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这座城市有多少年的历史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0-11-16 14:19最佳答案
截止到2018年,陕西西安古城墙从1378年建成起已经有640年的历史。
陕西西安的古城墙一般指的是西安明城墙,是西安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墙。西安古城墙的全长13.7千米。从1370年开始建造,历时八年,到了1378年建造完成。
是在明太祖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的政策下基于隋朝和唐朝两代城墙的基础上建造而成,是当时明朝时期西安的府城。
在朱元璋将他的第二个儿子册封为秦王并且赐封地西安以后,因为因为因而城池规模宏大坚固,再加上后来明清两代的不断修建和扩充才得以至今保存完好。
扩展资料:
西安古城墙包括了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风貌完全的城墙与护城河及环城公园组成了西安市一大旅游景观。
西安城墙环绕城市的中心区,呈合围的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多次修筑城墙,虽然多数已在历史中消失。但现在这座城墙的历史仍可以追溯到隋代。
现存城墙主要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至今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
城墙自建成后历经三次大的整修,明、清时各有一次,建国后1983年政府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现在的城墙不仅恢复了完整风貌,更与护城河及独具特色的环城公园一起焕发出了新的风采,成为西安市一大旅游景观。现在西安城墙已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来源: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0-11-16 14:31 齐春春 客户经理
西安,古称长安,。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都 -
2020-11-16 14:28 黄盛权 客户经理
西周12+秦3+西汉13+新·王莽1+更始帝刘玄1+东汉献帝1-西晋愍帝司马邺1+前赵刘曜1+前秦6+后秦3+西魏3+北周5+隋3+唐20=63
加上农民政权:
赤眉帝刘盆子1+大齐黄巢1+大顺李白成1=66
合计66位皇帝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从奴隶制秦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会达到颠峰状态的唐王朝,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建都1140年之久。
西安是我国也是世界的大占都,这已是获得广泛认同的不争的事实;但西安究竟是几朝古都,以及与之相关连的西安始都于何年,西安建都究竟历时多少年等,却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纷纭的问题。近年来,“十三朝说”得到较多学者的赞同,但不时仍有不同意见提出。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不影响对西安古都地位认定的无关宏旨的问题,但实际上不仅使有关政府部门在对外宣传介绍时常出现混乱现象,也妨碍对西安作为重要古都之历史的深入研究。所以还需要进行精深的研究,得出令大家信服的结论。
据学者们对述及西安地区历史上建都之王朝问题的论著进行搜检统汁,发现关于西安建都朝代数,已先后出现十朝说、十一朝说、十二朝说、十三朝说,直至二十一朝说等12种之多。实际上在上述诸说中,不少还有2 种、3 种甚至4 种见解。粗略统计,见诸报刊论著中关于西安建都朝代的说法,竟达20多种。当然,上述的诸朝说只是一种概称,究其实,内中既包括有统一时期的王朝,也包括有分裂时期的割据政权,还包括有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说:
(一)十朝说。最初的倡导者是历史学者武伯纶。他在1979年出版的与1984年再版的《西安历史述略》一书中,列出了在西安建都的10个朝代,即:
西周(前1134一前771 )
秦(前221 前207 )
西汉(前204 —24)
前赵(318 —329 )
前秦(351 —383 )
后秦(384 —417 )
西魏(535 —556 )
北周(557 —581 )
隋(581 —617 )
唐(618 —907 )
前后历时共1062年。
作者也认为“以上只是一个传统的说法,事实上并不完全正确,有的更不能反映历史的实际情况”_J1.上述十朝说的确不全面,尤其是一些朝代在西安建都的起讫年代,未作精审的考订,很不准确。但所列10个朝代却是曾在西安建都的最主要的王朝与政权。
(二)十四朝说。由统计学家、曾任西安市统计局副局长的王书勋于1992年在《对西安历史上建都朝代和时间的统计研究》一文中提出。即在前述十朝外,增加了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周(武周)等4 个朝代。在文中列有《西安建都朝代统计表》,对所确定的十四个朝代在西安建都的起止年代一一列明,得出在西安建都历时1158年的结论。
作者对建都朝代认定标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同时从专业统计工作角度对新认定的14朝在西安建都之起讫年代竭力进行准确的统计。但因所提出的一些建都朝代标准存在可商榷之处以及进行建都年代统计的一些根据,如前述之《西安历史述略》等并非权威性论著,因而也存在若干不确定的问题。
(三)十三朝说。由历史学家牛致功教授于1993年著文沦定。他在《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问题》0 一文中,在肯定了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个朝代在西安建都“是没有争议的”之后,论定王莽建立的新朝与东汉献帝被胁迫到长安以及西晋愍帝在长安称帝均应视为在长安建都,同时还阐述了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与武则天所建周不应视作在长安建都的理由。因而认为在西安建都的朝代是: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 、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因为所论依据比较充分,所以颇具影响。但在学术界,对该文所说“至于黄巢在长安建国称帝,李自成在西安建国称王,都是农民政权的问题,不必和封建王朝相提并论”却颇多批评,未得到广泛认同。
(四)十七朝说。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力主此说。
1990年,他在《中国古都概说》一文中将西安市定为我国惟一的一座历史上建都历时千年以上的古都。并将他认定的在西安建都的17个王朝与政权列述如下:
1.镐:西周都,268 年;
2.咸阳:秦都,145 年;
3.长安:西汉都,208 年;
4.长安:新莽都,15年;
5.长安:汉(刘玄)更始都,3 年;
6.长安:赤眉都,2 年;
7.长安:东汉献帝都,6 年;
8.长安:晋惠帝愍帝都,7 年;
9.长安:前赵都,10年;
10长安:前秦都,35年;
11. 常安:后秦都,32年;
12长安:西魏都,23年;
13. 长安:北周都,25年;
14长安:隋都,26年;
15. 长安:唐都,266 年;
16长安:齐(黄巢)都,4 年;
17长安:大顺(李白成)都,2 年。
上列17朝建都历时为1077年。
十七朝说较前述十三朝说增加了西汉末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与唐末大齐黄巢、明末大顺李白成等4 个政权。其中作者将汉更始帝刘玄所建政权称为“西汉之际称雄诸国”之一,而将后三者称为“农民及流民建立的政权”。此说虽于1991年初即已刊布,竟未为十三朝说及十四朝说之作者们所认同,这显然是彼此间学术观点不同所致。
综合分析上述几种以及其他一些有关西安地区建都朝代之见解,可以看出造成诸说杂出、意见不一的主要原因还在判定古都的标准有歧义以及对一些史实的认识不一致。前者集中在对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所建都城之认识上,后者反映在西晋之惠帝、愍帝及武则天所建周朝是否在长安建都等问题上。所以要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还是要从确立科学的古都定义人手,在此基础上,以史实为依据,来确定建都朝代问题。
关于古都的定义,已有一些学者作出了自己的阐述。但目前为我国古都学界多数学者所认同的定义则是:我国历代王朝与政权所建立的首都(包括一些地区性政权建立的都城)及陪都皆为古都,这一定义显然是较为宽泛的。也就是说,凡是被历史上某一王朝或政权的统治者作为统治中心的城邑,不论其时间的久暂,统治区域的广狭,是统一时期之王朝还是分裂时期之王国,是华夏族还是其他民族所建立的政权,是贵族豪强还是农民起义所建立的政权,是首都还是陪都,是已沦为废墟还是形成了新的城市,皆应视为古都。
按上述定义,则上述牛致功教授所确认的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西安地区建都当无问题。关于西晋惠帝与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不应认为是迁都,以及武则天所建周朝,是以东都洛阳为都,且易名神都,武周王朝的政治生命是与神都共始终,因而不当以长安为都,上述情况,牛致功教授在他的《关于西安建都的朝代》一文中皆有精辟论述,这里不再引述。因而此三朝应排除在曾于西安建都之朝代之外。
对于刘玄、刘盆子、黄巢、李自成等所建政权是否在西安建都事,按前述古都定义审视,不当以因是农民政权,“不必和封建王朝相提并论”一语即行否定,而应当予以考虑。
正史中对刘玄、刘盆子事迹记载最详的当推《后汉书》,该书曾为刘玄、刘盆子设传,排为列传第一,紧接在帝后纪之后。可见对二人十分推重。按其史实,二人均于新莽末年乘势而起,聚众起义,并被拥立为帝,先后攻入长安,封王拜相。
建年号,行政令,历时均分别达到2 年。因此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应视为在长安建过都。对于黄巢,旧唐书、新唐书俱有传。载明黄巢率起义军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 年)12月5 日攻占长安,13日在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为金统。后至金统四年(883 年)4 月10日始撤离长安。以长安为都施行政令长达3 年,故而大齐政权也当列入在西安地区建过都的一个政权。至于明末李自成,虽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冬十月攻占西安,十七年(1644年)正月称王于西安,定国号为大顺,年号永昌。但为时不长,即于当年二月东渡黄河,进入山西,三月十九日攻占京师,并在北京称帝。
由此可见,李白成只是将西安当作攻取京师的基地,并未将之定为都城。
综上所述,可判定西安地区在历史上曾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隋、唐等六个统一王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五个分裂时期的政权,东汉献帝与西晋愍帝等二个末代皇帝以及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大齐皇帝黄巢等三个农民起义政权建都,即合计有十六个王朝与政权在西安建都。因此可称西安是“十六朝古都”。
关于历代王朝与政权在西安建都合计历时多少年的问题,也有多种见解,短者有1062年的,长者有1220年的,介于二者之间的尚有1077年、1158年与1099年诸种。。
这显然是与各自认定的建都朝代与计算方法不同有关。现按前述确定的十六朝另行计算如下:
西周:都于丰镐,始于文王末年,止于幽王十一年。幽王十一年为公元前771 年,此为史所明载。至于文王都丰之年代,向有多种说法。2000年10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公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将公元前1046年定为武王克商的首选之年。这样据《史记。周本纪》,武王元年则为公元前1057年,文王死于公元前1058年,周人自岐下东徙,
于沣河西岸作丰邑就为公元前1059年。 此即为西安地区始都之年代,也是西安地区建城之起始年。若以此年为西周在西安地区建都之起始年,至公元前771 年周幽王身死国灭,西周在丰镐建都历时为289 年。
秦:都于栎阳,始于献公二年(前。383 年),止于孝公十二年(前350 年),历时34年;都于成阳,始于孝公十二年,止于子婴元年(前207 年),历时144年。合计178 年。
西汉:都于栎阳,始于高祖五年(前202 年),止于高祖七年(前200 年),历时3 年;都于长安,始于高祖七年,止于孺子婴居摄三年(8 年),历时208年。合计211 年。
新:都于常安,始于王莽始建国元年(9 年),止于地皇四年(23年),历时15年。
汉更始帝刘玄:都于长安,始于更始二年(24年),止于更始三年(25年),历时2 年。
赤眉帝刘盆子:都于长安,始于建世元年(25年),止于建世二年(26年),历时2 年。
东汉献帝:都于长安,始于初平元年(190 年),止于兴平二年(195 年),历时6 年。
西晋愍帝:都于长安,始于建兴元年(313 年),止于建兴四年(316 年),历时4 年。
前赵:都于长安,始于刘曜光初元年(318 年),止于光初十二年(329 年),历时12年。
前秦:都于长安,始于苻健皇始元年(351 年),止于苻丕太安元年(385年),历时35年。
后秦:都于常安,始于姚苌建初元年(386 年),止于姚泓永和二年(417年),历时32年。
西魏:都于长安,始于文帝大统元年(535 年),止于恭帝三年(556 年),历时22年。
北周:都于长安,始于闵帝元年(557 年),止于静帝大定元年(581 年),历时25年。
隋:都于大兴,始于文帝开皇元年(581 年),止于恭帝义宁二年(618 年),历时38年。
唐:都于长安。由于武则天建周朝,移都神都(今洛阳市)及黄巢大齐政权曾都于长安,故唐朝都于长安可分为前、中、末三个时期。前期始于高祖武德元年(618 年),止于睿宗文明元年(684 年),历时67年;中期始于中宗神龙元年(705 年),止于僖宗广明元年(880 年),历时176 年;末期始于僖宗中和三年(883 年),止于昭宗天佑元年(904 年),历时22年。前、中、末期合计265 年。
大齐帝黄巢:都于长安,始于金统元年(880 年),止于金统四年(883 年),历时4 年。
上列16个朝代与政权在西安地区建都,去掉7 个重叠年份,累计为1133年。简言之,西安是十六朝古都,建都历时长达33年。 -
2020-11-16 14:25 黄盛沛 客户经理
西安,一座闻名世界的古城,
承载了13个王朝5000年的文明史。
像一本:至今保存完好的线装书,
记录着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古老的历史景观
浸润培育出西安市民风格独特的文化生活。
即便在21世纪,
变化中的西安,依然缭绕着古韵古意,
连小资的红酒咖啡里,
也飘荡着唐诗宋词……
埙的声音,最能和西安的气氛相融。
场景之一:城墙和埙
西安是由古城墙围成的四方城,秦砖汉瓦叠砌的城墙承载着长安千年文化的厚重。西安人每天穿梭来往于城墙之间,宛若行走在幽深漫长时间隧道里。人们在现世生存中疲惫了,烦躁了,心胸狭窄鼠目寸光了,不要紧,赶快登临城墙吧,在城墙上望一望,走一走,仰天长叹一声,顿时有纵横古今、穿越时空的浩然大气,心中的小恩怨小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见了城墙,不由自主想到一连串独具中国特色的古乐器:笙、管、箫、笛等,事实上真正能吹奏出城墙以及西安这个城市灵魂声音的是一种叫做埙的古乐器。埙出土于西安半坡遗址,由黄土烧制而成,吹奏出的是土音,刚而浊。西安人普遍喜欢吹埙,尤喜欢夜晚登上城墙吹奏。一人在城墙上如影子如幽魂般吹埙,城墙下涌集了那么多人倾听,它是那样的深厚、神秘有极强的穿透力,以致使一些年幼少女惊恐而哭。埙的声音最能表达中华民族的性格,最能与西安这座城市的气氛相融。
场景之二:书院门的字画和北院门的牌匾
书院门牌楼。
西安人通常所说的书院门,指的是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这一条步行街。街是青石板铺成,街两旁都是些仿古建筑,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店铺:卖湖笔端砚的,卖名人字画的,卖古籍的,制印的……每家店铺都古色古香、老板袖着手坐在屋子里面,或捧一只紫砂壶,或手里旋转两颗翠玉保健球,眯着眼,决不吆喝。
西安人普遍钟情古文物,喜好字画,随便走进一个西安人家里,可能没有笔记本电脑大屏幕彩电,但必定有几枚古钱几片瓦当,几本邮票和古书,几幅于佑任或石鲁的字画。有人家装修房子或乔迁新居,一般会来书院门挑选一些当今名家字画或古代名人字画拓片装饰其中,许多普通市民家中,中堂上都悬挂“读书是福,开卷有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条幅。
中国各大城市,手写的风格各异的店铺牌匾西安最多,而最集中的地方要数绕过钟楼穿过鼓楼洞口北院门一条街,石板路两旁仿唐或明清风格店铺,卖民间手工艺品、传统日用杂货、各种地方风味小吃及名目繁多的老字号点缀其中。再不起眼的店铺的匾额或招牌都是古今名家手书。即使那些流动于街头巷尾的小吃担,如镜糕、笼笼肉、蜂蜜凉糕、麻酱米皮,担头上晃悠晃悠的小木板招牌上也常是颜真卿或董其昌的字。卖镜糕老头在鼓楼洞口避雨,怀里紧抱一只塑料袋,雨停了,老头小心翼翼打开塑料袋,露出写有“镜糕”两个大字的长方型小木板,竟是于佑任先生手书的,你一边买镜糕一边问起,老头就滔滔不绝讲起这字的来源,并分析字的运笔气势风格流派,连镜糕都忘记卖了。西安人不但有收藏古玩字画嗜好,也有沿门逐店研读招牌匾额的雅兴,读出喧嚣中的宁静,清新中的古意。
场景之三:易俗社和自乐班
秦腔自乐班,演员即观众,观众即演员。
从周秦汉唐一路走来的西安人什么都敢藐视,北京广州的摇滚乐队来演出,他们一般不怎么捧场,认为那是从秦腔中学来的,是秦腔的孙子。他们迷恋秦腔,并不全因它土生土长古音古意,而是秦腔石破天惊的撕扯吼叫最能表达他们灵魂的渴望震颤。这个城市地下埋皇陵地上长寺庙,阴气重于阳气,人们用秦腔惊天地泣鬼神的阳刚之气来平衡几千年郁积的阴森和鬼气,达到阴阳平衡刚柔并济。
有百年历史的剧院——易俗社,白天晚上连轴转上演传统折子戏经典名剧《三滴血》、《铡美案》、《屠夫与状元》……观者如潮场场爆满。台上名角表演得精湛绝伦炉火纯青,台下观众看得如火如荼如痴如醉。民众听戏看戏,自己清唱作乐更成了生活重要内容,于是自发组成无数民间自乐班,于炎阳酷暑天,凛冽西风中,在城墙根下、护城河边、公园林阴中、小巷门楼前,随处可见秦腔的即兴表演,观众即演员,演员即观众,且不分男女老少皆可进去吼上几声,居然个个有板有眼字正腔圆,水平不亚于易俗社专业演员。
场景之四:德福巷的咖啡红酒
和中国其它大城市一样,西安也有无数高楼大厦,无数酒吧茶室咖啡馆,高楼大厦大都集中在城西南角高新开发区,酒吧咖啡馆则一窝蜂开在名叫德福巷的一条小街里。
德福巷,酒吧咖啡馆云集。
和西安现存的众多地名如朱雀门、端覆门、化觉巷、四府街、竹笆市、洒金桥、后宰门一样,德福巷这个名字也起源于唐代,现在的建筑是在唐遗址上仿建的。外部建筑是古代的,里面装潢设备却是现代的西式的。来这里消费的大都是高新区有钱的金领白领和没有多少钱但有情调的小资和大学生。
小资也和别处不同
表面上看这里的情色男女和别的城市的没什么两样:衣鲜妆美,优雅的坐姿,不失体面的玩笑,小口小口地品着正宗的外国手磨咖啡,小茶匙慢悠悠搅着红酒里的冰块;圣诞树上花花绿绿的闪光塑料纸;成人玩具如意大利积木、英国拼图、台湾九连环……且慢,仔细看吧,你会看见玟瑰花的阴影下放一本唐诗宋词的线装版选本,情色男女优雅的白话文英文中不时夹杂一两句唐诗宋词:“举杯消愁愁更愁”呵、“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无力百花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出生在这样一个城市,唐诗宋词早在娘胎里就融入他们的血液,成为取之不尽的古典情怀和用之不竭的日常用语。从德福巷出来,这些金领白领小资们说不定会直奔老孙家羊肉泡馍馆、老樊家腊肉夹馍铺、贾三灌汤包子店、秦镇米皮摊,坐在油迹斑斑长条木凳上,于烟熏雾罩中淋漓痛快海吃一碗羊肉泡馍、一个腊肉夹馍、一笼灌汤包子、一大碟辣油调得红红的米皮,这一点又区别于其它城市,其它城市金领小资们刻意标签化模式化,穿什么吃什么用什么在哪里消费似乎都是固定的,不能有差池的,西安的金领白领小资们完全可大而化之,随意而为,因为他们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武则天的后裔,身上有着皇族的血脉呵。
穷人一朝富了,最怕别人看出他从前穷时的陋习,贵族怕什么?贵就贵在自己身上的平民意识和大众意识。
场景之五:贾平凹及其他
西安是一座阴气颇重的城市。在最具中国文化精髓的唐宋诗词中,是没有太阳这个意象的,惟月亮的阴晴圆缺贯穿其中,月光浸润着汉字,汉字谱写着阴柔诡谲的中国文化,所以中国文化也是阴性的。
这样的城市这样的文化浸润造就的文化人,要么是半人半仙,要么是半人半鬼,作家贾平凹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贾平凹的生活习性写作习惯与常人颇为不同,他通常昼伏夜出,写作前,喜欢登上夜晚的古城墙,充分吸纳城市上空浓郁诡谲的阴气。这还不够,他还要在他的书房四围摆满从古墓里出土的大小形状各异的土陶罐,每只陶罐大张阔口,倾吐千百年来养精蓄锐的阴气,置身于这浓郁深重的阴气里,他神奇般地灵感喷发、文思泉涌,下笔如有鬼,他的文字有着原汁原味的古音古意,他的语言有着月光般的空灵、飘忽和清凉;还有那么一点儿月光掠过古城墙的森森鬼气。他就是靠着这千年不散的诡谲阴气滋补浸润他的锦绣文章,也靠着这股阴气医治好了他严重的肝病。
把作家捧成明星
在中国,仿佛有个规律,只有演艺界娱乐圈里演电影的唱歌的演小品的才有可能被大众捧成明星,作家只能在文化或文学圈子里打转转,就连很有影响的王安忆、余秋雨、王蒙,出了这个圈子,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
可西安不一样,西安人向来不拿演电影的唱歌的演小品的当回事,生生把个写纯文学作品其貌不扬的贾平凹捧成个超级大明星,上自政府高官、企业老总,下至钉鞋的扫大街的卖钟楼小奶糕的,无人不晓贾平凹大名的,无人不读他的《商州三录》、《废都》、《白夜》、《土门》。把一个作家生生捧成明星,这事只有在西安才会发生。
西安还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奇人叫李红旗(笔名唐汉),在城外仓颉庙(中国汉文字发源地)附近租了间纸窗瓦屋,苦研数载,齐刷刷拿出十大本线装版著作《唐汉解字》,直接挑战许慎的《说文解字》和郭沫若的甲骨文。
在西安这个诡谲的斯文之地灵性之地,这样的奇人高人不计其数,饭馆里,夜市上,护城河边的垂钓中,一不小心就撞上一个熟读《周易》的,研究天象的,精通佛经道义的,拆字算命的,他们神态安详衣饰不鲜,混迹在芸芸众生中决不显山露水,但个个身怀绝技、博大精深。
不是叶子,不是枝干,是根。西安是中国文化这棵大树下面深得探不见底的根。在“落叶满长安”的秋天来西安吧!你会在宁静与肃杀中,更加刻骨铭心地感受到这根的博大与精深。 -
2020-11-16 14:22 龚岩琳 客户经理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城墙除了城门设防严密外,城墙四个拐角还修有角楼。作用是辅助城门,观察和防御四面外来之敌。整个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座马面(也叫墩楼)。每个马面宽20米,从城墙向外伸出12米,高低、结构和城墙相同。西安城共有马面98座,垛口 5984个,使城墙外侧成锯齿形。每个马面上原有可供驻守军队的卡房(也叫敌楼)3间。城墙和马面上有女儿墙,墙上有既能藏身又能8奈望、射击的凹口和方孔。因此,西安城墙对研究封建社会的城市建设,历史、军事和建筑艺术,都有着很高的价值。
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环城公园,从而使这座古建筑焕发了昔日风采,成为西安的一大旅游景观。
雄伟壮观的西安城墙已成为市区最吸引人的观光胜地之一。沿城墙外侧已建成"环城公园",成为城市居民晨练的最佳活动场所。 西安环城公园是全国唯一的环城公园,它的雄伟壮观和多姿多彩,为古城增添了无限风光,也让古城墙焕发了新的生机。
[编辑本段]西安城墙-建筑特点
西安城墙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游览西安古城墙,对形象具体地了解古代战争、城市建设及建筑艺术都很有意义。城门名称由来:西安城墙从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城门发生种种变化。细数这些城门的名称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丧衰。
西安城墙从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城门也发生着种种变化。细数这些城门的名称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丧衰。
下面,从南门开始顺时针方向介绍
南 门:这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582年)。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门中偏东的一座,叫安上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名永宁门。它也是现在西安城墙各门中复原得最完整的一座,只是原设计没有箭 楼。现在南来北往的车辆行人均从甫门东西两则另辟券洞内穿过,它本身已成为文物了。
朱雀门:朱雀门是唐长安皇城的正南门,门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公元589年, 隋王朝统一中国,隋文帝曾在朱雀门城楼检阅凯旋大军。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这座城门被封闭。1985年修复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包裹在明城墙内的朱雀门遗址。它果然如隋唐文人描写的那样宏伟华丽,城门柱础用大理石制成,青石制作的门坎上刻有线条优美神采飞扬的蔓草花纹,磨砖对缝的门洞隔墙厚实端正,残垣断壁处处流露出当年的华贵风采。现在的朱雀门位于遗址西侧,是1986年开通的。
勿幕门:勿幕门俗称小南门,开通于1939年,以此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井勿幕先生是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最早一批会员之一,陕西民主革命时期有重大影响的革命家,在1917年的护法运动中壮烈牺牲。
含光门:含光门是唐长安皇城南面的偏西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封闭了它的中门洞和西门洞,保留了东门洞,北宋以后全部封闭。1984年整修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含光门遗址,发现花岗石制作的柱础、刻花的门槛门道。现已决定把新建券洞城门置于遗址东侧,对遗址作框架结构保护,外包城砖,使外观与城墙一致,内部设置人工采光和空调系统,日后供游客参观。
西安城墙西 门:西安的西门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被保留下来。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
玉祥门:1926年,军阀刘镇华包围西安城达8个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冻饿战死4万多人,直到冯玉祥将军率国民联军击败刘镇华后,西安才得以解围。1928年开通的这座城门,为纪念冯将军由此率部入城的历史功绩,故取名玉祥门。
北 门:明代构筑城墙时建造的北门,正式名称为安远门。辛亥革命时,起义军进攻满城,这一带战争激烈,交战中北门城楼被焚毁。1983年整修城墙时,恢复了原来的箭楼。
尚德门:西安火车站西南侧的尚德门开通于1986年,因直对尚德路而得名。
中山门:1927年初,在冯玉祥将军倡议下开辟的中山门,以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得名.1927年5月1日,冯玉祥将军率军东征,就从中山门出城。中山门并列两个门洞,冯分别为它们取名“东征门”和“凯旋门”。出师之日,冯将军在城头向各界欢送群众讲话,说等北伐胜利,再打开凯旋门欢迎他。但后来时局变化,冯将军再未率师回西安。
东 门:东门在建造明城墙时构筑,正式名称叫长乐门。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由东门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长乐门”匾额,对身边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将士们一听此言,群情激愤。点火烧毁了这座城楼,直到清代又重新建造.“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将军曾在东门城楼上组建教导队和学兵队。这一旧址已被修复作为西安事变纪念地。
建国门:1986年开通的建国门,以直对建国路而得名。
和平门:与西安火车站、大雁塔处于同一南北轴线上的和平门开通于1953年。为了表达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取名和平门。
文昌门:碑林博物馆南侧的文昌门,开通于1986年。这里的城墙上建有魁星楼,是西安城墙上唯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魁星又名“奎星”、“奎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代传说是主宰文运兴衰的神,被人们尊称“文曲星”、“文昌星”。如果被他的朱笔点中,就能妙笔生花,连中三元,成为状元。所以,古代孔庙、学府里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楼。明清时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城墙旁边(今碑林博物馆),魁星楼也顺势建在城墙之上。魁星楼在1986年修复。游客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嗜酒如命,不修边幅,蓬头虬髯,步履踉跄,腰挂酒葫芦,一手捧斗,一手执笔,似乎半醒半醉的文昌星尊容。魁星楼下这座新辟的城门,自然也就被命名文昌门了。
[编辑本段]西安城墙-历史发展建设
朱雀门大唐在这里迎接取经归来的玄奘
唐初僧人玄奘发现诸多经著之说矛盾重重理论相互排斥莫知所从就决心赴印度取经。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他为了求得真经离开长安出凉州经玉门关沿丝绸之路独自向西而行。途中历尽艰险他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历时4年穿越数十国终于抵达天竺(今印度)那烂陀寺。在那里学习经著向高师求教。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返回长安他从古印度带回了657部梵文佛经。取经归来玄奘受到皇城百万臣民的盛大欢迎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迎接玄奘。迎接仪式在朱雀门举行。那时建筑宏伟壮观的朱雀门是皇城的正门也就是皇上出入的南门。此后玄奘法师便一心在大慈恩寺翻译经文设坛讲经弘传佛法。史载玄奘翻译经文共用时十九年。
长乐门、安远门、永宁门饱受战火洗礼
历经了朝代更迭饱受战火蹂躏古长安城的城门几经损毁和修复。明末李自成起义军由长乐门(今东门)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悬在城门上的“长乐门”匾额对身边将士说:“若让皇帝长乐百姓就要长苦了。”将士们一听此言群情激愤点火烧毁了长乐门城楼直到清代又重新建造。“西安事变”前张学良将军曾在长乐门城楼上组建教导队和学兵队。这一旧址已被修复作为西安事变纪念地。
辛亥革命
西安城墙公元1911年时期清兵龟缩城内抵抗新军的进攻。当时安远门(今北门)的城楼是满族人的弹药库里边驻守的清兵负隅顽抗新军集中火力轰击弹药库致使清兵受到致命打击全线溃败。至此统治西安人民265年的清政府被推翻了遗憾的是雄伟壮美的安远门城楼也在战火中被毁掉了。 -
2020-11-16 14:16 车巧怡 客户经理
史学家可以考证的西安建城时间应该是3500年左右,因为西周建立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距离现在是3200年,但是周武王在西安建都前西安已经是个城市是毫无疑问的,根据当时西安地区的发展,在向前推算300年左右,所以保守估计,西安的城市历史最少是3500年左右。中国第一。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 -
2020-11-16 14:13 黄相森 客户经理
西安古城介绍:
一块古老的土地,历史老人曾镌刻了无数的辉煌; 一座年轻的城市,时代之神正编织着美丽的梦想。
西安,一个充满神奇和活力的地方,走近它,你会为历史遗存的完美博大所震叹,又会为现代建设的勃勃生机所感喟!西安,古称长安,是当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笔下《马可·波罗游记》中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罗马哲人奥古斯都说过“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早在 100 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以西安的蓝田猿人为代表,揭开了人类文明的一页。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此建造了村落——半坡村,成为中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西安的建城史已有 3100 多年。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二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 1100 多年。中国意为中央之国,中国的中心之点或叫大地原点就在西安,难怪“秦中自古帝王州”!秦始皇在此建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阿房宫,在骊山建造了规模巨大、埋藏极为丰富的历史宝库秦始皇陵,在汉唐时期,西安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东有罗马,西有长安”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照。至今,西安与世界名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无愧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全省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54 处,其中陕西省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9 处,陵墓 8822 处,古遗址 5700 余处,文物点 2 万 1 千 1 百余个。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明代古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近年,汉阳陵的开发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市内有 6000 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及西安旅游区内的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黄帝陵;汉武帝刘彻之墓汉茂陵;唐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释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处法门寺等驰名中外的景点。自然景观峭拔险峻,独具特色,境内及附近有西岳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王顺山、骊山、楼观台、辋川溶洞等风景名胜区,更有周边的森林公园十余个。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辉映,构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韵风姿。
西安,古称长安,是当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笔下《马可·波罗游记》中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罗马哲人奥古斯都说过“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就像一部活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
早在1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以西安的蓝田猿人为代表,揭开了人类文明的一页。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此建造了村落——半坡村,成为中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西安的建城史已有3100多年。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二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中国意为中央之国,中国的中心之点或叫大地原点就在西安,难怪“秦中自古帝王州”!秦始皇在此建造了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阿房宫,在骊山建造了规模巨大、埋藏极为丰富的历史宝库秦始皇陵,在汉唐时期,西安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东有罗马,西有长安”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照。至今,西安与世界名城雅典、开罗、罗马齐名,同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准确时间:
早在1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以西安的蓝田猿人为代表,揭开了人类文明的一页。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此建造了村落——半坡村,成为中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西安的建城史已有3100多年。历史上周、秦、汉、唐等十二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100多年。 -
2020-11-16 14:10 龚小虎 客户经理
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
西安城墙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西安古城墙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为研究明代的历史、军事和建筑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封建社会的城市建设、历史、军事和建筑艺术,都有着很高的价值。
扩展资料
西安古城墙历史价值
1、西安城墙是一本无字的史书。
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现存的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年—1378年),是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因此这座明代城垣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长安城的前身给上千年的中国历史,提供了一个能够阅读、分析和体味的历史载体。
2、西安城墙是古老城市的醒目标志。
城市和人一样,都必须有自己的鲜明个性,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西安,其鲜明的城市个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城市建筑来体现。历尽艰难保存了完整的明城墙,成为古老西安的醒目标志。
3、西安城墙的存废之争是考量现代文明水平的试金石。
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西安城墙存废之争,其实是在展示着持不同主张的两类人的不同境界和不同修养。如今的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 ,应对为保存西安城墙的有识之士们致以崇高敬意。当面对西安城墙存废之争这块考量现代文明水平试金石的时候,他们显示出了自己的闪光成色。
4、西安城墙是凝聚市民城市记忆的具象物。
西安城墙历经二虎守长安时的惨烈搏杀,抗日战争时期日寇飞机的轰炸,大跃进时期城墙满目疮痍的惨景,上个世纪80年代市民义务劳动整修城墙的场面,以及如今的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全国汉服婚礼,号称“天下第一礼”的《醉长安——大唐迎宾盛礼》这些城市记忆同物质文化遗产的城墙紧紧地粘合在一起,成为富有历史价值的人文财富。
参考资料来源: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这些问答能否帮助您?
相关百科精选
瑞士再保险... 瑞士再保险公司北京代表处,主...
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时应注意的... 商业医疗保险包括费用报销型及补贴型两种,如果投保的是费用报销型医疗保险,这类保险赔付根据被保险人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的给付标准计算给付数额,给付金额不能超过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金额;如果投保的是补贴型保险,这类保险属于定额给付型,与实际医疗费用无关,理赔时无须提供发票原件,保险公司按照合同规定的补贴标准,对被保险人进行赔付。无论在治疗中花多少钱,得什么病,赔付标准不变。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