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定义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定义
龙层花 来自: 移动端 2021-02-04 17:04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1-02-04 17:07最佳答案

如果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意味着赤字在减少或财政盈余增加。所得税的增加,会增加财政收入,所以所得税的增加会引起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增加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定义是指:
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也称作周期性调整的盈余、高就业盈余、标准化预算盈余与结构盈余。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1-02-04 17:28 龚岩琳 客户经理

    简单的理解,财政政策扩张就是拼命花钱。这样赤字就会增加。
    但是,如果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意味着赤字在减少,所以,从这个道理看,就是财政紧缩。
    财政紧缩是个相对概念,并非单单意味着少花钱,盈余增加,一样能起到相同的效果。
  • 2021-02-04 17:25 齐改红 客户经理

    解答:实际预算盈余BS=ty-G-TR。从公式可以看出,实际预算盈余不仅与财政政策(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有关,还受国民收入的影响。为了剔除国民收入对实际预算盈余的影响,提出了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ty*-G-TR)这个概念。提出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有以下意义:
    第一,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并为判断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还是紧缩性的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若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增加了或赤字减少了,财政政策就是紧缩的,反之,则政策是扩张的。
    第二,使政策制定者充分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因此,这一概念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
  • 2021-02-04 17:22 樊振生 客户经理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提出的背景: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I936年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范畴。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即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C.布朗(Brown)在1956年提出的。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提出的意义:

    1、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的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的影响。

    2、使得财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财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

    扩展资料: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计算公式:BS* = t Y* - G0 – TR0。

    在充分就业情况下,仍然会存在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充分就业与一定的失业率并存。

    凯恩斯提出的达到充分就业的经济主张: 刺激私人投资,为扩大个人消费创造条件;促进国家投资,通过公共工程、救济金、教育费用、军事费用等公共投资,抵补私人投资的不足;政府通过实行累进税来提高社会消费倾向。

    参考资料来源:

  • 2021-02-04 17:19 车巧怡 客户经理

    1、 背景: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C.布朗(Brown)于I936年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范畴。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即不能实现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也称作周期性调整的盈余、高就业盈余、标准化预算盈余与结构盈余。

    不受经济周期的特殊形势(繁荣或衰退)的影响,是作为衡量财政政策措施优劣的指标。它消除了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盈余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的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

    2、 意义: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概念的提出,具有两个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

    把收入水平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消除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状况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的反映财政政策预算状况的影响。

    (2)财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

    财政策制定者注重充分就业问题,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确定预算规模,从而确定财政政策。但这一概念同样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或潜在国民收入本身就是难以准确估算的。

    扩展资料

    1、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衡量方法

    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一般认为充分就业不是百分之百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排除象磨擦失业这样的失业情况存在。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2、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对比

    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它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因此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

    一般来讲,当实际国民收入水平高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小于实际预算盈余;若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低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大于实际预算盈余;当实际收入和潜在的国民收入相等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实际预算盈余相等。

    参考资料来源

  • 2021-02-04 17:16 车广侠 客户经理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C.布朗(Brown)在1956年提出的。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也称作周期性调整的盈余、高就业盈余、标准化预算盈余与结构盈余。不受经济周期的特殊形势(繁荣或衰退)的影响,是作为衡量财政政策措施优劣的指标。它消除了经济中收入水平周期性波动对预算盈余的影响,从而能更准确的反映财政政策对预算状况的影响。公式:BS* = t Y* - G0 – TR0
  • 2021-02-04 17:13 齐晓彬 客户经理

    如果这种盈余为负值,就是充分就业预算赤字,它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的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因此二者的差别就在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与实际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额。
    一般来讲,当实际国民收入水平高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小于实际预算盈余;若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低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水平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大于实际预算盈余;当实际收入和潜在的国民收入相等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与实际预算盈余相等。

  • 2021-02-04 17:10 龚家跃 客户经理

    所谓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时会有的财政预算盈余!

相关百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