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行政主体的是A审计局B会计事务所C...

下列属于行政主体的是A审计局B会计事务所C省民政局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赵馥洁 来自: 移动端 2016-08-21 00:34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16-08-21 00:40最佳答案

06年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题

《会计基础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 C )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A.会计职能 B会计本质 C会计对象 D会计方法
2、( D )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资金 D资产
3、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 C )
A实物运动 B资产 C、资金运动 D收入
4、下列经济业务,不会引起资产总额发生增减变化的是( B )
A接受投资者投资,款项存入银行 B用银行借款偿还应付账款
C用银行存款偿还应付账款 D采购材料入库,暂未付款
5、确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的是( C )
A会计分期 B会计监督 C会计主体 D持续经营
6、某企业接受追加投资180万元,款己到并存入银行,该项业务使得企业( B )
A资料增加180万元,同时负债增加180万元 B资产增加180万元,同时所有者权益增加180万元
C所有者权益增加180万元,同时负债增加180万元 D所有者权益增加180万元,同时负债减少180万元
7、企业接受捐赠物资一批,将引起( C )。
A资产一增一减 B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C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D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
8、工业企业的材料销售收入、租金收入、运输收入都是企业的( B)
A主管业务收入 B其他业务收入 C补贴收入 D投资收益
9、算账是指在( C )基础上,对企业单位一定时期的会计要素进行计算。
A会计报告 B会计凭证 C记账 D会计主体
10、下列应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的是( D )
A营业费用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直接材料费
11、下列不属于账户基本结构的是( D )
A借方 B贷方 C余额 D账户类别
12、下列属于成本类科目的是( C )
A待摊费用 B预提费用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13、“累计折旧”账户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属于( A )账户
A资产类 B负债类 C所有者权益类 D成本类
14、下列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是( D )。
A待处理财产损益 B本年利润 C生产成本 D所得税
15、以下( D ),不属于企业财务成果的计算与分配。
A计算本年利润 B提取盈余公积 C向国家计算缴纳所得税 D向国家缴纳增值税
16、账户是根据( B )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A会计要素 B会计科目 C会计主体 D会计信息
17、企业的本期增加发生额是指( D )
A本期某一增加数额 B本期增加金额合计减本期减少金额合计
C本期期初余额加本期增加合计 D本期增加金额合计
18、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类科目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即( C )的关系。
A相等 B名称一致 C统驭和从属 D相互依存
19、会计账户按( C )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等五大类。
A会计要素 B会计对象 C核算的经济内容 D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
20、某企业资产总额80万元,如果发生下互经济业务:(1)收到外单位投资8万元,存入银行存款偿还企业的应付债券2万元;(3)收到到期兑现的商业汇票5万元,并存入银行,企业资产总额应该是( B )
A、87万元 B86万元 C91万元 D89万元
21、下列科目中,可能出现期末借方余额的是( C )
A其他业务收入 B实收资本 C应收账款 D主营业务收入
22、银行汇票存款属于( D ) ...... 

其他回答(共7条)

  • 2016-08-21 00:58 齐景娥 客户经理

    0160 - 审计学

    笔记依据教材
    《审计学》 丁瑞玲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笔记依据目录
    第一章 审计概论
    第一节 审计的定义和特征
    第二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审计的分类和审计方法
    第四节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基本原则
    第二节 独立性
    第三节 专业胜任能力与保密
    第四节 收费、佣金及业务招揽
    第五节 其他职业道德

    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法律责任
    第一节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第三节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 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与实现
    第二节 审计业务约定书
    第三节 审计重要性
    第四节 计划审计工作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一节 审计证据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第六章 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第一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第二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三节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应对措施

    第七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第三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主要帐户的审计
    第四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其他相关帐户的审计

    第八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性
    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测试
    第三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主要帐户的审计
    第四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其他相关帐户的审计

    第九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第一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性
    第二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第三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主要帐户的审计
    第四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其他相关帐户的审计

    第十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第一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特性
    第二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第三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主要帐户的审计
    第四节 筹资与投资循环其他相关帐户的审计

    第十一章 货币资金审计
    第一节 货币资金审计概述
    第二节 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测试
    第三节 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二章 审计报告
    第一节 审计报告概述
    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标准审计报告
    第四节 非标准审计报告

    单项选择题
    1.1.审计对象包括A.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其有关经济资料B.被审单位的财政收支及其有关经济资料C.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资料D.A、B、C都是
    1.2.审计机构或人员独立于被审计者的身份进行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根据一定的准则、原则、程序进行。这体现了审计报告的A.公正性B.权威性C.客观性D.独立性
    1.3.“上计制度”的实质是A.定期报表的审核制度B.抑制贪污审计制度C.审计监督制度D.财政监督制度
    1.4.我国明确规定建立审计机构,恢复审计工作的时间是A.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B.1956年公私合营后C.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1982年第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后
    1.5.为政府审计的振兴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的是A.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B.1988年1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C.1912年颁布了《审计法》D.1985年8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
    1.6.在西方国家,发展较早的审计组织形式是A.民间审计B.官厅审计C.内部审计D.经济效益审计
    1.7.下列属于财政部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的是A.加拿大的审计总署B.瑞典的国家审计局C.菲律宾的审计委员会D.西班牙的审计法院
    1.8.最早建立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国家是A.英......余下全文>>
     
  • 2016-08-21 00:55 龚家迎 客户经理

    【摘要】每个人都有独立自主的个性,个性是一个人本质特征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最好途径,它让个性化教育这一具有生命力的教育形式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个性化教育、综合实践活动

    17世纪法国最具天才的科学家帕斯卡尔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由于思想,我囊括了宇宙。”现代社会需要的是高质量和富有开拓创造精神的新型人才,他们必须有思想、有个性。为了使本身具有不同性格特点、不同气质以及不同爱好特长的学生得到有利地发展,现代教育自然地把体现时代精神的综合实践活动推上改革的前沿,让个性化教育这一具有生命力的教育形式生根、开花、结果。

    一、个性化教育强调尽可能挖掘学生的潜能。

    个性化教育是指尽可能地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同时又承担塑造学生成为社会出色成员的教育。个性化教育最本质的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对每个人的教育,把人当作教育的主体,对每一个人负责,要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为学生设置适应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各自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相应的发展。

    个性化教育首先是把人看作是自然和社会的主宰,从人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出发,去求得人的发展和完善,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动性,提高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自由度和自觉性,从而扩展人的价值,直至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最高价值。个性化教育在于培养人的独立人格,就是在学校生活中使每个学生,找到“表现自己”的领域,并且达到某种“完善的高度”,让他们打开眼界认识自己,显示“自我”的存在,从而树立起自信心。一般来说,发展人的个性特长,往往能最有效地开发一个人的个性潜能。法国教育家雷内曾经说过:“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进使其它方面的成功。”如果个人的天赋、才能、爱好得到了充分发展,他一定会在某一独特方面做出成绩,而这一成绩又会促使他在其它方面获得成功。

    二、综合实践活动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最好途径。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它的特殊性。

    本课程的特殊性包括: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创造性、开放性、灵活性。与其它课程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1)有利于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2)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通过自己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开放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汲取最新知识。

    2、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老师组织、指导下,学生自己进行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的课程。而且综合实践活动能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文化环境与氛围,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个性倾向得以充分发展,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或潜在的优势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使他们萌发的特殊才能的“幼芽”不致受到摧残。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有它的特殊性,实践性强、动手又动脑,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明创造的好机会,能最大限度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创造劳动源泉,帮助每个人打开眼界认识自己。我记得在那次“我为学校设计吉祥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各抒己见、自由畅谈:有的说想从学校的学习性质方面来设计,有的说从学校的体操特色项目方面去设计,有的说应该设计一个表示欢迎客人到学校来参观的吉祥物,还有的说我们可以从黄兴精神这个重要的点来进行设计……于是,一副副生动的、充满灵气和个性思想的设计图出来了:大红心(黄兴先生的爱心)、书本外加小音符(学习的乐园)、小狗在吊吊环(学校体操传统项目特色)、挥手的大熊猫(友好...... 
  • 2016-08-21 00:52 辛培军 客户经理

    看这个
    2005年江苏省录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试卷(B类)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涂黑所选答案项的信息点,在试卷上作答一律无效。本大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 第三届亚洲政党国际会议于2004年9月3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次主办国际性政党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
    A.交流、合作、发展 B.地区安全与多边合作
    C. 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 D.和平、合作、共同发展
    【解析】A。本题为识记题,主要靠强记。
    2.2004年2月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
    A.《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B.《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
    C.《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D.《粮食流通管理条例》
    【解析】A。本题为识记题,主要靠强记。
    3.我国处理与周边邻国关系的方针是
    A. 睦邻友好,求同存异 B. 结成地区性军事集团
    C. 彼此利益完全一致 D.应该从本国利益出发
    【解析】A。本题适用排除法。中国历来奉行不结盟的政策,因此结成地区性军事集团(B项)不符合中国外交政策。任何国家的利益都不会完全一致,因此C项也不正确。外交行为的出发点一般说来应该是本国利益,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在不牺牲本国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也应当寻求妥协,互谅互让,这一点在处理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时尤为重要。可见D项也不全面。所以,只有A项才符合题意。
    4.“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和条件”,说明真理具有
    A.主观性 B.客观性 C.绝对性 D.相对性
    【解析】D。略。
    5.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A.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需要任何条件
    B.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D.人们只能做规律的奴隶,而不能成为规律的主人
    【解析】C。略。
    6.“时势造英雄”是
    A.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C.唯意志论的观点 D. 宿命论的观点
    【解析】B。略。
    7.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是
    A.革命对象和革命前途相同 B. 革命领导阶级和革命指导思想相同
    C.革命动力和革命前途相同 D.革命对象和革命动力相同
    【解析】D。本题考查考生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异同的掌握。新旧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指导思想和前途是不同的。前者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后者则是资产阶级;前者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后者则是三民主义;前者的前途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后者则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社会。两者的动力和革命对象是相同的,动力都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乡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对象都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因此,只有D项是正确的。
    8.我国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镇压反革命”运动的胜利
    【解析】C。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消灭了私有制,从根本上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现象产生的根源。因此C项是正确的。
    9.当前切实解决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是
    A.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B.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C.改变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方式 D.明晰国有资产产权关系
    【解析】D。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各类财产权。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因此D项是正确的。
    1...... 
  • 2016-08-21 00:49 黄盛沛 客户经理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试题1: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   )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A: 人民的利益 B: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C: 党的利益 D: 国家的利益
    答案: B
    试题2:不属于家长制管理方式特征的是:(   )
    A: 终身制 B: 组织内部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中
    C: 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D: 有明确的分工和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
    答案: D
    试题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
    A: 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B: 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 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D:
    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答案: CD
    试题4: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   )
    A: 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的劳动积累 B: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C: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D: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答案: D
    试题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 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B: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C: 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 资本各部分的流通速度不同
    答案: B
    试题6:资本家竞相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因是:(   )
    A: 降低劳动力价值 B: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 求得绝对剩余价值 D: 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答案: B
    试题7: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是:(   )
    A: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中国共产党要切实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答案: ABC
    试题8:在下列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政治法律制度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答案: BCD... 
  • 2016-08-21 00:46 黄盛洁 客户经理

    就看看银行类的会计和审计的书目:

    给你一些这方面的题 ,有很多哦

    三、多项选择题(共100分,每题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1分,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会计工作的任务是具体包括(A B C)
    A、搞好结算服务 B、正确组织核算 C、加强财务管理 D、搞好队伍培训
    2、以下对信用社会计核算单位表叙正确的有(B C)
    A、信用社的会计核算单位分为独立会计核算单位和相对独立会计核算单位
    B、信用社联社、信用社为独立会计核算单位 C、信用分社、储蓄所为附属会计核算单位
    3、对信用社会计记帐法表叙正确的有(A B C D)
    A、信用社会计记帐采用借贷记帐法 B、信用社借贷记帐法以会计科目为记帐主体
    C、信用社会计记帐以“借”“贷”为记帐符号
    D、信用社借贷记帐法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帐规则
    4、我国对会计年度的规定为(A B)
    A、每年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至 B、如遇12月31日为例假日,仍以该日为决算日
    C、如遇12月31日为例假日,次日为决算日 D、如遇12月31日为例假日,提前一天30日为决算日
    5、下列信用社凭证、帐折的各种代用符号正确的是(A B)
    A、“第号”为“#” B、“每个”为“@” C、月日简写顺序自右而左日/月
    D、年利率简写为‰ E、月利率简写为‰o
    6、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A B D)
    A、遵循谨慎性原则 B、遵循及时性原则 C、遵循准确性原则 D、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7、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A B C)
    A、遵循真实性原则 B、各项财产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C、遵循及时性原则 D、遵循持续性原则
    8、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定包括(A B)
    A、内外帐务,定期核对 B、会计档案,完整无损 C、人员变动,及时调整 D、帐表凭证,换人管理
    9、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A D)
    A、转帐业务,先借后贷 B、他行(社)票据,及时清算
    C、当时记帐,换人复核 D、凭证合法,传递及时
    10、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C D)
    A、科目帐户,合规使用 B、现金收入,换人复核 C、有帐有据,帐据相符 D、人员变动,交接清楚
    11、会计工作质量要求的“六无”包括(A B)
    A、结算无事故 B、计息无差错 C、凭证无积压主 D、记帐无差错
    12、会计工作质量要示达到“六无”的内容包括(A C D)
    A、帐务无积压 B、存款无超支 C、帐表无虚假 D、计息无差错
    13、对信用社会计科目划分表述正确的为(A B C)
    A、会计科目划分为表内和表外科目 B、表内科目包括资产类、负债类
    C、表内科目包括资产负债共同类、损益类
    14、信用社会计科目划分为(A B C)
    A、信用社会计科目划分为表内科目和表外科目 B、表内科目包括所有者权益类和损益类
    C、属于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使用表外科目
    15、信用社的基本凭证包括(A B)
    A、现金收入传票 B、转帐借方传票 C、表外科目借方传票 D、表外科目贷方传票
    16、信用社的基本凭证包括(C D)
    A、转帐付出传票 B、转帐收入传票 C、特种转帐收入传票 D、特种转帐付出传票
    17、信用社基本凭证包括(C D)
    A、表外科目借方传票 B、表外科目贷方传票 C、现金收入传票 ......余下全文>>
     
  • 2016-08-21 00:43 辛国爱 客户经理

    单项选择题
    1.1.审计对象包括A.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及其有关经济资料B.被审单位的财政收支及其有关经济资料C.被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资料D.A、B、C都是【D】
    1.2.审计机构或人员独立于被审计者的身份进行工作,在审计的过程中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根据一定的准则、原则、程序进行。这体现了审计报告的A.公正性B.权威性C.客观性D.独立性【B】
    1.3.“上计制度”的实质是A.定期报表的审核制度B.抑制贪污审计制度C.审计监督制度D.财政监督制度【A】
    1.4.我国明确规定建立审计机构,恢复审计工作的时间是A.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B.1956年公私合营后C.1978年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D.1982年第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后【D】
    1.5.为政府审计的振兴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的是A.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B.1988年1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条例》C.1912年颁布了《审计法》D.1985年8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A】
    1.6.在西方国家,发展较早的审计组织形式是A.民间审计B.官厅审计C.内部审计D.经济效益审计【B】
    1.7.下列属于财政部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的是A.加拿大的审计总署B.瑞典的国家审计局C.菲律宾的审计委员会D.西班牙的审计法院【B】
    1.8.最早建立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B】
    1.9.我国的社会审计起源于年。A.1918;B.1919;C.1949;D.1982【A】
    1.10.世界上第一个职业会计师的专业团体是A.爱丁堡会计师协会B.国际会计师联合会C.美国内部审计师协会D.英格兰•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A】
    1.11.详细审计又被称为A.美国式审计B.英国式审计C.英格兰式审计D.爱丁堡式审计【B】
    1.12.被称为美国式审计的是A.详细审计B.会计报表审计C.资产负债表审计D.现代审计【C】
    1.13.--是受国家机关或其他单位的委托而实施的审计。A.经济效益审计B.社会审计C.国家审计D.内部审计【B】
    1.14.审计对象可以是组织机构、计算机系统和市场营销的审计是A.内部审计B.事中审计C.现代审计D.经营审计【D】
    1.15.是以考核被审计单位全部经济活动为对象的。A.合规性审计B.报送审计C.经营审计D.财务报表审计【C】
    1.16.对被审计单位的年终财务报告和工程决算报告所进行的审计属于A.事中审计B.事前审计C.事后审计D.突击审计【C】

    多项选择题
    1.1.审计的专职机构主要包括A.国家审计机关B.国家审计部门C.单位内部审计机构D.社会审计组织E.国外审计协会【ABCD】
    1.2.审计依据主要包括A.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B.会计制度C.企业会计准则D.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E.企业内部的预算、计划、经济合同【ABCDE】
    1.3.审计的目标就是指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的A.独立性B.客观性C.公允性D.合法性E.效益性【CD】
    1.4.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审计确立阶段的表现的是A.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审计模式B.“上计”制度的建立C.“上计”制度日趋完善D.审计地位提高、职权扩大E.越来越重视审计的职能作用【ACD】
    1.5.世界各国的国家审计机关按其设置和隶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A.属于议会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B.属于注册会计师协会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C.属于政府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D.属于国务院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E.属于财政部领导的国家审计机关【ACE】
    1.6.国际上常采用的内部审计机......余下全文>>
     
  • 2016-08-21 00:37 樊成钢 客户经理

    您好,会计网为您解答
    [北京]2009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财经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财经法律的立法者

    B.财经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或当事人

    C.财经法律的实施者

    D.经济活动参加者

    2.2007年10月10日,支票日期大写()。

    A.贰零零柒年拾月拾日

    B.贰零零柒年壹拾月壹拾日

    C.贰零零柒年拾月壹拾日

    D.贰零零柒年零壹拾月零壹拾日

    3.()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发布的。

    A.行政法规

    B.地方性法规
    [page]

    C.法律

    D.宪法

    4.随着社会分工的需要产生的()是职业道德产生的必要条件。

    A.职业利益

    B.职业关系

    C.各种职业

    D.劳动分工

    5.诚实守信是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

    A.效率规则

    B.基本要求

    C.质量标准

    D.外在要求

    6.因财务收支数额不大,会计核算业务比较简单,不设置财务会计机构,而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的单位,单位负责人应当()。

    A.任命或聘请会计机构负责人

    B.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C.兼任该机构的负责人

    D.指定会计人员
    [page]

    7.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时,负责监交的是()。

    A.其他会计人员

    B.会计机构负责人

    C.单位负责人

    8.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爱岗敬业

    D.奉献社会

    9.出纳人员交接时,对现金应根据会计账簿的()进行当面点交。

    A.期初余额

    B.发生额

    C.余额

    D.增加额

    10.“会计”一词起源于我国()。

    A.东周时期
    [page]

    B.西汉时期

    C.南北朝

    D.西周时期

    1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对象()。

    A.本单位的经济活动

    B.本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C.本单位负责人

    D.本单位经济业务的经办人员

    12.甲市某电台为在乙市从事拍摄工作而设立了临时机构,并在乙市某银行开立了银行账户,则该银行账户属于()。

    A.基本存款账户

    B.临时存款账户

    C.专用存款账户

    D.一般存款账户

    1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原则的是()。

    A.合法性原则

    B.科学系统性

    C.相互制约性
    [page]

    D.强制性

    14.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实施金融监督管理的金融机构是()。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银行

    C.国有商业银行

    D.中国人民银行

    15.《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财政部门实施会计工作的监督内容作了规定,下列各项不属于财政部门监督内容的是()。

    A.各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取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接受管理

    B.会计机构负责人是否符合任职条件

    C.会计主管人员是否符合任职条件

    D.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是否经过财政部审批

    16.不需在记账凭证上签名的人员是()。

    A.稽核人员

    B.记账人员

    C.填制人员

    D.单位负责人

    17.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紧密相连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职业行为规范的总和。
    [page]

    A.道德活动

    B.职业活动

    C.经济活动

    D.政治活动

    18.某市财政局销毁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时,应由()派人监销。

    A.省财政厅

    B.市档案局

    C.市审计局

    D.市监察局

    19.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

    B.是否有利于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落实

    C.是否有利于保证各项会计业务工作的正...... 

相关百科精选

  • 航空意外伤... 被保险人以付费乘客身份搭乘从...

  • 健康保险管理办法  《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6月12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