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关系名词解释

政府关系名词解释
齐明明 来自: 移动端 2021-03-10 13:37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1-03-10 13:58最佳答案

“有限政府”是指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和有效制约。
有限政府
陈广胜《走向善治》
“有限政府”是指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和有效制约。
基于政府与公众是一组契约关系,公民将权力授予政府,但并没有将所有权力都转让,而是保留了相当一部分,所以政府天然是有限的。有限政府的实质,是建立在市场自主、社会自治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的政府,才是与自身能力相契合的。从一定程度上讲,政府应有自知之明。意识到自身能力的有限,是理性确定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现代政府应当将自己定位于“全能”与“无为”之间,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事实上,只有当政府秉持了有限型的价值基准,才能将自身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做好,并使自身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1]
有限政府的实现,关键在于法治的实现。法治之下的权力是一种有限权力,严格依法行政的政府必然是有限政府。在法治社会,宪法和法律划定了政府行为的明确界限,行政权力的行使受到法律的限制,政府职能的设置面临法律的规定,政府机构的规模来自法律的约束,所有这些都是一个有限的框架。现代政府的职责,就是保障而不是去侵害人们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既不能有丝毫越位,也不能有半点缺位,否则都会受到社会和公众的质疑。[1]
有限的政府与有效的政府并不对立,相反,有限的政府是有效的政府的前提。不是有限的政府,不可能是有效的政府。无限而有效的政府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政府。大跃进、文革之类的“伟业”,就是这类政府的最典型的注脚。在有限政府之下,要使国家和政府有所作为的最好办法,就是对国家和政府的权力和能力加以必要的限制。没有限制的权力,必然要导致对权力的滥用,从而败坏了国家的能力。一个合理的政府理所当然地只能是有限的政府。
无限政府
与有限的政府相对立的是无限的政府。所谓无限政府是指一个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具有无限扩张、不受法律和社会有效制约的倾向。有人可能会说;绝对的无限政府是不存在的,任何专制的政府至少要受到一些自然规律的影响,如领导人受生老病死的制约,受家人与权臣的掣肘,以及来自民间的武装叛乱的挑战。但是,即使是自然规律也无法有效的遏制无限政府的扩张倾向。这种倾向直到它被新的政权所取代之前其膨胀的趋势不会自动中止。所以,这里的无限政府不是指一个政府受不受自然规律的约束,或能否彻底杜绝民间的反抗,判断有限政府与无限政府的尺度在于一个政府,或者说一个政权在权力、职能、规模上是否受到来自法律的明文限制;是否公开愿意接受社会的监督与制约;政府的权力和规模在越出其法定疆界时,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1-03-10 14:01 齐星星 客户经理

    政府职能也叫行政职能,是指行政主体作为国家管理的执法机关,在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它体现着公共行政活动的基本内容和方向,是公共行政本质的反应。

    职能:1. 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3.文化职能4. 社会职能

    拓展资料:

    运行职能:政府职能必须通过各个管理环节才能实现,从政府职能管理过程来看,行政职能又包括一系列的运行职能。包含以下几个。

    1、决策职能:决策职能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职能。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2、组织职能:为有效地实现既定管理既定行政管理的目标和任务,通过建立行政组织机构,确定职位,职责和职权,协调相互关系,将组织内部各个要素联结成有机的整体,使人财物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就是组织职能。

    3、协调职能:协调活动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因为行政管理归根到底就是要设计和保持良好的行政环境,使人们能在组织内协调地开展工作,有效地完成行政目标。

    4、控制职能:控制职能。这是按行政计划标准,来衡量计划完成情况并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确保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5、监督职能:监督职能。政府在社会中应当起到一个掌舵人的作用,按照符合社会道德法律、规范标准,引导、监督社会各个生产生活环节。当然,政府的监督必需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不能无限扩大其职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 2021-03-10 13:55 米塞林 客户经理

    所谓"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干预经济不当,未能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却阻碍和限制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导致经济关系扭曲,市场缺陷和混乱加重,以致社会资源最优配置难以实现。具体地说,"政府失灵"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其一,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其二,政府干预虽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成本高昂;其三,干预活动达到预期目标且效率较高但引发了负效应。
    分析"政府失灵"的成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政府对经济的认识难以完全符合经济规律,即使一定时期抓住了规律,然而规律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因而不可能穷尽。进而,政府的决策不可能完全正确;
    2.政府角色错位。即政府未能恪守其"增进市场论"的基本角色,干预的范围和力度过大,超出了矫正市场失灵、维护市场机制顺畅运行的合理界限.
  • 2021-03-10 13:52 辛培刚 客户经理

    政府公共关系是政府部门通过传播、沟通、协商来提高政府美誉度,塑造政府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同、理解和支持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主要包括:公共信息管理;形象声誉管理;媒体事件管理;舆论危机管理。
    政府公关目标:(1)向本国共鸣通报政府机构的活动,维护公民知情权;
    (2)确保公民对政府工作的积极合作;
    (3)促使公民支持已经制定的一些政策和项目;
    (4)在国际上塑造和维持国家的良好形象,确保国家利益不受侵害。
    具体工作:收集信息;发布信息;协商对话;办事公开;关注社会民生;建立对话机制。
  • 2021-03-10 13:49 龙宣霖 客户经理

    “有限政府”是指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和有效制约。

    有限的政府与有效的政府并不对立,相反,有限的政府是有效的政府的前提。不是有限的政府,不可能是有效的政府。无限而有效的政府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的政府。大跃进、文革之类的“伟业”,就是这类政府的最典型的注脚。

    在有限政府之下,要使国家和政府有所作为的最好办法,就是对国家和政府的权力和能力加以必要的限制。没有限制的权力,必然要导致对权力的滥用,从而败坏了国家的能力。一个合理的政府理所当然地只能是有限的政府。

    扩展资料:

    有限政府是与无限政府相对而言的。有限政府与无限政府的区别主要在于政府的职能、政府的权力和政府的规模。

    有限政府是指在确保增强政府治理能力、不断提高政府宏观调控水平的前提下,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以满足公众利益诉求和市场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同时;

    又受到社会各界监督制约,避免滥用职权。就是说,政府的权力、职能、规模以及行为方式等应依法受到掣肘和监督,不能超越其法定的界限。

    建构现代法治下的有限政府,必须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从适度均衡和建设性互动关系的意义上界定和把握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加速政治法制化进程。有限政府在政制安排中利用其内部的分权与制衡机制,依照法治原则,实现政府权力的自我约束,防止政府内部的过度集权与专断。

    国家通过制度安排,规范政府权能运行机制与方式,实现社会对政治活动的参与监督。在有限政府模式下,政府被看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是与社会与个人相分离的一套机构和运行过程。

    这种有限政府理论,已成为近代西方政府概念和体制的基础。有限政府不仅体现在政府对经济生活的权力受到限制,而且还存在于政府与社会的生活的关系中。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 2021-03-10 13:46 米国连 客户经理

    所谓企业政府关系,是指以 企业 作为行为主体, 利用各种信息传播途径和手段与政府进行双向的信息交流, 以取得政府的信任、支持和合作, 从而为企业建立良好的外部政治环境,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 2021-03-10 13:43 管火金 客户经理

    广义的政府过程就是政治的代名词,即政治共同体中获取和运用政府权力的全部活动。而狭义的政府过程是政治学的一种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其中,研究领域是指政府决策的运作过程,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等功能活动及其权力结构关系。
  • 2021-03-10 13:40 黄益江 客户经理

    政府公共关系是公共关系学的一般理论在政务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是政府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运用各种传媒手段与公众进行相互交流,相互适应,以此争取社会公众的信任、理解与支持的社会沟通活动。也即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对社会公众关系的开发、疏通、建立、维持、协调、发展的管理活动。

相关百科精选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