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2-02-04 08:03最佳答案
上述计税办法只适用于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对于大多数个体工商户,由于经营规模比较小,帐证不全,无法实行查账征收,税务机关是采取核定征收办法征税。
以前自己开票没有收这个税,因公司某些变故,公司重新注册,公司是做网站建设和维护。回答:
以前没收这个税,恐怕是申报为零,税务机关没重视,后续就没再对所得税作管控的,就象有些店因为规模小,税小,税务没查或追税(将精力放在大鱼上),一直没交税,因城镇改建迁致至它处在更正时得到通知要求补交税款以及滞纳金罚款
呵呵,老板只好不作变更而作新注册追问:
私营独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按照所处行业和收入计算和交纳个人所得税。
提税时:借:个人所得税——生产经营所得
贷: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交纳时:借: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分录是不是这样做?如果这样做,那个人所得税帐不就有余额了?回答:
根据税法和1997年颁布的《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的规定:个体工商户的个人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预交,年度终了后汇算清交。
个体户按月预交个人所得税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
年度终了,个体户按照“计税办法”的规定,计算出全年应交的个人所得税额,借记“留存利润”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
如应交数大于预交数,表示少交的个人所得税,应于上交时,借记“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如应交数小于预交数,表示多交的个人所得税,按规定给予退税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
因此,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缴纳的企业生产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帐务处理是:
1、 缴纳时(包括预交):
借: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2、 年终汇算时:
借:留存利润
贷: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3、 多交部分退回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追问:
虽然你解释了很多,我还是一头雾水,因为平常涉及的科目不多,对留存利润会计处理没有深的概念。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2-02-04 08:24 辛培刚 客户经理
个人所得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是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来计算,不超过3万的按百分之五,超过三万及以上的按其他费率缴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十二条 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办理汇算清缴。纳税人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
参考资料来源:
-
2022-02-04 08:21 黄盛权 客户经理
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 -成本、费用及损失 -起征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查账征收:要求个体工商户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的凭证记账核算,在缴纳个税时按照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及损失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适用的税率 -
2022-02-04 08:18 齐新海 客户经理
个体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一般是按照年度缴交,计算方法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具体计算项目如下: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的亏损额;
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按照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的范围选择: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0元,适用税率是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15000元但不超过30000元,适用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为750;
超过30000元但不超过60000元,适用税率是20%,速算扣除数为3750;
超过60000元但不超过100000元,适用税率是30%,速算扣除数为9750;
超过100000元,适用税率是35%,速算扣除数为14750。
应纳税所得额中,各项扣除数额分别是:
成本: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
费用: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
税金: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除个人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损失: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其他支出:指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
2022-02-04 08:15 齐晓影 客户经理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起征点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个体工商户的收入包括:个体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及损失包括:个体户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损失是指个体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具体如下:
1、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是指个体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等直接材料和发生的商品进价成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差旅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低值易耗品等以及支付给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工资。
2、销售费用是指个体户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广告费、展览费、销售服务费用以及其他销售费用。
3、管理费用是指个体户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劳动保险费、咨询费、诉讼费、审计费、土地使用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无法收回的账款(坏账损失)、业务招待费、缴纳的税金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4、财务费用是指个体户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中的其他财务费用等。
5、个体户的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
上述各项直接支出、间接费用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营业外支出准予扣除的项目和标准,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 -
2022-02-04 08:12 黄相森 客户经理
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体户除了根据生产经营内容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等税费外,还要交纳个人所得税,是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税所得额,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上述计税办法只适用于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对于大多数个体工商户,由于经营规模比较小,帐证不全,无法实行查账征收,税务机关是采取核定征收办法征税。以前自己开票没有收这个税,因公司某些变故,公司重新注册,公司是做网站建设和维护。
扩展资料:
征收办法:征税对象。
1、法定对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2、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3、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参考资料来源:
-
2022-02-04 08:09 赵顺贵 客户经理
一、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1、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
(投资者的费用扣除标准为42000元/年(3500元/月)。投资者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
2、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个体工商户的收入包括:个体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计算方法:
1、实行定额征收的个体工商户
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核定的月经营收入额(结算额)x适用征收率
2、实行查帐征收的个体工商户按月预缴,年度终了后汇算清缴,多退少补。三、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拓展资料:
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英国是开征个人所得税最早的国家,1799年英国开始试行差别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到了1874年才成为英国一个固定的税种。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2018年6月19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
参考资料:
-
2022-02-04 08:06 黎皇兴 客户经理
个体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一般是按照年度缴纳,计算方法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具体计算项目如下: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的亏损额;
税率是超额累计税率
具体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按照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的范围选择: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0元,适用税率是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15000元但不超过30000元,适用税率是10%,速算扣除数为750;
超过30000元但不超过60000元,适用税率是20%,速算扣除数为3750;
超过60000元但不超过100000元,适用税率是30%,速算扣除数为9750;
超过100000元,适用税率是35%,速算扣除数为14750。
应纳税所得额中,各项扣除数额分别是:
成本: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
费用: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
税金: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除个人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
损失: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其他支出:指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这些问答能否帮助您?
相关百科精选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