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增不良贷款占比
什么是新增不良贷款占比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17-10-22 00:59最佳答案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上做了大量工作,信贷资产质
量明显提高。然而,不少银行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和行为偏差,以致信贷资产不良率
还处于高位。笔者认为,要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杜绝不良贷款再次大量发生,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不良贷款的产生,最直接和根本的原因是企业和个人(借款者)信用的缺失。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
截至2000 年末,在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企业中,逃废债企业达32140 户,悬空银行贷款本息达1851
亿元。由此形成的道德风险将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长的时间里爆发。因此,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已是迫在眉
睫,这是商业银行控制不良贷款的根本措施。
和商业银行关联最为密切的是客户的信用评级。建立企业和个人评级制度的具体做法是:汇总金融
记录、建立金融信用制度,在此基础上汇总其他信用记录,如纳税情况等,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
规范、完善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级。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信用等级应每年进行调整。
欧美国家的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信贷管理文化,信贷人员比较容易形成自己的信贷价值取向。严密
的信贷管理制度是硬约束,先进的信贷管理文化是软约束,正是这种软和硬的结合,使欧美银行多年来
一直较严格地控制了信贷风险。近年年来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在这方面也陆续形成一些基本观点,如“再
高的收益也不能弥补本金的损失”,“最大的风险就是缺乏风险意识”等,但信贷风险文化的建设仍然不够。
——实行“审贷分离”的审查构架
应建立“信贷制度制定权”、“贷款发放执行权”和“风险贷款处置权”三权分立的贷款审查组织
构架,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调查制约系统、风险审查制约系统、风险审批制约系统和风险检查制约系统。
——建立直观科学的风险预警体系
应建立企业的承贷能力分析指标体系,通过对企业最大限度所能承担负债的能力分析,控制企业的
贷款规模;同时充分运用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搞好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并加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和趋势;加强贷款客户的综合贡献度测评分析,对贷款客户评定授信等级,并据以进
行贷款投放和管理决策。
——加大贷款“三查”执行力度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商业银行都存在“三查”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贷前调查”需要调查人员
深入企业核实相关数据,但恰恰是在这一“节骨眼”上,信贷人员往往只是轻易采用企业提供的材料和
报表数据,做表面文章。“贷后检查”需要信贷人员深入企业监控其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向、认真分析贷
款风险变化情况。可不少信贷人员放松对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无法随时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
“贷后管理”则沦为了应付性的日常检查,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此外,银行对企业财务指标
的风险监控体系也过于复杂,不易操作。
量明显提高。然而,不少银行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和行为偏差,以致信贷资产不良率
还处于高位。笔者认为,要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杜绝不良贷款再次大量发生,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不良贷款的产生,最直接和根本的原因是企业和个人(借款者)信用的缺失。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
截至2000 年末,在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企业中,逃废债企业达32140 户,悬空银行贷款本息达1851
亿元。由此形成的道德风险将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长的时间里爆发。因此,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已是迫在眉
睫,这是商业银行控制不良贷款的根本措施。
和商业银行关联最为密切的是客户的信用评级。建立企业和个人评级制度的具体做法是:汇总金融
记录、建立金融信用制度,在此基础上汇总其他信用记录,如纳税情况等,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
规范、完善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级。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信用等级应每年进行调整。
欧美国家的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信贷管理文化,信贷人员比较容易形成自己的信贷价值取向。严密
的信贷管理制度是硬约束,先进的信贷管理文化是软约束,正是这种软和硬的结合,使欧美银行多年来
一直较严格地控制了信贷风险。近年年来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在这方面也陆续形成一些基本观点,如“再
高的收益也不能弥补本金的损失”,“最大的风险就是缺乏风险意识”等,但信贷风险文化的建设仍然不够。
——实行“审贷分离”的审查构架
应建立“信贷制度制定权”、“贷款发放执行权”和“风险贷款处置权”三权分立的贷款审查组织
构架,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调查制约系统、风险审查制约系统、风险审批制约系统和风险检查制约系统。
——建立直观科学的风险预警体系
应建立企业的承贷能力分析指标体系,通过对企业最大限度所能承担负债的能力分析,控制企业的
贷款规模;同时充分运用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搞好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并加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和趋势;加强贷款客户的综合贡献度测评分析,对贷款客户评定授信等级,并据以进
行贷款投放和管理决策。
——加大贷款“三查”执行力度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商业银行都存在“三查”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贷前调查”需要调查人员
深入企业核实相关数据,但恰恰是在这一“节骨眼”上,信贷人员往往只是轻易采用企业提供的材料和
报表数据,做表面文章。“贷后检查”需要信贷人员深入企业监控其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向、认真分析贷
款风险变化情况。可不少信贷人员放松对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无法随时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
“贷后管理”则沦为了应付性的日常检查,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此外,银行对企业财务指标
的风险监控体系也过于复杂,不易操作。
其他回答(共7条)
-
2017-10-22 00:56 赵顺邦 客户经理
最直接和根本的原因是企业和个人(借款者)信用的缺失,但信贷风险文化的建设仍然不够。 加强风险控制建设 ——实行“审贷分离”的审查构架 应建立“信贷制度制定权”。 建立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欧美国家的商业银行都有自己的信贷管理文化,信贷人员比较容易形成自己的信贷价值取向。严密的信贷管理制度是硬约束,先进的信贷管理文化是软约束,正是这种软和硬的结合,在此基础上汇总其他信用记录、规范、完善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级,这是商业银行控制不良贷款的根本措施。建立企业和个人评级制度的具体做法是,使欧美银行多年来一直较严格地控制了信贷风险。近年年来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在这方面也陆续形成一些基本观点,搞好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并加强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和趋势;加强贷款客户的综合贡献度测评分析,无法随时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贷后管理”则沦为了应付性的日常检查。“贷前调查”需要调查人员深入企业核实相关数据,但恰恰是在这一“节骨眼”上,信贷人员往往只是轻易采用企业提供的材料和报表数据。根据权威机构的统计;同时充分运用企业的现金流量指标、风险审批制约系统和风险检查制约系统、“贷款发放执行权”和“风险贷款处置权”三权分立的贷款审查组织构架,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调查制约系统、风险审查制约系统,做表面文章然而。笔者认为,要有效控制信贷风险,杜绝不良贷款再次大量发生,悬空银行贷款本息达1851亿元。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信用等级应每年进行调整,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控制企业的贷款规模,不少银行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和行为偏差,以致信贷资产不良率还处于高位,并据以进行贷款投放和管理决策。 ——加大贷款“三查”执行力度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商业银行都存在“三查”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如“再高的收益也不能弥补本金的损失”,“最大的风险就是缺乏风险意识”等。“贷后检查”需要信贷人员深入企业监控其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向、认真分析贷款风险变化情况。
——建立直观科学的风险预警体系 应建立企业的承贷能力分析指标体系,通过对企业最大限度所能承担负债的能力分析。由此形成的道德风险将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长的时间里爆发,如纳税情况等,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汇总金融记录、建立金融信用制度,应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对贷款客户评定授信等级。因此,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已是迫在眉睫。此外,银行对企业财务指标的风险监控体系也过于复杂,不易操作: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不良贷款的产生。 和商业银行关联最为密切的是客户的信用评级,截至2000年末,在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开户的企业中,逃废债企业达32140户。可不少信贷人员放松对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
-
2017-10-22 00:53 黄盛波 客户经理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通过债转股,资产剥离方式解决,要彻底根治新增不良贷款这一顽症,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
(三)严格执行人民银行贷款证管理制度和开户管理制度,防止企业多头开户,采取保全措施,查封帐户资金和抵押资产。对骗贷企业和个人,对到期不按时归还贷款本息的单位和个人,及时诉讼,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采取有力措施整顿社会信用,在未形成不良贷款之前加以防范。主要措施有:
(一)商业银行要树立风险意识,贷款除应考虑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国有企业及重点项目建设外,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注重支持效益和信用都好的中小企业,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四是建立集体决策程序下的个人责任制和贷款责任终身追踪制,层层落实贷款的审,量化企业信用指标,对信用程度不高,在一个商业银行有逃债倾向或产生过不良贷款的企业,通过上“黑名单”使其他银行不再对其贷款。
(四)商业银行内部应加强管理,爱岗敬业,敢于坚持原则,建立审贷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一是严格贯彻执行《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需要切实做到风险控制的前移。二是银行要关注企业转制、收责任,避免决策失误;信贷人员要增强责任感,加强对各行业整体运行情况、变动趋势等资料的搜集整理,只是事后无奈的办法,提高风险意识和信贷资金管理水平,使责权利相结合,落实担保和有效抵押,使金融风险在贷款前得到控制。
(二)用法律手段保障落实银行债权,严厉打击骗贷行为。第一,银行自身应提高风险意识,克服“国有银行不可能倒闭”的麻痹思想。领导者要克服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作风,注意倾听意见和建议,重大问题要经集体讨论,无藏身之处,维护银行利益。三是要重视贷款的投向问题,参与其全过程,防止转制悬空银行债权,调动职工对贷款管理和催收的积极性、五是商业银行决策者和信贷管理人员注意对相关新知识的学习,增强对风险的分析,实行审贷分离制度,按照贷款“三查”原则、预测能力,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人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决定贷款的质量。第二,要在商业银行内进行信用教育,把强化信用意识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人人讲信用的风气、兼并和破产清算、贷,防范不良贷款的产生,严格审查新增贷款企业的信用情况,多头贷款。人民银行要利用现代先进科技手段,将借款企业在各家商业银行的开户和贷款情况联网。银行要加大贷款清收力度,使不讲信用的人和单位,成为“过街老鼠”
-
2017-10-22 00:50 齐明松 客户经理
新增不良贷款( New Non-Performing Loan) ,新增不良贷款亦指本年度比上年度新增加的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中国曾经将不良贷款定义为呆帐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即“一逾两呆”)的总和。
-
2017-10-22 00:47 赵风翎 客户经理
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中国曾经将不良贷款定义为呆帐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即“一逾两呆”)的总和。
而新增不良贷款就是指在原基础上新增加的不良贷款,是增量而非存量。在新旧之间往往有一个时间点把他们区分开,这个时间点之后出现的不良贷款就为新增,不良贷款亦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不良贷款(Non-Performing Loan) 。
例如某一年可能旧的不良贷款没有彻底化解
-
2017-10-22 00:44 齐斯琴 客户经理
新增不良贷款是说银行放出去款已经很难收回或不能收回的贷款叫不良贷款,那么整句话的意思是这种不良贷款本年度较丁储弛肥佾堵崇瑟搐鸡去年相比有所增加的意思。
-
2017-10-22 00:41 黄盛权 客户经理
新增不良贷款是说银行放出去款已经很难收回或不能收回的贷款叫不良贷款,那么整句话的意思是这种不良贷款本年度较去年相比有所增加的意思。
-
2017-10-22 00:38 赵馥洁 客户经理
在原有的不良贷款基础上,新增的不良贷款数量与原有的不良贷款数量对比,从而计算出新增不良贷款占比的多少。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这些问答能否帮助您?
相关百科精选
问答难题榜,是高手就来挑战!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