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知道了你的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会造成什...

他人知道了你的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会造成什么后果,现在很多搞诈骗的。
齐智娟 来自: 移动端 2020-08-19 14:10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0-08-19 14:28最佳答案

1、别人知道你的银行卡号和姓名不会有风险。如果别人知道你的银行卡卡号,姓名,再知道绑定手机号码或者知道你的银行卡的安全码,你的银行卡就有很大风险。


2、信用卡后安全码,借记卡正面的三位安全码一定要保管好,不要泄漏。


3、别人知道了卡号或其它信息后,可以变更交易密码或更换银行卡以保证卡内资金的安全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0-08-19 14:34 符耀精 客户经理

    姓名跟电话号码属于可开放级
    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属于隐秘级别,目前没有可通过姓名和手机号获取到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例如卡是中移,你是用身份证来办的,在中移的后台,你的身份证号其中几位也会被*符号代替。再说银行卡,更不可能,只能通过银行去看,当然这只是说说而已啦,根本不可行,所以请放心
  • 2020-08-19 14:31 梅金莉 客户经理

    额,根据我的判断,肯定是骗子,要你的身份证号码跟姓名还有银行卡号,我给你假设一下喔,用你的身份证号码跟姓名可以去办一张假的身份证,用假的身份证可以去申领银行贷款。至于你的银行卡号,可以发短信给你的朋友这些,骗钱咯。满意记得采纳我,相信我,那肯定是骗子!
  • 2020-08-19 14:25 樊成钢 客户经理

    只是卡号身份证号和姓名泄露,银行卡还是安全的,为了银行卡安全,最好采取以下方案:
    1、开通短信提醒,这个可以第一时间看到自己卡上的资金进出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可以第一时间处理,一般都要1-3元一个月;
    2、警惕钓鱼网站,网购只选择淘宝、京东等大型购物网站;
    3、刷卡消费尽量选择正规商场,现在很多市场或小商店都可以刷卡,尽量别在这些地方刷卡,否则遇到别有用心的人,偷偷藏个东西在刷卡机上,再用摄像头录制密码,就可以复制银行卡了;
    4、atm机取钱的时候检查是否有异常,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会在插卡口装个读卡器读取插入银行卡信息,在用微型摄像头录制密码,然后复制银行卡取钱。
  • 2020-08-19 14:22 符翩翩 客户经理

    正常情况下,还是无法盗取的,除非你的银行卡号和密码同时被他人知道,那么再克隆一张银行卡是没没有问题的,所以在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时一定要注意。
  • 2020-08-19 14:19 龚家跃 客户经理

    他人知道身份证号和卡号,对自己的银行卡没什么损失,但是对个人有风险。

    银行卡的关键在于密码泄露,信息泄露主要风险是容易被克隆。但仅知道卡号,不知道密码是无法复制卡信息的。如果卡密码设置不是很简单,犯罪人不可能轻易破译密码。所以密码一定要设置相对复杂,而且一定不能示人。去银行办理业务必须持原件的而且必要的还需要本人办理。

    盗用、骗用、调包等都必须将卡拿走,并知晓密码,根据情况,目前不存在这种风险。

    对于正规的银行和贷款机构,贷款的资料准备和操作程序,越来越严格和完备。在申请阶段,不仅要提供资金用途和大致流向,还要提供个人的身份、收入等详尽信息,个人贷款只能质押贷款和信用贷款,需要质押一定价值的实物、证券等。

    在通过审批后,办理贷款手续时,则需要贷款者本人亲自到银行,完成贷款资料,签名,并需本人在银行内有监控的区域拍照留证。因此身份证和银行卡泄露,对自己的银行卡账户安全早横的隐患不大。

    而对于一些非法违规机构,社会上确实有一些公司可以提供贷款,有不规范操作,他们的前期贷款手续可能非常简单,只需要贷款人通过网络传送身份资料即可,给资料所有人带来麻烦,所以还是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份信息,不要轻易透露给别人。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放给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号段,每个行的号段都不相同。一旦银行卡指定归属,录入客户的基本信息、金额、交易状况,会及时传至央行,防范洗钱、统计等很多信息会汇总至央行数据库,方便统一的金融管理的一种媒介。

    银行卡卡号是指各个银行发行的硬卡上的编号代码,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业务号段有统一的规定。卡号的前6位数字代表发卡行标识代码,也叫BIN号,不同的BIN号代表了不同的银行卡组织和卡片级别。

    银行卡除了有记录客户信息、资金流转信息,其他没有什么用处。磁性,和手机在一起易消磁。

    银行每设置一个自助设备,都必须经过银监部门和公安部门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设立,并不是银行想设置就能做的。换言之,银行所有的安全防控都是公安部门认可的。

    虽然当前银行ATM机的监控设备是无死角的,能够保证为警方提供足够清晰的犯罪分子作案记录,但难以做到在犯罪分子作案时就报警。“ATM机可以实现在受到外力撞击时直接报警,但无法自动识别究竟是一般客户在进行业务操作,还是犯罪分子在作案。

    对ATM机的安全检查一直以来都是银行工作的重点,各家银行从选址开始,需要多次到现场调研机具布放点位的物业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有真实的现金需求,是否有良好的安防条件等。

    银行卡盗刷案件发生,犯罪分子肯定是侵权的一方,但银行也有一定的责任。银行具有维护和检查ATM机运行良好的责任,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以排除隐患。虽然银行的检查不能完全避免犯罪行为的发生,但如果设备安装之后一直不去检查,则表明银行并没有尽到完整的安全保障义务。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 2020-08-19 14:16 连伟智 客户经理

    危害

    一.垃圾短信源源不断:这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事,无怪乎央视连续两个在3.15晚会上将垃圾短信进行曝光。最新听说的是,利用小区短信,可以基站作为发送中心,向基站覆盖区域内的移动用户发送短信,这一发短信系统每十分钟可以发送1.5万条。

    二.骚扰电话接二连三:本来只有朋友、同学或亲戚知道的电话,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有推销保险的,有推销装修的,有推销婴儿用品的。你不找他们,他们就自动找上门。你可能还在纳闷他们怎么知道你的电话之时,孰不知你的信息早被卖过多少回了。

    三.垃圾邮件铺天盖地:个人信息被泄露后,你的电子邮箱可以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也是以推销为主,而且还是些乱七八糟且没有创意的广告。所以许多用户每天打开邮箱的第一件事就是删除垃圾邮件,多羡慕国外对垃圾邮件的重判,一封就罚一百多美元。

    四.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通过买来你的个人信息,办个你的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的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的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然后银行可能直接将欠费的催款单寄给了身份证的主人,你说可恶不可恶,别人冒你的名花的钱,还要你来还上。

    五.案件事故从天而降: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办个什么身份,干些坏事,如果犯了什么案或发生什么事故,公安机关或交通管理部门可能会依据身份信息找到你的头上,你可能还觉得这是哪跟哪啊?可是,这些案件事故的烦心事就来了,就算查清楚也会把你搞得精疲力竭。

    六.不法人员前来诈骗:最可恶的是不法人员到你的门头上来诈骗你。因为他们知道了你的个人信息,编出来些耸人听闻的消息,甚至对你的哪个朋友、同学或亲戚知根知底,还能报出姓名与单位,在你心神不宁之时,可以做出错误判断,在慌乱中上了骗子的当。

    七.冒充公安要求转帐:这就是胆大妄为的不法分子,敢于冒充公安局的名义,报出你的个人信息,然后说最近经常发生诈骗案件,提醒你某个帐户不安全,要你转帐,还告诉你一个公安的咨询电话,你一打那个电话还会得到确认,然后你信以为真,转帐了。虽然上当人不多,但时有耳闻。

    八.坑蒙拐骗乘虚而入:因为知道了你的个人信息,那些躲在暗处的人会费心心机地想法子坑你、蒙你、拐你、骗你。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落入坏人的圈套。因为,他们可能会冒充你的朋友、你的亲戚或你的同学,甚至以假乱真,有时的确得非常小心。

    九.帐户钱款不翼而飞:有些人不敢在网上消费的最大障碍就是怕信息被泄露;还有些不法分子办一张的你的身份证,然后挂失你的银行帐户或信用卡帐户,然后重新补办你的卡,再设置个密码,如果你长时间不用卡,里面的钱款说不定已经不翼而飞了。

    十.个人名誉无端受损: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出的任何事都牵连上你了。本来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别人冒用你的名义所干的一切坏事都归到你的名下了,那怕最后费心周折得个清白,但再怎么说你的个人名誉还是受到了破坏,至少不会提高你的声誉。

    扩展资料:

    一、法律法规

    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正式施行。

    《网络安全法》规定,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痛点,《网络安全法》在信息收集使用、网络运营者应尽的保护义务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比如,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是经过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且不能复原的除外。针对取证难、追责难的困局,《网络安全法》还明确了网络信息安全的责任主体,确立了“谁收集,谁负责”的基本原则。

    2017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

    二、维权途经

    1、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遭遇信息泄漏的个人有权立即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有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2、个人还可向公安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工商部门、消协、行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进行投诉举报。“国家网信办所属的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将专职接受和处置社会公众对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杨春燕说。

    3、消费者还可依据《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通过法律手段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要求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信息泄露

  • 2020-08-19 14:13 连书纳 客户经理

    如果只是知道了身份证号码、姓名以及银行卡号是做不了什么的,打比方身边的朋友很容易就能了解到我们的身份证号码以及银行卡号码,如果只是了解了这几种数据便能做坏事的话,那我们的数据则会存在很多隐患。

    不过为了银行卡安全,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开通短信提醒,这个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卡上的资金进出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可以第一时间处理;

    2、警惕钓鱼网站,网购只选择淘宝、京东等大型购物网站;

    3、刷卡消费尽量选择正规商场,现在很多市场或小商店都可以刷卡,尽量别在这些地方刷卡,避免遇到别有用心的人。

    扩展资料

    避免身份证被盗用的方法

    1、不轻易外借

    身份证在处理各种事务的时候代表的是你本人或者本人的授权,其重要性上文已经进行了说明。这么重要的资料是不能随随便便的借给别人使用的。

    2、及时销毁复印件

    身份证复印件具有相当的法律效力,使用完之后不要随手丢弃,避免被居心叵测的人拿去干违法的事情。

    3、注明用途

    在办理事务的时候提供身份证复印件要有添加用途说明的常识,并且注意以下内容:

    (1)添加文字部分要与身份证复印件上文字有部分重合之处;

    (2)备注不要盖住身份证号码、名字等重要信息;

    (3)注明的用途越详细越好;

    (4)备注部分最好用黑子签字笔书写;

    (5)备注书写完毕之后再每一行后面划上横线,避免添加文字;

    (6)备注上“仅用于某某用途,不做任何其他方式使用”之类的字眼。

相关百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