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事业单位2010年度事业收入为1000万...
A.225B.275C.375D.400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19-08-04 09:05最佳答案
事业单位年末收支结转程序:1、年终,应将“事业收入”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借:事业收入 贷:事业结余 2、年终,应将“经营收入”贷方余额全部转入“经营结余”科目: 借:经营收入 贷:经营结余3、年终,应将附属单位缴款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借:附属单位缴款, 贷:事业结余 4、年终,应将其他收入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其他收入, 贷:事业结余 5、年终,将拨出经费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事业结余, 贷:拨出经费 6、年终,将本期的“经营支出”、“销售税金”转入“经营结余”帐户: 借:经营结余, 贷:经营支出、销售税金7、年终,将上缴上级支出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帐户: 借:事业结余, 贷:上缴上级支出 8、年终将对附属单位补助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帐户:借:事业结余, 贷:对附属单位补助9、年终,将结转自筹基建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帐户:借:事业结余, 贷:结转自筹基建 10、经营结余贷方余额为实现的经营盈利,借方余额为经营亏损; (1)若盈利: 借:经营结余 贷:结余分配(2)若亏损: 借:结余分配 贷:经营结余11、结转事业结余差额:(1)若为盈余: 借:事业结余 贷:结余分配(2)若为超支: 借:结余分配 贷:事业结余
其他回答(共6条)
-
2019-08-04 09:11 赵颐轩 客户经理
某单位收到财政授权支付额度50万元。
行政单位:借:零余账户额用款额度 500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 500000
事业单位:借:零余账户额用款额度 5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500000
2、某单位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支付当月水电费1.2万元。
行政单位:借:经费支出 12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000
事业单位:借:事业支出 12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2000
3、某单位通过财政授权支付方式购买打印机一台1万元。
行政单位: 借:经费支出 1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0000 同时,借:固定资产10000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10000
事业单位:借:事业支出 1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10000 同时,借:固定资产1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0000
4、某单位通过财政直接支付方式购买电脑十台12万元。要求扣除5%的保证金。
行政单位:借:经费支出 120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 120000 同时,固定资产 120000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20000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应付账款 6000
事业单位:借:事业支出 12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120000 同时,固定资产 120000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120000 借:银行存款 6000 贷:应付账款 6000
5、某单位通过财政统发工资30万元。
行政单位:借:经费支出 300000 贷:财政拨款收入 300000
事业单位:借:事业支出 300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300000
6、某单位全年发生财政拨款收入200万元(其中项目支出120万元,基本支出80万元),其他资金收入50万元(其中项目支出35万元,基本支出15万元),财政拨款支出160万元,其他资金支出30万元,年底只有项目支出有结余,基本支出全部完成,要求进行年终账务处理。
行政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40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00000
事业单位: 借:财政应返还额度 400000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400000 -
2019-08-04 09:08 米增强 客户经理
行政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不同在于:
一、所用会计科目不同
在处理同一业务时,事业和企业单位所做的会计分录形式相同,借贷方向相同,但因不同制度所规定的会计科目名称不同而将有关内容分别记入不同的账户。如借款的核算,在借入时,企业按期限长短分别记入“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科目,而事业单位则不分长期或短期借款,一概记入“借入款项”科目。
二、因单位性质不同存在账务处理差异
1、因是否从事产品生产而导致的差异。这类差异应分两种情况,一是要区别从事产品生产的事业单位和不从事产品生产的事业单位在账务处理上存在差别,要区别对待。二是同样从事产品生产,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在账务处理上仍有差异。以材料采购业务为例。企业的做法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前者在购入时采用不含税进价,以区分进项税额;后者则采用含税进价。会计分录为:
(1)一般纳税人企业:
借:材料采购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小规模纳税人企业:
借:材料采购贷:银行存款事业单位在该项业务上的会计处理不仅要区分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还要针对自用或非自用作不同的处理。除一般纳税人事业单位购入非自用材料采用不含税进价核算以外,其余情况即:一般纳税人购入自用材料、小规模纳税人购入自用材料和非自用材料均采用含税进价核算。会计分录为:
(1)一般纳税人事业单位购入非自用材料:
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其余情况;
借:材料
贷:银行存款
2、因是否实行内部成本核算而导致的差异。众所周知,企业每期都必须对产品成本进行核算,并和当期的收入相配比,以最终确定经营利润。而事业单位则分以下情形: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在发生领用材料等支出时,记入“成本费用”账户,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在发生同类支出时,则记入“事业支出”等账户。同时,以此为开端,还会发生一系列的结转,该结转过程图示如下:
企业:
“材料”→“生产成本”→“产成品”→“产品销售成本”→“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事业:
1.(实行成本核算的)“材料”→“成本费用”→“产成品”→[“经营支出”→“经营结余”、“事业支出”→“事业结余”]→“结余分配――未分配结余”
2.(不实行成本核算的)“材料”一“事业支出”一“事业结余”→“结余分配――未分配结余”
3.因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可分性而导致的差异。由于事业单位的活动根据其是否属于专业业务活动或辅助活动可划分为事业活动和经营活动两种。相应地,事业单位有关业务活动的收入和支出也包含了事业收入、事业支出、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等。这部分内容的核算,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一大区别。以支出的核算为例,如支付行政部门办公用品费用,企业的做法为: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而事业单位则作为专业业务活动支出:
借:事业支出
贷:银行存款
又如:结转已销产品成本,企业的做法为:
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产成品
而事业单位则作为专业业务活动之外的支出处理:
借:经营支出
贷:产成品
三、和企业单位相比,事业单位在同一业务的处理上,增加了核算步骤这类差异一般多出现于有关基金的核算。以购入短期有价证券为例:
企业的做法:
借:短期投资
贷:银行存款
事业单位的做法:
借:对外投资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同为有价证券购入业务,企业只需用增加短期投资,减少银行存款一笔会计分录就可以表示清楚,而事业单位则因为对外投资引起事业基金内部结构发生增减变化,必须通过两步分录予以反映。又如:购买固定资产
企业的做法: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事业单位的做法:
借:事业支出等科目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固定资产 贷:固定基金
同一笔业务,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相比,既要反映支出的增加,又要反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时增加。因此,其账务处理相对复杂一些。
总体比较事业单位会计按照收付实现制记帐核算较为简单,企业会计人员熟悉一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就可以做事业单位会计,如果工作上有时间,两者是可以兼职的。 参考的行政单位的会计分录: -
2019-08-04 09:02 赵颖辉 客户经理
收入支出表编制说明
(一)本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支出和结转结余情况,以及年末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分配情况。
(二)本表“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制年度收入支出表时,应当将本栏改为“上年数”栏,反映上年度各项目的实际发生数;如果本年度收入支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年度不一致,应对上年度收入支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年度收入支出表的“上年数”栏。
本表“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编制年度收入支出表时,应当将本栏改为“本年数”。
(三)本表“本月数”栏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1.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1)“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财政补助收入与财政补助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财政补助收入”项目金额减去“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
(2)“财政补助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本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3)“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使用财政补助发生的各项事业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或者根据“事业支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支出)”、“事业支出--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填列。
2.本期事业结转结余
(4)“本期事业结转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除财政补助收支、经营收支以外的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事业类收入”项目金额减去“事业类支出”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5)“事业类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的合计数。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事业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上级补助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上级补助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其他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捐赠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接受现金、存货捐赠取得的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收入”科目所属相关明细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6)“事业类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事业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的合计数。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事业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其他支出”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事业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补助以外的资金发生的各项事业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事业支出--其他资金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填列,或者根据“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其他资金支出)”、“事业支出--项目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其他资金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填列。
“上缴上级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上缴上级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其他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除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以外的其他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3.本期经营结余
(7)“本期经营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经营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经营收入”项目金额减去“经
营支出”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8)“经营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经营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9)“经营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经营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4.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经营结余
(10)“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度实现的经营结余扣除本年初未弥补经营亏损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经营结余”科目年末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前的余额填列;如该年末余额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5.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11)“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除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之外的结转结余金额。如本表中“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为正数,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本期事业结转结余”、“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如本表中“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为负数,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本期事业结转结余”项目金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12)“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除财政补助收支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减去各专项资金支出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本年贷方发生额中专项资金收入
转入金额合计数减去本年借方发生额中专项资金支出转入金额合计数后的余额填列。
6.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
(13)“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除财政补助之外的其他结余金额。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金额减去“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金额后的金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14)“应缴企业所得税”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照税法规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15)“提取专用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按规定提取的专用基金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7.转入事业基金
(16)“转入事业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按规定转入事业基金的非财政补助结余资金。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项目金额减去“应缴企业所得税”、“提取专用基金”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上述(10)至(16)项目,只有在编制年度收入支出表时才填列;编制月度收入支出表时,可以不设置此7个项目。 -
2019-08-04 08:59 连书纳 客户经理
1借:拨入专款30000贷:专款支出300002借:事业支出12万借:经营支出6万元贷:专用基金-修购18万元3借:事业收入5000 000元,上级补助收入300 000元贷;事业结余5300000;借:事业结余6200000贷:事业支出6000 000元,拨出经费200 000 -
2019-08-04 08:56 齐景宪 客户经理
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等。按规定应上缴财政预算的资金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
2019-08-04 08:53 黄益汉 客户经理
这个是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的问题。
上级部门(财政)为事业单位无偿拨入的款项,叫做事业收入。与事业收入对应的支出就是事业支出。
事业单位通过自主经营赚取的收入,叫做经营收入或者业务收入。为自主经营所支付的成本费用就是经营支出。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这些问答能否帮助您?
相关百科精选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