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财吧LOGO

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细
2016年东营市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最新政策:城市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转载来源:融360、卡宝宝、我爱卡、希财网 时间:2018-05-27

2016年东营市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最新政策:城市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提高360元


4月6日,东营市政府督查考核办公室对我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一季度进展情况进行了督查调度,其中特别提到,我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32项重点工作中,市民政局牵头负责的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工作已经如期完成。也就是说,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市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已经完全执行新标准,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30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提高36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每人每年提高500元。目前,全市按照这个新标准,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39985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2239人。


从今年开始,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群体已经开始按照新标准在领取救助金了。 4月7日,市民政局低保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市再次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其中,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30元,即东营区、河口区由每人每月550元提高到580元,广饶县、垦利县、利津县由每人每月520元提高到550元。


城市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月562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提高360元,即东营区、广饶县提高到每人每年4200元,河口区提高到每人每年4320元,垦利县、利津县提高到每人每年4120元。农村平均标准达到每人每年4192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每人每年提高500元,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68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7300元。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后,各项保障标准均居全省前列,河口区还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五保老人区级集中供养。


记者了解到,提高标准后的救助金于每月初通过金融机构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救助政策的落实有力保障了这部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权益,提高了他们的保障水平。据东营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中心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39985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2239人。

株洲市2016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低保标准由400元提高到420元


昨日下午,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株洲市城区五区居民低保提标工作近日完成,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由月人均400元提高到420元,上调幅度为5%,低保对象人均补差达到305元。


根据《关于株洲市城区城镇低保提标的通知》 ,新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从2015年1月1日开始算起。各区街道办事处 要对低保申请对象,进行三级连审,即由区、镇 、社区三级从事低保工作的人员共同对申请对象进行审核,对申请对象是否符合低保条件提出审批意见,同时,及时将三级连审的结果更新资料和网络数据。


今年5月份开始,城区五区低保按新标准发放,并已于5月份按新标准补发了1-4月的提标补差金额。


株洲市低保政策实行的是差额补助,即当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减去低保人员的月均收入,所剩差额由政府补贴。根据《通知》要求,城镇低保对象分为A、B、C三类,A类人员为 三无 人员 ;B类人员为重病、重残人员;C类人员为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一般人员。不同的低保对象,享受低保也有所不同。城市五区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将达到305元。

本报济南5月13日电 记者姜东良见习记者徐鹏 《山东省军人抚恤优待办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 参试退役人员的医疗保障按照参战退役人员的有关规定执行 。这意味着,参试退役人员将享受参战退役人员同等医疗保障待遇。

发表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 条评论
您还没登录,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论
0 条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