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提高定期存款利...

A不变B增大C减小D不确定另外期望各位老师,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下货币创造乘数的概念谢谢不胜感激
连保健 来自: 网页 2018-09-30 18:09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18-09-30 18:12最佳答案

B增大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存款准备金率等),提高定期存款利率,增加存款量,减少居民现金持有,减少通货/存款比例,货币创造能力增强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即乘数效应。
决定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
通货-存款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这一比率的高低反映了居民和企业等部门的持币行为。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表明居民和企业等部门持有的现金越多,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就越弱;反之亦然。
准备-存款比率:是指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占全部存款的比重,大小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行为。准备—存款比率越高,意味着更多的货币没有参加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货币乘数就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

其他回答(共7条)

  • 2018-09-30 18:33 连佩忠 客户经理

    1、货币创造乘数为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是有条件的。
    第一,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
    第二,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
    2、货币创造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 货币创造乘数指货币供给量(M:通货与活期存款总额)对基础货币(H: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变动的比率。
  • 2018-09-30 18:30 黄益汉 客户经理

    这是倒推上去的。
    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乘数=货币供给/基础货币
    经济学里讨论的货币供给指的是M1
    M1=流通中的货币(通货)+银行活期存款
    定期比重高了,那么M1就减小了,货币供给就小了。
    货币乘数=货币供给/基础货币,在基础货币不变的条件下,乘数变小。
  • 2018-09-30 18:27 齐新潮 客户经理

    一、货币供应、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一)货币供应
    1. 货币供应量的内涵和外延
    根据传统的定义,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在现代的意义上,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国家某一时点上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货币和执行货币职能的金融资产的总和。从统计上看,货币供应量包括中央银行的现金发行和金融机构的负债项目。现金具有绝对的流动性,金融机构的负债项目的流动性较低。
    货币层次的划分:世界各国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以便中央银行控制有所侧重,具体为:
    M0=现金(通货)
    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包括定期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M4=M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
    M5=M4+政府短期债券和储蓄券
    M6=M5+短期商业票据
    其中,对M1到M3的监测和调节被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所采用,比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最看重M2,英格兰银行则注意M3,而日本银行强调的是M2+CDs。
    2.决定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主体:传统和现代货币理论有的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有的认为是内生变量。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承认,货币供应量并不仅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意愿和决策,也取决于作为货币需求者的大量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决策,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创造出来。因为,第一,现代的现金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个别国家由财政部发行)。第二,商业银行本身具有存款货币的创造能力;第三,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能力受中央银行决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限制;第四,中央银行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
    (二)基础货币
    1. 基础货币的定义
    指流通中的现金加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表现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是货币性负债总额。根据复式记账原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对应的是,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对外资产净额+政府债权资产净额+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其他金融资产净额。
    中央银行资产总额增减带动基础货币量增减:在中央银行的资产中,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基础货币量的变化则取决于各项资产增减变动相互抵消后的净值。基础货币是社会各金融机构创造信用的基础,因为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变动制约着银行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动;中央银行可以借创造基础货币的多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2.影响基础货币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性负债,并对应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资产。中央银行对外资产和负债。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资产和负债。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其他因素。其他资产与基础货币量反方向变动。
    中央银行对这些因素的控制能力:对外资产负债取决于经济中各部门对外的经济活动,如商品的进出口、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等。财政的收支活动与国家预算及财政政策的执行紧密相关,对于这两个因素,中央银行只能借其他的政策措施间接控制。中央银行能够直接决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增减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
    (三)货币乘数
    1.货币乘数的定义
    指中央银行投放或收回一单位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即 m =ΔMs/ΔB 其中, m表示货币乘数,ΔMs表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值,ΔB 表示基础货币的变化值。
    货币乘数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即使在短期内也是经常发生变化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和控制影响这些被观察和预测到的因素。
    2. 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
    包括 通货比率或现金比率c、定期存款比率t、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rt以及超额准备金比率re,其中,现金比率c的变化对货币乘数有两方面的影响。定期存款比率t、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rt以及超额准备金比率re上升,则导致货币乘数变小,反之则反是。
    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的因素:现金比率c要受收入水平的高低,用现金购买或用支票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多少,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地下经济规模的大小,社会的支付习惯,银行业即信用工具的发达程度、社会及政治的稳定性、利率水平等。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受公众的资产偏好,银行的存款利率高低,以及公众通货膨胀预期。超额准备要受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即生息资产收益率的高低,借入准备金的成本,主要是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高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法定准备金率为中央银行决定。所以货币乘数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财政、企业以及个人共同作用的结果。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同方向正比例的变动关系。只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财政、企业、个人等的经济行为较为稳定时,货币乘数值的变动幅度和变动趋势才能保持相对稳定。
    二、货币政策标的
    (一)货币政策标的含义
    所谓货币政策的标的,即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实施中为考察货币政策的作用,在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最终目标之间设立的一些过渡性指标。这些过渡性指标的预期实现值,一般被称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二)货币政策标的选择及其原则
    货币政策标的的选择是制定货币政策的关键性步骤。适宜的货币政策标的,一般要符合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和适应性五个原则。
    (三)可选择的货币政策标的
    1.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稳定币值之间的较高相关性:基础货币数量变动会直接改变借款主体的金融资产总量及其结构,致使货币供给总量发生波动,从而影响市场利率、企业部门和家庭部门的预期及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对比关系,拉动物价水平上升或抑制物价水平下降,从而把物价水平稳定在货币政策目标的均衡值域以内。
    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作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基础货币的发行要受资产负债表上各科目变动的影响,如资产方的中央银行对财政和商业银行贷款,以及黄金外汇占款;负债方的中央财政金库存、邮政储蓄存款等项目。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再贷款和再贴现影响对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中央银行未必能完全控制财政借款,因为财政的先支后收、支大于收透支方式,迫使中央银行被动地增加货币发行,但可以预测财政借款的变动趋势。所以,人们一般认为,基础货币是较好的货币政策标的。
    2.利率
    选择利率作为标的的考虑:经济货币化程度较高国家主要盯住以国库券利率为代表的短期利率。国库券是纽约、伦敦等金融市场上最重要的交易对象。政府对它的买卖可以传导影响整个市场利率。短期利率的另一个代表是再贴现率,它是一种官定利率,反映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政策意图。由于中央银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观察到货币市场上的利率水平及其结构,而且再贴现率、国库券利率以及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等本身都为中央银行自主决定,因此利率具有很好的可测性、可控性。同时,利率为经济运行所决定,也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运行,所以与经济运行的相关性也很好。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标的不足之处:影响利率的因素很多,除货币政策调节外,资本收益率、企业和居民行为预期,甚至某些重大政治事件都可能成为市场利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所以,人们很难准确判断和区分利率的变动是金融政策的效果,还是其他偶然外生效果;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能够观察和控制的是名义利率,而不是实际利率,而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之间又有很大的背离,这就降低了利率作为观测指标的有效性,这就需要其他指标来弥补利率的不足。
    3.货币供应量
    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标的的考虑:首先,现代信用社会,社会经济活动可以抽象为实物运动和货币运动两个过程,货币运动与实物运动的不相适应就会造成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其次,货币供应量的各层次分别反映在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可以进行测算和分析。第三,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标的比较便于操作,所以它具有相关性、可测性和可控性。
    4. 存款准备金
    选择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标的的考虑: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能够容易地从自身的账目中计算汇总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总量,也能够从商业银行的定期报告或特别报告中计算出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数据。中央银行有权制定和更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所以该指标可控性和可测性很强。
    存款准备金为标的的局限:商业银行保有多少超额准备金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情况和行为决策,中央银行对其只有间接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同时,货币乘数很不稳定,难以准确估测。其可控性和相关性不足。
    5. 股权收益率
    选择股权收益率作为货币政策标的的考虑: J·托宾等经济学家认为,应当以股权收益率替代利率。所谓股权收益率是指投资于企业股票所获得的收益率。他们认为,货币供给增加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需求水平,这是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主要途径。现有投资品的价值与股权资本在证券市场中的价格以及股权收益率的变动密切相关,以股权真实收益率的变动作为一个指标的明显优点,在于它的变动可以随时捕捉和观察。方法就是将股权资本的市场价格指数与新投资品的价格指数相比较,如果货币政策能使前者的增长幅度大于后者,则说明中央银行采取了鼓励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不过,由于股权收益率作为货币政策标的本身还存在许多未澄清的问题,而且也只适用于以直接融资为主体且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因此迄今为止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接受。
    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基本问题
    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即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能否有效地贯彻中央银行的意图、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不但取决于货币传导机制自身的构成和规范程度,也取决于传导机制所处的外部环境。
    货币政策传导过程。货币政策作用或传导过程包括经济变量传导和机构传导。经济变量传导的主线是:货币政策工具____货币政策标的____最终目标;机构传导的体状况是:中央银行____金融机构(金融市场)____投资者(消费者)____国民收入。这两条链条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即中央银行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直接或间接调节各金融机构的超额储备和金融市场的融资条件(数量、利率、政策等),进而控制全社会货币供应量,使企业和个人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整个国民收入也随之变动。
    四、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
    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调控效应,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确定适宜的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相应的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标的,最后作用于与货币政策目标相应的实际经济变量等一系列复杂过程而实现的。
    (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在其作用空间对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促进程度。其一,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及其变动与宏观经济总量调控和结构优化之间的相关程度,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实质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所起的作用是大是小;其二,中央银行在多大程度上控制住货币供应量。
    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即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紧密相关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规范、顺畅,货币政策应该是有效的。但从实践来看,货币政策仍具有局限性。
    一般认为,导致货币政策局限性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
    1.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挥实际效果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主要包括认识时滞、决策实时滞和效应时滞。时滞是客观存在的,其中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可以通过各种措施缩短,但不可能完全消失;效应时滞则涉及更复杂的因素,一般是难以控制的。时滞的存在可能使政策意图与实际效果脱节,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2.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货币流通速度变动是货币主义以外的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限制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他们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性表现在,货币流通速度中的一个相当小的变动,如果未曾被政策制定者所预料并加以考虑,或估算这个变动的幅度时出现小的差错,就有可能使货币政策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使本来正确的政策走向反面。从而给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带来限制。
  • 2018-09-30 18:24 龙安顺 客户经理

    1、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
    A、差别利率 B、实际利率
    C、公定利率 D、基准利率 答案:D
    2、认为利息实质上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特殊转化形式的经济学家是( )。
    A、凯恩斯 B、马克思
    C、杜尔阁 D、俄林 答案:B
    3、认为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利率水平由货币供给与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均衡点决定的理论是( )。
    A、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B、实际利率理论
    C、可贷资金论 D、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 答案:D
    4、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那种理论是着重强调储蓄与投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的。( )
    A、马克思的利率理论 B、流动偏好理论
    C、可贷资金理论 D、实际利率理论 答案:D
    5、国家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是:( )
    A、实际利率 B、市场利率
    C、公定利率 D、官定利率 答案:D
    6、利率作为调节经济的杠杆,其杠杆作用发挥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利率对储蓄的替代效应 B、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C、利率弹性 D、消费倾向 答案:C
    7、当银行存款的名义利率和物价变动率一致时,存户到期提取的本利和能够达到( )。
    A、升值 B、贬值
    C、保值 D、升值或贬值的幅度不定 答案:C
    8、名义利率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呈( )。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交叉相关关系 D、无相关关系 答案:A
    9、当前我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属于( )。
    A、官定利率 B、市场利率
    C、公定利率 D、基准利率 答案:B
    10、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金融组织确定的利率是( )。
    A、市场利率 B、优惠利率
    C、公定利率 D、官定利率 答案:C
    11、西方国家所说的基准利率,一般是指中央银行的( )。
    A、贷款利率 B、存款利率
    C、市场利率 D、再贴现利率 答案:D
    12、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完全实现市场化的时间是( )。
    A、1996年 B、1997年
    C、1998年 D、1999年 答案:A
    13、我国习惯上将年息、月息、拆息都以“厘”做单位,但实际含义却不同,若年息6厘、月息4厘、拆息 2厘,则分别是指( )。
    A、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0.04%,日利率为0.2%
    B、年利率为0.6%,月利率为0.4%,日利率为0.02%
    C、年利率为0.6%,月利率为0.04%,日利率为2%
    D、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0.4%,日利率为0.02% 答案:D
    14、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表示,人们在利率水平提高时,希望( )。
    A、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B、减少储蓄,增加消费
    C、在不减少消费的情况下增加储蓄
    D、在不减少储蓄的情况下增加消费 答案:B
    15、提出“可贷资金论”的经济学家是( )。
    A、凯恩斯 B、马歇尔
    C、俄林 D、杜尔阁 答案:C
    三、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认为,在平均利润率与零之间,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 )。
    A、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
    B、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 C、利润率
    D、利润量的大小 E、资本的供求关系 答案:AE
    2、中国工商银行某储蓄所挂牌的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属于( )。
    A、市场利率 B、官定利率
    C、名义利率 D、实际利率
    E、优惠利率 答案:BC
    3、按照利率的决定方式可将利率划分为( )。
    A、官定利率 B、基准利率
    C、公定利率 D、市场利率
    E、固定利率 答案:ACD
    4、可贷资金论认为,利率的决定因素包括( )。
    A、利润率水平 B、储蓄
    C、投资 D、货币供给
    E、货币需求 答案:BCDE
    5、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有( )。
    A、资金的供求状况 B、国际经济政治关系
    C、利润的平均水平 D、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E、物价变动的幅度 答案:ABCDE
    6、关于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名义利率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B、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
    C、通常在经济管理中能够操作的是实际利率
    D、实际利率调节借贷双方的经济行为
    E.名义利率对经济起实质性影响 答案:ABD
    7、收益资本化发挥作用的领域有( )。
    A、土地买卖与长期租用 B、衡量人力资本的价值
    C、有价证券价格的形成 D、商品定价
    E、确定汇率水平 答案:ABC
    8、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的存在,利率可分为( )。
    A、浮动利率 B、一般利率
    C、名义利率 D、实际利率
    E、优惠利率 答案:CD
    9、西方传统经济学中的实际利率理论认为,决定利率的实际因素有( )。
    A、生产率 B、可贷资金
    C、节约 D、流动性偏好
    E、平均利润率 答案:AC
    10、银行提高贷款利率有利于( )。
    A、抑制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B、刺激物价上涨
    C、刺激经济增长
    D、抑制物价上涨
    E、减少居民个人的消费信贷 答案:ADE
    四、判断题:
    1、凯恩斯认为,利率仅仅决定于两个因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
    答案:正确
    2、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同方向的。( ) 答案:错误
    3、实际利率是以实物为标准计算的,即物价不变,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
    答案:正确
    4、在通常情况下,如果资本边际效率大于官定利率,可以诱使厂商增加投资反之,则减少投资。( ) 答案:错误
    5、负利率是指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 ) 答案:正确
    6、一般将储蓄随利率提高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利率对储蓄的收入效应。( ) 答案:错误
    7、传统经济学中的利率理论强调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 )
    答案:错误
    8、一笔为期5年,年利率为6%的10万元贷款,用单利计算法计算的到期本利和是130000元。( ) 答案:正确
    9、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实行固定利率会给债务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答案:错误
    10、在我国,月息5厘是指月利率为5%。( ) 答案:错误
    五、计算题:
    1、银行向企业发放一笔贷款,额度为2000万元,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7%试用单利和复利两种方式计算银行应得的本利和。(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用单利方法计算:
    S=2000万元×(1+7%×5)=2700万元
    用复利方法计算:
    S=2000万元× =2805.10万元
    2、一块土地共10亩,假定每亩的年平均收益为500元,在年利率为10%的条件下,出售这块土地价格应是多少元? 答案:出售这块土地价格=10×500/0.1=10×5000=50000元
    3、一个人的年工资为36000元,以年平均利率为3%计算,请计算其人力资本的价格是多少。
    答案:此人人力资本的价格=36000/0.03=1200000元
    六、简答题
    1、怎样认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2、简述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3、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
    4、试述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对经济的影响。
    5、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利息的概念;
    (2)利息属于信用范畴,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下,它所反映的经济关系也不同。
    (3)高利贷的利息,体现着高利贷者同奴隶主或封建地主共同对劳动者的剥削关系;西方经济学家从资本的范畴、人的主观意愿和心理活动等角度研究利息的本质,脱离经济关系本身,无法揭示利息的真正来源与本质。
    (4)马克思关于利息来源与本质的理论说明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体现了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2、(1)平均利润率;
    (2)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3)物价变动的幅度;
    (4)国际经济的环境;
    (5)政策性因素等。
    3、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现在:
    在宏观经济方面:
    (1)利率能够调节货币供求;
    (2)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
    (3)利率可以调节储蓄与投资;
    在微观经济方面:
    (1)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
    (2)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4、(1)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了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
    (2)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正利率;正利率会刺激居民储蓄。
    (3)当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负利率;负利率对经济不利,它扭曲了借贷关系。
    (4)当名义利率等于通货膨胀率时,实际利率为零利率。它对经济的影响介于正利率和负利率之间。
    5、(1)借贷关系中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果实这种观念取得了普遍存在的意义;
    (2)利息率是一个事先确定的量,与企业家的生产经营情况无关;
    (3)利息的历史久远,货币可以提供利息早已成为传统的看法被人们所接受
    七、论述题
    1、试述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和条件。
    2、结合利率的功能和作用,论述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参考答案〗
    1、利率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经济中,利率作用的发挥会受到一些限制,诸如:
    (1)利率管制;
    (2)利率弹性;
    (3)微观经济主体的自我约束机制;
    要使利率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条件:
    (1)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2)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
    (3)适当的利率水平;
    (4)合理的利率结构。
    我国长期存在着利率管制,距离利率市场化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应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
    2、(1)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是其核心机制,利率作为金融市场的价格,在宏微观经济运行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利率在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3)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日益重要,利率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但利率充分、有效发挥其调节作用的基本条件就是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个适当的利率水平,一个合理的利率结构。因此,我国应该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 2018-09-30 18:21 赵驰北 客户经理

    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而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而货币乘数的大小又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
    (1)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均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通常,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2)超额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显而易见,超额准备金的存在相应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之间也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
    (3)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因此,凡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响现金比率。例如银行存款利息率下降,导致生息资产收益减少,人们就会减少在银行的存款而宁愿多持有现金,这样就加大了现金比率。现金比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现金比率越高,说明现金退出存款货币的扩张过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减少了银行的可贷资金量,制约了存款派生能力,货币乘数就越小。
    (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由于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低于活期存款,各国中央银行都针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这样即便在法定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改变也会引起实际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最终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大;反之,货币乘数会变小。总之,货币乘数的大小主要由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 现金比率 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等因素决定。而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因素除了上述四个因素之外,还有财政性存款、信贷计划管理两个特殊因素。
  • 2018-09-30 18:18 赵顺铃 客户经理

    根据公式 货币乘数=M1/B=(k+1)/(rd+rt.t+e+k)
    其中,现金比率(k)、定期存款比率(t)、超额准备金比率(e)、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d)和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t)
    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
    得出 :1/(0.15+0.25)=2.5
    如果基础货币增加100亿元
    100亿元*2.5=250亿元
  • 2018-09-30 18:15 米国超 客户经理

    答案应该是C减小。
    货币创造乘数=1/(rd-t×rr+C+e),提高定期存款利率,则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之比t上升,所以货币创造乘数减小。

相关百科精选

  • 泰康阳光旅... 保险期间:到孩子30周岁 ...

  • 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 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大人寿”)是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保险监管政策设立的全国性保险企业。2007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等30家大型国有企业共同出资成立英大人寿,公司总部位于北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