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摊余成本为什么等于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

麻烦通俗一点的讲解吧
龚安静 来自: 网页 2020-08-19 16:34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0-08-19 16:49最佳答案

举个例子
2013年1月1日,以105元的代价,买入面值100元票面利率10%的三年期债券,每年付息,到期还本。算出来,实际利率= 8.0578%
第一年,期初摊余成本= 105.00
这一年应该确认的实际利息收入= 105*8.0578%= 8.46
可是这一年实际会收到的现金流入=10.00
注意,这10块钱里,只有8.46是利息,那么剩下的一定是本金部分了
那么 现金流入 超过实际利息收入的部分 =10.00-8.46=1.54
这就相当于105块钱本金里,有1.54提前收到了,剩下的105-1.54= 103.46 就是期末摊余成本
第二年,期初摊余成本=103.46
实际利息收入= 103.46*8.0578%= 8.34
现金流入=10.00
现金流入超过实际利息收入=10.00-8.34= 1.66
所以,这一年剩余本金=103.46-1.66 = 101.80 第二年期末摊余成本就又算出来了
第三年,期初摊余成本=101.80
实际利息收入= 101.80*8.0578%= 8.20
现金流入=110.00 (还本100,付息10)
现金流入超过实际利息收入=110.00-8.20=101.80
这个数字就是上一年底的剩余本金,所以就还清了
然后,算总帐
累计收到现金流入=10+10+110=130
累计”实际利息收入“ =8.46+8.34+8.20= 25.00
累计本金收回=130-25.00=105 这个就是最初的本金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0-08-19 16:58 赵风莲 客户经理

    按照你所描述的,我的理解资产摊余成本与摊余成本余额差别主要是是否考虑了减值因素,如果考虑了减值因素即为摊余成本,如果不考虑减值因素仅考虑已收回的本金即为摊余成本余额。
  • 2020-08-19 16:55 管火金 客户经理

    要理解这些问题先得理解什么是溢价,什么是折价,溢价购入金融资产的溢价实际上就是投资方为了以后多收利息而多付出的资金,折价购入金融资产的折价就是投资方预先取得的以后少取得利息的补偿,举个例子,一项投资面值是100,回报率是6%(票面利率),这时候市场的回报率是5%(实际利率),那么大家肯定都会来买这个6%的,那么势必它的价格也跟着上去了,投资者肯定要花大于100元的成本买入,比如110元买入,那么它每年的应收利息是6,投资收益是110×5%=5.5,利息调整摊销额是6-5.5=0.5,所以算投资收益是不能用票面的金额、票面利率算的,要用实际的金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算
  • 2020-08-19 16:52 齐景宪 客户经理

    这里现金流入指的是,实际收到的现金,包括实际收到的利息和本金。
    你的公式里的实际利息应该改成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本期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它与现金流入的差额为本期应分摊的“利息调整”金额。
    这个公式应该是有关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的内容,期初的“利息调整”金额按照实际利率在以后各期分摊。你可以参照新准则相关内容处理,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给我发消息。
  • 2020-08-19 16:46 齐智国 客户经理

    至于为什么要做摊余成本,我觉得是因为权责发生制与现金收付制之间的差异引起的,自己体会体会。
  • 2020-08-19 16:43 符耀精 客户经理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应计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比如你花900元买了面值1000元的债券,3年期,那你第一年的摊余成本是900,你最后的目标是3年后摊余成本是1000。
    你若花1100元买了面值1000元的债券,其他条件不变,那你3年后就应该从1100摊销成1000,反正最后的目标是让和摊销成和面值相等。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如果是900买1000面值的,那你第一年末的摊余成本=900+900×实际利率-1000×票面利率-减值
    如果是1100买1000面值的,那你第一年末的摊余成本=1100+1100×实际利率-1000×票面利率-减值
  • 2020-08-19 16:40 管爱国 客户经理

    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摊余成本、实际利息、现金流入,这三项都有一个对应意义。请注意我下面的用词。
    摊余成本对应剩余本金余额;
    实际利息对应本期利息;
    现金流入(流出)对应本期本金和利息;

    好了,我们都知道,本期利息=剩余本金余额*期利率 (期利率就是实际利率)
    现金流入一般是已知的,那么,“本期利息”(实际利息)-“本期本金和利息”(现金流入)=-本期本金。对吗?
    那么,期末的剩余本金余额(期末摊余成本)=期初的剩余本金余额(期初摊余成本)-本期本金=期初的剩余本金余额(期初摊余成本)+“本期利息”(实际利息)-“本期本金和利息”(现金流入)。
  • 2020-08-19 16:37 龚少红 客户经理

    这是典型的利滚利算法。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金)-〔现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已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这里可以将期初摊余成本理解为本金,而每期的现金流入可以理解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两部分,其中“现金流入-实际利息”可以理解为本期收回的本金

相关百科精选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