构,受金融危机影响,股票债券大幅缩水。目前来看,中国银行是拥有美国按揭信贷证券化产品数量最大的国内银行,故其所受的损失应该是最大的。但由于中国的资本管制及中国银行较为单一的盈利模式使金融危机对其影响不深。其次,金融危机会导致中国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放缓。主要是由于国外各商业银行缩紧银根所导致。再次,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中国股市的一蹶不振,几乎套牢了所有的股民,投资者信心受损,影响了整个金融业的经营环境。
    第二,中国的出口型企业,特别是东南沿海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甚至倒闭的风险。今年不少沿海中小企业纷纷裁减员工,破产倒闭。虽然这与中国近几年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其融资困难、人民币的升值引起的出口成本上升等原因分不开。但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的海外需求下降导致企业生产过剩,产品无法销售,这一原因任然是沿海企业倒闭破产的直接原因。
    第三,中国的外汇储备面临严重缩水的威胁。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达5850亿美元,一举超过日本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人。美国的国债市场是一个类似寡头垄断的格局,国债被几家官方机构所持有,稍有动作便会引发汇率的剧烈变动。所以我国作为强势美元的重要支撑者,一旦抛售美元,必将影响汇市,美元的贬值将使得中国通过贸易顺差积攒起来的财富迅速缩水。但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前提下,美元的走弱又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外汇结构的特点导致了我们即使是在危机的时刻,也不能随意抛售美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外汇资产缩水。
    (二)间接的、隐性的影响。这主要是通过经济传导来造成的影响。
    1、通过投资来影响经济。 从国内投资看,金融危机带来的主要是不利影响。
    一是导致投资热情下降,信心不足。危机之下使人们对经济增长信心普遍下滑。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增大,及投资收益预期不佳,短期人们会适当控制投资规模。二是利用外资的能力减弱。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演进,国外金融机构和企业纷纷甩卖海外资产,回笼资金,以套现应对危机。外资的纷纷撤离必然导致我国可利用的外资大幅减少。三是预期投资成本的上升,随着各国的救市措施的实行和危机的缓解必然导致资源和初级产片价格的迅速反弹,使得投资成本上升。美国为了解决自身存在巨大的债务问题,必然通过降息、发行货币等手段减轻压力,结果很可能就会导致美元贬值和资源价格重新上升。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必然也会抑制企业的投资积极性,使得实际投资增幅也难以大幅回升。
    从国外投资来看,由于金融危机,投资者为规避风险,使得各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缓。
    2、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其“消费过剩”矛盾凸显。短期内必定大幅度减少生产,解雇工人,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随着危机的蔓延,其他国家也会采取类似的措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年贸易顺差的的出口国而言,必然面临着 “生产过剩”的困境。生产商担心存货过多,就会缩减生产,反过来又进一步缩减消费需求。
    危机爆发后,美国不断注资救市,有关报道, 2009年美国国债的发行额度可能会达到近乎天量的1.8万亿美元。而新上任的总统奥巴马对减税计划、医保改革等措施的承诺,必然使得下届美国ZF的财政压力加大。因此,从长期来看,美元贬值的风险还是很大的。美元贬值必然导致人民币汇率下降,从而使出口成本增加。
    所以需求的缩减和成本的上升的双重压力将极大削弱我国外向型企业出口量和出口利润的增长。
    3、对中国消费的影响。一是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国大批中小企业倒闭,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外资企业和部分国内企业纷纷裁员,数百万职工面临失业的风险,所以消费者必然需要勒紧腰带,全面缩减消费支出。同时中国股市一蹶不振,股民几乎被一网打尽,其消费开支也必定大幅缩减。二是消费者的预期收入下降。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预期显然进一步恶化了我国居民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收入预期下降了,消费者必定压缩开支,减少消费。
    下面,我们再来看下金融危机的有利影响。
    ①有利于储备资源和开展跨国并购。首先,金融危机扩散到实体经济必然引起国际上初级产品的价格大幅下跌,现在国际上原油等一系列资源价格在不断下降,但随着各国的挽救措施,美元的贬值,危机有可能平息的时候就会带来国际资源和初级产品价格的大幅反弹,所以,中国目前可以充分利用目前丰富的外汇储备,在美元贬值之前,积极稳妥地抓住储备资源的有利时机,为中国工业化积累廉价资源的储备。
    其次,次贷危机有助于我国企业绕过市场准入门坎和并购壁垒,以相对合理的成本扩大在美国的投资,通过收购、参股和注资等手段加快实现国际化布局。
    ②有利于缓解中国的通货膨胀。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步步演进,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如:原油在7月达到147.5美元的历史最高价,目前的油价又进一步跌破46美元大关。随着国际初级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行的态势。有利于抑制近期不断上升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从总体上缓和了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
    另一方面,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了中国外需萎缩,使部分出口产能转向国内市场,从而增加了国内市场的供应,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这从另一方面抑制了价格水平的上升。
    因而总体来看,美国金融危机对缓解中国通胀压力是有一定好处的。
    ③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目前中央提出的新农村改革,这一改革将使得中国农村提供巨大的建设和消费市场,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采取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保障了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遭受金融海啸大背景下继续保持持续、稳健、健康地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金融海啸的传导导致西欧日本等一系列国家汇率动荡下跌,资本外逃,而我国人民币依然坚挺,汇率稳定,并保持对美元小幅升值态势。
    这一切都有利于我国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从长远来看来,国际资本的去处就只剩下中国了。
    ④有利于挤掉中国虚拟经济的泡沫。中国经济近几年来高速增长,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房地产等行业的虚拟经济的泡沫,导致的表面繁荣,美国金融危机蔓延到中国,造成中国房市走下坡路,及中中国股市的萎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挤掉了中国的部分虚拟经济的泡沫。
    ⑤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繁荣的经济环境之下,很多问题会隐藏起来,不易发现,而危机之下,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必定凸显出来,现在正值中国经济周期的调整的阶段,危机中有利于发现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有利于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为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指导。
    总的来说,由于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资本管制、货币政策稳健、ZF财政的连年盈余等因素,使得中国目前所受的影响仍然有限。但是根据国际金融理论,货币贬值对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存在一个时滞,即所谓的J曲线效应。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渠道传染到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一个J曲线效应。所以中国由国际贸易途径遭受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也会存在一个时滞。因此,中国现在可通过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来调整国内政策,最大限度的改善自身环境和条件,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从容地去面对金融危机,减少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一系列的传导性影响,
    所以这次的金融风暴对我国来说,既是一次危机,也是对我国金融事业、经济发展的一次考验和机会。我们必须抓住这次机遇,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全球金融危机带给中国市场的新机遇分析
    [2]5850亿美元:中国成美国第一大债权人
    [3]张志波.金融危机传染与国家经济安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
  • 2021-04-21 09:03 龙巧仙 客户经理

    投资银行相当于我们国内的证券公司,靠赚取佣金和买卖差价,例如帮助公司上市、发行债券、资本重组和收购等;投资银行跟商业银行最大的区别是,投资银行不能吸纳公众的存款,如果需要投资必须靠自己去融资,例如发行债券、到市场去拆解资金等。
    这次金融危机,就是因为出现信用危机,金融机构不愿意借出资金给投资银行,同时投资银行把资产拿到市场去出售时,遇到市场价格暴跌,导致资产缩水,当一切周转不过来的时候,就只有破产了。
    美国的商业银行也有损失,例如最大的储蓄银行之一华盛顿互惠银行破产,而被收购。只能说,拥有庞大的储户存款的商业银行,因为业务广泛,资本雄厚,不容易被次贷危机击垮。
  • 2021-04-21 09:00 黄相柏 客户经理

    美国金融危机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次级按揭贷款大量违约。但是这些贷款的债权被商业银行卖给了SPV(SPV就是特殊目的机构,美国政府的代理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就是主要的SPV。所以,实际上美国政府很大程度上助推了房市上涨),这样相当大的一部分风险从商业银行身上转走了。然后SPV又将这些债权包装成ABS,CDO等证券化产品分成各种风险等级投放到投资市场。各种投资银行是这些高风险证券的主要买家(因为与高风险相随的是高收益)。只要次级贷款出现违约,首先受损失的就是这些高风险证券的持有者。按揭贷款的违约会增加住房市场的房屋供给,推动房价下跌。房价一下跌,会产生更多的违约。由于违约的这种蝴蝶效应,投资银行手中的债券会很快变得一文不值。所以,投资银行的损失远大于商业银行。
    再加上,商业银行吸收了大量的公众存款,在央行处还存有准备金。对损失的承受能力是远大于投资银行的。
    当年美国政府选择救助房地美和房利美,一是这两家机构作为证券的发行发,破产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二是作为政府的代理机构,多少也有联邦的背书吧,违约会影响联邦信用。
  • 2021-04-21 09:00 赵驰北 客户经理

    1.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于中国影响,国家外汇储备部分损失了,出口困难了,经济增长减缓,失业增加,人们收入下降,消费减少,市场萧条.严重时会引起政局不稳定. 比起欧洲国家,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中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有一定的割裂,我国人民币实施资本项下的严格管理,国际游资冲击不大,现在美国已有70多家银行趋于倒闭的情况下,中国的金融系统运行良好,经济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长。就业困难,企业裁员/减薪日趋明显
    2.对中国的具体影响:
    (1)美国消费减少影响中国出口:出口商很可能没有动力革新技术,而是被迫通过压低产品价格去维持市场份额,这可能导致中国出口企业贸易条件的进一步恶化。
    (2)加大国内进口商品成本:进口方面,由金融风暴带来的冲击则与美元汇率密切相关,目前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几乎都以美元定价,美元走势的强弱决定了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高低,从可以观察到的数据来看,由于近期美元逐渐反转走强,原油、铁矿石等商品的价格显现下降趋势,这对需要大量资源性产品的中国来说本属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美林公司被收购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的“两房”,美国金融市场反复动荡严重影响到美元汇率的走势和持有者的信心。
    (3)重创国内金融市场信心.
    (4)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直接损失:雷曼兄弟破产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多的次级债券,形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出现衰退,它会传导到中国来。根据破产文件显示,中国银行纽约分行也曾给雷曼贷款5000万美元。

相关百科精选

  • 阳光农业相... 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是200...

  • 重复保险分摊原则 重复保险分摊原则也是由补偿原则派生出来的,它不适用于人身保险,而与财产保险业务中发生的重复保险密切相关。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对同一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向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合同的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