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日本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0-12-30 11:06最佳答案
怎么看日本经济腾飞 战后,日本经济在一片废墟上迅速崛起,日本不但从根本上摆脱了因战争带来的贫穷和饥饿的困境,而且创造了一个经济学家都未曾预料的经济繁荣。 1966年—— 1968年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先后超过了法国、英国和德国 (西德 ),明治维新 100周年 (1968年 )之际终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所以能这么迅速崛起,原因当然很多,但无可置疑的是:教育在日本的从新崛起并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国世界经济大国这一历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教育这个因素中,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又在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后日本实行重视“注重山脚比重视山顶更重要”的教育方针,注意面向本国的需要、生产实践的需要,培养大批能够扎根于国内、扎根于生产实践的工业化人才。事实证明,在科技成果迅速传播于世界的时代,各国经济竞争的中心在于能否迅速有效地将科技成果结合于、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因而,占劳动力一半以上的、从事生产过程的那部分人力是否受到良好的教育与训练,就成为决定经济竞争力胜负的关键。显然,日本经济迅速增长是与其“注重山脚”的教育方针分不开的。 著名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计划中影响最大的计划。该计划的第三章即为“提高人的能力和振兴科学技术”,其中包括 3个重点:经济发展与提高人的能力;振兴科学技术;确立职业训练制度。这 3个重点无不与教育有着密切联系;而以“产学合作”形式培养高级技术人员和进行应用性科学研究,是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突出特点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较大影响。具体做法为:产业界对大学提供财政资助,大学则接受委托研究项目、人员的派遣与交流,举办开放讲座和现场作业。企业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学生毕业回企业工作;企业从职工中选派职员到学校 (主要是大学 )进修,完成学业后返回工作单位;企业委托大学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科技项目获共同开发应用课程,企业提供科研设备、经费等。日本在职业教育方面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至少有这么几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在办学主体上,由政府主导到市场导向、政府辅助。二战后,日本百废待兴,教育上也面临着重新建章立制以及民主化的改革。1947年3月日本颁布了《基本教育法》、《学校教育法》,确定了“六、三、三、四”的新教育体制。采用了政府干预(行政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突出地表现为“倾斜性的生产方式”。确定以煤炭和钢铁两个能源与原材料的基础产业部门为优先发展产业,逐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采用的是一种“硬性”和直接的手段来突出政府的作用。职教模式的发展往往与经济体制相一致。70年代,《产业通商政策》指出,“要防止政府的过度政策和产业保护政策——最大限度地把资源分配职能交给市场” 1978年的《职业训练法》修正案确认企业主为其雇员提供职业训练方面承担主要责任,公共当局的主要任务是对雇主所开展的职业训练活动进行鼓励和帮助。因而,从70年代起,日本职教中,企业和市场逐步发挥了“主角”的作用。从而形成了具有以下特征的职教模式:办学动机来自企业,办学主体也为企业,国家发挥的作用小,实施自由的市场监督方式,培养的职业人才具有高专门化、高针对性的适用性。这种模式下,职业教育紧贴产业和企业的需求,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日本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了日本的经济发达。 其次,在办学目标方面,建立了关注人、发展人的终身教育模式。日本经济的高速成长、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国内高消费,刺激了多种行业的发展职业人才的需求大增。普通科与职业科的招生数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原来的6:4,转变为5:5。90年代以来,面对“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进入教育机构.更新其知识、能力”的新要求,日本的职教目标转向后期职业教育(即从学校走向社会后的教育)上来,它主要有四种形式.即企业主办的职业教育、企业外机关主办的职业教育、通信教育、自发的学习会、研究会等。这四类职业教育构成了终身职业教育的基本体系。强调教育改革要适应人在工业时代的需求。教育应该向终身教育方向转变。建立终身教育。它意味着文化、教育和社会的整合。成人职业教育也需要加强.非正规教育学校和大学都逐渐敞开大门为社会提供各种职业教育改变了那种单一学历教育的办学形式。日本的职业培训(包括企业内职业培训和公共职业培训),正积极地向终生职业培训、终生职业设计指导、终生职业能力开发的新体系过渡。 最后,与此相适应,是办学层次由低向高、由单一向多元的转变。日本各类高中都与大学有密切的联系,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入学渠道。高中普通学科学生毕业后可升入大学(他们大部分升人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一专门学校、高等学校专攻科或专门学校,也可到企业工作;高中综合学制学生毕业后可升人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专门学校,也可以到企业工作;高中一专门学科学生毕业后可升入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专门学校,也有部分学生到企业工作。一般而言,60%以上的专门学科的学生都选择了继续深造。即便如此,仍在层次、结构、类型上不断地调整。如,在高专方面,则一边积极改编学科,把航海学科改为商船,金属学科改为材料工学等,一边积极增设电子情报等新兴学科,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各级教育中的职业指导仍处在萌芽阶段,与日本相比,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技术层面都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我们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学习他们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提高职业指导水平,扩大职业生涯教育范围,树立职业生涯教育意识,扩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手段和渠道。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0-12-30 11:09 管火金 客户经理
美国的帮助 和日本人民的自力更生
还有就是日本会利用战争
朝鲜战争 让日本经济复活
越南战争 让日本经济飞腾 -
2020-12-30 11:06 黄真强 客户经理
首先,是稳定整体政治局面。一是战后日本进行社会改革,通过解散财阀、不允许独自占有、劳动民主化等方式,进一步扫清生产过程中的障碍。二是得到美国的帮助,根据国际形势分析,美国为日本投入充足的资金来帮助日本经济发展,提高日本综合实力,以便更好帮助自己。三是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四是看中科技和人才,积极培养技术性才。
一是战争中抢夺钱财。二战期间,但凡日本侵占过的国家都被会抢夺大量财富,包括现金、珠宝、玉器、文物、艺术品等,都被运回日本。这些东西的数量日本人也没有统计过,因为数量真的是太庞大。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日本在这张战争中财富只有比以前更多的可能。有数据表明,1937年到1944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几乎翻了三倍。
二是战争中人才保护。日本一直看中工科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本国学习中更能体现出,战争期间,工科技术人员很少上前线抗战,所以人才损失很少,为战后恢复提供充足的技术性支持,为更好发展工业提供保障。
三是日本战后赔款数额很低。赔款数额是540亿美元,而日本赔付22.3亿美元,相当于省下的钱都会用于自己国家建设中,所以日本经济整体恢复比较迅速。
战后的日本经济通常可分为:1945-1955的战后复兴时期,接着是高速发展时期,然后是1973年石油危机后的稳定发展时期.
战后日本经济通过占领军实施的经济民主化,为自己奠定了崭新的腾飞基础.这个经济民主化指的是“财阀解体”、“农地改革”、“劳动改革”.
另一方面,在产业方面.1947年起采用了集中物力、财力、人力投入到煤炭、钢材生产上去的“倾斜生产方式”,1948年起日本经济虽然伴有通货膨胀,但终于走上了经济复兴的轨道.在这被称为“稳定中的恐慌时期”,广大人民被迫储蓄,大量资金流入大企业.正是这样,扶助了此后大企业的发展,却导致了中小企业的倒闭,失业率增加,社会日趋不安.就在这个时候,1950年6月爆发了朝鲜战争,日本的生产活动因战争特需飞跃增长,并且很快在1951年度实际国民生产总值恢复到战前水平.
1951年9月签订了媾和条约,占领军时期就此告终.随之朝鲜战争也宣告结束,产业界一时陷入了动乱频频发生的逆反性不景气局面.但是,这仅仅是过度到经济高速发展的小小间歇而已.
从1955年开始之后的10年间,日本经济实际平均增长率为8%,几乎在长达1/4个世纪内,日本经济以世界最高的增长率持续发展.1955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尚居第7位,而12年后的1967年却跃居至第2位,过去的“中等发达国家”日本,如今已经被称为“经济大国”.
关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大约可以列举出以下几种:
1、战后的民主化改革.
2、企业的积极投资.
3、丰富的优质劳动力.
4、高储蓄率.
5、积极的技术引进.
6、高质量的教育水平.
7、较轻的军费开支.
8、劳资关系、社会及政治上的稳定等.
诚然,除去了上述原因以外,也不能忽视人们立志“赶超发达国家”的雄心壮 志. -
2020-12-30 11:03 符腾丹 客户经理
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大的问题,三两句话解释不清楚,也不会很全面,从个人见解角度我简单讲一下:二战后,日本被解除武装,但未索赔,所以经济并未完全摧毁,工业实力犹存,后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物质,进一步刺激它的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同时,后来受美国"驻军保护",它这一时期的国防开支很小,可以用于发展经济,而美军驻扎也能为它带来可能的外汇,在70年代开始,全球开始电子化浪潮,日本以良好的工业生态环境,在电子工业和汽车工业f击败了大多数国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日本重要的经济腾飞的原因,随着国民产值的增加,这为政府带来了相当大的"钞票"红利,也就是当国民产值的增加一元,政府可以发行1.5元现钞,这样相当于国家增加了一元钱的实物和1.5元的现钞,而现钞也并不是直接发出去的,它可以用来修地铁快线之类的公用设施,这进一步提高了国民产值,所以经济腾飞了,目前中国也处于类似的经济腾飞通道上. -
2020-12-30 11:03 齐景岳 客户经理
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日本实行经济民主化三大改革:农地改革,解散财阀及禁止独占,劳动民主化。工业生产上实施倾斜生产方式:在资金原料能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重点发展煤炭,生产的煤炭重点供应钢铁业,增产的钢铁反馈煤炭业,以此为杠杆,带动国民经济发展。
停滞的原因:
日本19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暴露了日本经济的脆弱,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以水俣病为代表的四大公害病逼迫日本人反思经济发展方式的得与失。庞大的顺差引来了无数的贸易摩擦和指责。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英国、法国、西德等五个工业发达国家的财长和央行行长于纽约的广场饭店秘密会晤后签署的协议。目的在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日元、马克等主要货币有秩序性的下调,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从而导致日元大幅升值。日本国内的股市、房地产价格大幅增长,加速上扬,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股价达最高点38915.87日元,此后开始下跌。1990年10月1日(黑色星期一),股价跌破2万日元,市值蒸发270万亿日元,黑色星期一敲响了日本泡沫经济的丧钟,走向崩溃。 -
2020-12-30 11:00 连书耀 客户经理
对于日本战后经济的腾飞,很多人说这是奇迹,其实应该说是必然才对。首先,战后的日本虽然意志消沉,但它们的科技实力、人才储备、装备制造能力在世界上仍能排进三甲。大家都知道,二战时的日本已经能够生产除了“yuanzidan"以外的任何武器,无论是飞机还是战舰都不输给美国。再者,日本在战后极其重视教育,为该国日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战后的日本由于特殊的国情,使得国民空前团结,经济体制虽然是自由的市场经济,但经济运行模式却是政府主导下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这与中国现在的经济模式很相似),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很有产竞争力的经济运行模式。因此,可以说日本战后的经济腾飞是必然的。 -
2020-12-30 10:57 齐晓怡 客户经理
1 良好的国民素质
2 美国的扶植 【主要原因之一】
3 朝鲜战争的刺激
4 国民的奉献精神
5 重视科学技术 和教育
6 非军事化 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济领域
7 一楼所说的也是一个方面
8 最重要的一点也许很多人没注意到,日本战后积极鼓励民间国民到发达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大幅加强了自己的生产力,据说当时日本每年到美国学习的人就达15万。同时,政府积极鼓励民间和国有企业购买国外的专利技术,尽可能的垄断各个产业,从中收取了许多其他厂家的专利费,所以很多产业都被日本所垄断,钱都源源不断地滚到他们的腰包里了。向美国这种当代“汽车上的国家”现在在汽车销售上也远不如日本。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日本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圈,成为了世界经济中心之一。 -
2020-12-30 10:54 车庆云 客户经理
二战后日本确立了以商立国的国策,加之美国不断削减日本战争赔款,返还机械,和后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的军事订单为其经济腾飞提供基础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这些问答能否帮助您?
相关百科精选
平安吉星送... 本主险合同的保险期间自本主险...
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安人寿”)成立于2000年11月,总部位于北京市,经营各类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养老保险服务等。其前身为由美国恒康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资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