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类会计科目是在借方还是贷方?

如何做共同类会计科目的会计分录。
贾黎黎 来自: 网页 2020-12-28 18:02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0-12-28 18:20最佳答案

这是期末余额的方向问题。期末余额在借方和贷方所表示的意义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资产项目的余额会出现在借方;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会出现在贷方.然而,这也并不是一定的.根据不同的经济业务和账户设置,可能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把握经济业务的本质进行具体分析,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祥细的解释下:
会计的六大要素相信你已经清楚了,它们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以及利润. 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属于资产负债表项目,而收入,费用和利润属于损益表(也可以叫利润表)项目. 在平时,每一个具体的账户都应该是余额的.但是,在期末的时候却不一定了. 资产负债表项目在期末都会有余额(当然余额也可以为0),而利润表项目中的收入和费用在期末都会进行结转,结转到"本年利润"这个科目,因此,收入和费用项目在期末结转后都是没有余额的,即余额一定为0."本年利润"其实也是一个过渡科目,最终会转入未分配利润. 你应该还没有学到这里,因此现在只能点到为止. 你目前应该记住的就是,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期末都有余额,而收入和费用期末都没有余额.
至于余额的方向,由于一般期末余额应该为正数,所以余额的方向一般也与该科目记增加的方向相同. 相信你已经学过了,资产是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 因此,一般情况下,资产的余额应该在借方;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余额在贷方. 你从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上也应该看得出来这一点. 但是这也不是一定的.比如应收账款,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借方记录的是企业尚未收到的货款,而贷方记录的是收回的应收账款或者注销的应收账款.一般说来,应收账款借方余额为正,但是,由于还有一个东西叫预收账款,而小企业是可以不设置预收账款这个科目的,企业发生的预收账款可以直接计入应收账款的贷方.因此,当企业的预收款很多时,就有可能出现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负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预提费用的余额是在贷方.当预提的费用实际支出时,再将其转出.预提费用的会计处理一般是这样的:
借:管理费用(也可能是其它费用类科目)
贷:预提费用
注意这笔分录,此时还没有实际支付款项.我们为什么要预提呢?是为了满足配比原则,合理的将费用分摊到各期,而不是一次性计入期末.假如我们预计年末会支出一笔12万的款项,此时我们不会在期末一次性将这12万计入费用,而是于本年的每一个月计入费用1万.也就是每一个月预提1万元并同时将其计入相关费用科目.那么,如果到了年底实际支出的不是预计的12万,而是14万呢?就是你说的没有预提够的情况, 此时我们会在最后一年将分录作成这样:
借:管理费用 2万
预提费用 12万
借:现金 14万
这样,12个月的预提费用全部结平,预提费用的余额为0了,而实际支付现金为14万,比预提费用多出2万,这2万其实还是属于相关的费用,计入相关费用科目,在本例中假设计入管理费用.
物资采购的余额是在借方,我好像还没有看到过出现在贷方的情况.其实余额的方向应该由具体的经济业务性质来决定,要靠自己分析,没有定论的.像物资采购,在购买物资的时候计入借方,买回来后,转为原材料,则物资采购结平,余额为0,因此这一科目的余额一般是不会出现在贷方的.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0-12-28 18:26 齐敦益 客户经理

    1,在新会计准则中,将“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科目取消,换成“应交税费”科目。它属于负债类科目,借方表示已交数。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题目中已经说出了增值税的缴纳税额,自然须在借机方计入“应交税费”。
    2,应收账款增加计入借方,而应收账款在借机方,则是指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购买商品、材料等账款。在这道题目中,向新宜公司出售A产品100件,是肯定要在借机方计入“应收账款”的。
    3,主营业务成本属于损益类科目,增加在贷方。在此处,向新宜公司出售A产品100件,明显已经增加了主营业务收入。
  • 2020-12-28 18:23 齐明杰 客户经理

    贷方包括公司本身的固定资产和现金,借方包括公司收到的有价固定资产和现金。

    贷方是公司所有用现金支付的款项。购进的资产,材料,赔付,银行的还贷,劳动力的酬劳,经营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等,需要由公司支付的所有现金金额均属于贷方。

    借方是从出纳管账的使用角度来说就是一种收入。公司收到的资金,贷款,押金,赔付,手续费,加工费等其它公司营业收入。

    站在公司的经营账本来说:贷方=支出

    站在公司的经营账本来说:借方=收入


    扩展资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

    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 2020-12-28 18:17 齐敬磊 客户经理

    会计科目不能简单地分为哪些属于借方,哪些属于贷方。

    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三个:

    (一)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二)按其核算信息详略程度分类

    为了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必须对会计科目按照其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进行级次划分。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分类。

    (三)按其经济用途分类

    经济用途指的是会计科目能够提供什么经济指标。会计科目按照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盘存类科目、结算类科目、跨期摊配类科目、资本类科目、调整类科目、集合分配类科目、成本计算类科目、损益计算类科目和财务成果类科目等。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资产类和成本类,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借方。

    负债类和权益类,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贷方。

    损益类具体可分为收入类和费用类。收入类登记账簿的方法同负债类;费用类登记账簿的方法同资产类;

    另外,还有一类“备抵科目”,通常是资产类才有备抵科目。 常用的有累计折旧、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所谓备抵科目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准备抵消的科目,是所对应科目的减项。

    所以这类科目虽然属于资产类,却具有负债类科目的属性。即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贷方。
    至于“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可以理解为资产类和成本类科目的记账方法。

    参考资料来源:

  • 2020-12-28 18:14 齐明杰 客户经理

    这个问题你首先要就搞清楚如下:
    1.会计科目的类别有哪些------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共同类,成本类,损益类
    2.会计科目借贷方分别表示什么
    资产: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负债: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所益: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成本:材料采购时,借方表示超支差;贷方表示节约差;发出材料时,贷方表示超支差,贷方红字表示节约
    损益: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3.你还要搞清楚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一)账户结构(T字型)
    分左右两方,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资产、费用如有余额一般在借方,借记增加,贷记减少。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如有余额一般在贷方,借记减少,贷记增加。
    (二)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三)会计分录 先借后贷,借贷错开。
  • 2020-12-28 18:11 赵风莉 客户经理

    在借贷记账法下,会计科目中有一个共同类的会计科目,指的是损益类科目,月末没有余额
  • 2020-12-28 18:08 齐晓岚 客户经理

    会计科目不能简单地分为哪些属于借方,哪些属于贷方。

    一般来说:资产类和成本类,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借方。负债类和权益类,贷方登记增加数,借方登记减少数,余额在贷方。损益类具体可分为收入类和费用类。收入类登记账簿的方法同负债类;费用类登记账簿的方法同资产类。

    借与贷的对应关系有,单一型和复合型。单一型即“一借一贷”,借方有一个会计科目贷方也只有一个会计科目。复合型有“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

    1、一借多贷:借方一个会计科目对应(即金额的对应相等)贷方多个会计科目;

    2、多借一贷:借方多个会计科目对应贷方一个会计科目;

    3、多借多贷:借方多个会计科目对应贷方多个会计科目;一般只在一笔经济交易或事项客观存在复杂关系时才使用,编制会计分录时应尽量避免。

    扩展资料:

    会计科目的设计: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7、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 2020-12-28 18:05 龙宝霞 客户经理

    那看你是做企业的会计还是做银行的会计。
    做企业的会计,当然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帮企业做所发生的也业务的会计分录。
    做银行的会计,反之。
    【会计分录借贷方怎么确定啊】
    资产类科目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负债类科目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所有者权益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收入类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成本费用类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利润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这只是概括,详细内容还需要你查阅书本知识:)

相关百科精选

  • 物业管理责... 物业管理责任保险是指保险公司...

  • 中民健康保障计划-中国人寿版 基本信息 产品亮点: 意外住院津贴 意外健康综合保障 外籍人士购买 身故残疾全球保 疾病住院津贴 中民健康保障计划-中国人寿版 中民健康保障计划-中国人寿版 保单样本: 查看保单样本 可购份数:1份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