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为什么要有一借一贷?会计的借贷等式是什...

借贷的科目要满足一个是资产,一个是负债或者所有者权益?或弗搐缔诽郫赌惦涩定绩者满足借是收入,贷是费用或者负债的等式么?会计的借贷等式是什么原理?
米增建 来自: 移动端 2018-09-07 10:39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18-09-07 10:45最佳答案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世纪的意大利,在清朝末期的光绪年间从日本传人中国。在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借贷记账法是产生最早,并在当今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最科学的记账方法。目前,我国的企业、事业单位会计记账都采用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全面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它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记账符号
记账符号反映的是各种经济业务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借”和“贷”是抽象的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用以指明记账的增减方向、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账户余额的性质等。而与这两个文字的字义及其在会计史上的最初含义无关,不可望文生义。“借”和“贷”是会计的专门术语,并已经成为通用的国际商业语言。
(二)“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
“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都具有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借”和“贷”何时为增加、何时为减少,必须结合账户的具体性质才能准确说明。资产类,费用类是“借”增“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是“借”减“贷”增。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可知,“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
二、账户设置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设置基本上可分为资产(包括费用)类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包括收入)类两大类别。
资产类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下同)。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十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货方发生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借方登记减少额,一般为贷方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公式为:期末货方余额=期初货方余额+本期货方发生额一本期借方发生额。
(三)双重性质账户的结构
由于“借”、“贷”记账符号对会计等式两方的会计要素规定了增减相反的含义,因此,可以设置既有资产性质的账户,又有负债性质的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比如,“收账应款”和“预收账款”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可以合并为一个账户。
双重性质账户的性质不是固定的,应根据账户余额的方向来判断。如果余额在借方就是资产类账户,如果余额在贷方就可确认为权益类账户。具有双重性质的账户只是少数,绝大多数账户的性质仍是固定的。
三、记账规则
记账规则,是指运用记账方法正确记录会计事项时必须遵守的规律。记账规则是记账的依据,也是对账的依据。
(一)记账规则的内容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二)记账规则的应用
记账规则也称为借贷平衡原理,可以检验会计分录、过账、结账等一系列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以编制会计分录为例说明记账规则的应用。
1、会计分录的格式
记账凭证中最主要的内容是会计分录。所谓的会计分录,就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应记人账户的名称、借贷方向和增减金额多少的记录。会计分录是记账凭证的简化形式,有时也被称为“记账公式”。
会计分录的一般格式是:
借:现金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2、会计分录的分类
会计分录按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为一借一贷,复合分录为一借多贷,多借一贷,多借多贷。采用借贷记账法,根据记账规则登记每项经济业务时,在有关账户之间就发生了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账户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叫做账户的对应关系。发生对应关系的账户,叫做对应账户。
简单分录只涉及两个账户,复合分录涉及两个以上的账户。实际上,复合分录是由若干个简单分录合并组成的。
四、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就是指在某一时日(如会计期末),为了保证本期会计处理的正确性,依据会计等式或复式记账原理,对本期各账户的全部记录进行汇总、测算,以检验其正确性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并可查明出现不正确会计记录的原因,进行调整,从而为会计报表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料。
在借贷记账法下,根据借贷复式记账的基本原埋,试算平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本期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
(一)本期发生额平衡法
本期发生额平衡法,是指将全部帐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和本期贷方发生额分别加总后,利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检验本期发生额帐户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
全部帐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帐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这种试算平衡方法的原理是:在平时编制会计分录时,都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将其记入有关帐户经汇总后,也必然是“借贷必相等”。本期发生法平衡法主要是用来检查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进行各种帐户帐户处理时的正确性。
(二)余额平衡法
余额平衡法是指在会计期末帐户余额在借方的全部数额和在贷方的全部数额分别加总后,利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来检验会计处理正确性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
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
全部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全部帐户的贷方期末余额
余额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帐户的期末余额在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帐户的期末余额在贷方,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所以全部帐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应当等于全部帐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余额平衡法主要是通过各种帐户余额来检查、推断帐户处理正确性的。
如果试算不平衡,说明帐户的记录肯定有错,如果试算平衡,说明帐户的记录基本正确,但不一定完全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如果发生某项经济业务在有关帐户中被重记、漏记或记错了帐户等错误,并不能通过试算平衡来发现。但试算平衡仍是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有效方法。
五 、借贷记账法的优点
(一)科学地运用了“借”和“贷”的记帐符号,充分体现出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这一对立统一关系,记帐方法体系科学严谨。
(二)“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则,应用起来十分方便。在编制每笔会计分录时,都能清晰地看出帐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及时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从而为进一步的会计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由于每笔会计分录中借贷自求平衡,为日常的会计处理自检和期末的试算平衡提供了方便。试算平衡方法易于理解、方便简单、便于操作。
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借贷记账法的难点是,“借”和“贷”不能单一地表示账户内容的增加和减少。其实,这个难点并不难克服,只要能熟记“借”和“贷”所表示的增减含义,再进行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就完全可以掌握。我们应该明确,在借贷记账法下,将“借”和“贷”这两个记账符号全都赋予了增加和减少的双重含义,才使得借贷记账法具有上述优点,从而成为最科学的复式记账方法。

其他回答(共7条)

  • 2018-09-07 11:03 赵飞虎 客户经理

    试算平衡是以会计恒等式和借贷记账规则为理论基础的。
    会计恒等式原则:
    第一个会计等式是反映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状况,也就是企业经营中的某一天,一般是开始日或结算日的情况;而第二等式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情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做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等式三。等式三并没有破坏等式一,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等式三便消失了,又成了等式一。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帐有错。 会计是有会计的游戏规则的。会计有如下前提需要考虑。
    借贷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第一,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
    第二,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第三,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 2018-09-07 11:00 连伯才 客户经理

    借贷科目可以全是资产类,也可以不是同类。
    会计有借贷等式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2018-09-07 10:57 龙展航 客户经理

    就是借方和贷方的金额一定是相等的,每张会计凭证都有借方和贷方,而且金额相等,它是会计的一个基本原理。
  • 2018-09-07 10:54 黄盛洁 客户经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恒等式最基本的含义是:企业的资产,要嘛来自负债,要嘛来自投资者投入,即所有者权益.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净资产
    它是现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这座大厦的坚实基石,是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法的起点,为会计试算平衡奠定了基础,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会计恒等式科学性的赏析,对会计学习者以及会计工作都会有所帮助。
    一、生动体现了辩证法,以联系而非孤立、片面的眼光反映经济业务
    历史上的单式记账法往往局限于经济业务中单一项目的增减变化,如分别以货币、债权或存货等项目为线索,按时间顺序主要反映各项目的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而各项目之间增减变化的对应关系即勾稽关系却不够明确,因而也被形象地称为“流水账”。在社会经济欠发达、经济业务内容比较单一、业务数量也不巨大的状况下,单式记账尚能赢得一席之地。但是到了经济生活日益繁荣、经济业务日趋庞杂纷繁的时代,单式记账就显得力不从心,必然摆脱不了被历史尘封的命运。
    取而代之的复式记账法则避免了单式记账那种瞎子摸象式的局限性,以会计恒等式为基础,它一方面反映了会计主体拥有的资产;另一方面反映了形成这些资产的不同来源。其中,资产是结果,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形成这些资产的原因。由于是从两个角度反映同一事物,因而恒等关系永远存在。这是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法特征在会计方法中的生动体现,它对每一笔经济业务从其运动变化的原因与结果、来龙与去脉入手,以“从哪来,到哪去”的复式记账原理,编织了一张“经纬网”,更全面、更客观地定位了各项经济业务的变化和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会计记账规则展现了一种对称的平衡美
    世界中对称的平衡美随处可见,比如人类自身的身体是左右对称,中医强调的阴阳平衡乃健康之本等,而这种平衡美在会计恒等式中也得以充分体现。
    恒等式左侧的资产类账户性质被规定为“借增贷减,余额在借方”,而位于等式右侧的权益类(即负债人权益与所有者权益)则对应地被规定为“借减贷增,余额在贷方”;反之,若资产类账户性质被规定为“借减贷增,余额在贷方”,那么权益类账户则对应地被规定为“借增贷减,余额在借方”。正如一台天平,此时问题的关键不是秤砣在左还是在右,而是砣与物之间的对称与平衡。因此,复式记账中的“借”“贷”仅表明账户中两个对立的方位,而不再具有实际上的债务、债权含义。于是会计核算根据这种对称的平衡美,也有了检验自身差错的重要方法——试算平衡法,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当这种对称的平衡美被破坏时,即当某一会计期间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或者在某一时间点上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贷方余额合计,则说明在记账、过账、结账等会计核算工作中一定存在差错。这从一开始就为复式记账应对部分“疾病”接种了疫苗,提高了自身的免疫力。
    三、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
    事物存在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凡存在的必然变化,凡无变化的就一定不存在。
    会计恒等式从时间状况分析是静态的,反映了会计主体在某一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因此,以此为理论依据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也被称为静态会计报表,其数据资料在会计中被称为余额,在统计中被称为时点数,而经济学中则称其为存量。该类数据资料的特点是:不同时间点上的数据不具有可加性,数据往往以非连续统计方式得到,数据自身大小与统计的时间间隔长短无必然联系。
  • 2018-09-07 10:51 龚尚英 客户经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是三个会计恒等式。你问的不是很清楚,可以看出来你确实很不明白。其实这些不管负债还是资产、借还是贷,都是一个角度问题,就像我借你100元这个假设的客观事实,在其他人眼里就是你给了我100元,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内部关系。 在我眼里,我虽然现金总额增加了100,但其实是我从你这贷了100,我的现金资产会增加100,但我的负债也增加了100;站在你的角度,虽然你付出一百,现金资产损失了100,但你的贷也增加了100,这叫做复式记账法,也就是说,我出了钱那我就记一笔我借出去多少钱,然后再写一笔我有在外的贷款多少,这两者的绝对值是相等的,因此才不会影响本身的实际资产。。。。。三个恒等式要细讲完真是不知道要多少字,你先试着理解吧,不理解hi我,我慢慢跟你解释。呵呵。大把的例子可以列举。
  • 2018-09-07 10:48 龚子飞 客户经理

    对滴。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根据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来判断一定时期内会计记录是否正确的,即根据本期所有会计科目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来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
    余额试算平衡法,余额试算平衡法所基于会计恒等式原理来检验本期科目记录是否正确。根据余额时间的不同,余额试算平衡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和期末余额平衡两类。
    另外,站长团上有产品团购,便宜有保证
  • 2018-09-07 10:42 龚富贵 客户经理

    借贷记账试算平衡依据是计等式和记账规则。
    试算平衡: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的一种方法。通常是采用编制总分类账发生额或余额试算平衡表进行的。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总的讲就是按照借贷平衡的原理进行的。

相关百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