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省情

贵州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省情
齐景宪 来自: 移动端 2021-03-22 15:45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1-03-22 15:57最佳答案

一是具有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二是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资源。
三是具有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和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
四是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现代物流发展条件。
贵州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的的内陆省份。
现在正在加快建设贵州的交通,这是局限贵州发展的重要障碍。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1-03-22 16:06 龚子龙 客户经理

    区位交通:贵州是一个浅内陆山区省份,近边、近海、近江,是中国西南地区连接发达的华南地区的前沿,处于西南南下出海的交通枢纽位置.
    能源资源:贵州河网密度高,河流的山区性特征明显,大多数的河流上游,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水量小;中游河谷束放相间,水流湍急;下游河谷深切狭窄,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全国总量的4.4%
    ,特别是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
    贵州素以“西南煤海”著称,全省潜在资源量2400余亿吨,保有资源储量逾500亿吨,列全国第五位,是南方12个省(市、区)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被誉为“江南煤海”.丰富的煤炭资源不仅为贵州发展火电,实施“西电东送”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而且良好的煤质与类型多样的煤种,为发展煤化工提供了资源条件.
    生态农业: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地貌,使贵州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立体农业特征明显,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区域性较强,适宜于进行农业的整体综合开发,适宜于发展特色农业.
    矿产资源:铝土矿质佳量大,保有储量为4.24亿吨;磷矿储量26.95亿吨,占全国总量的40% 以上;重晶石甲冠中华,储量为全国的三分之一;金矿储量居全国第十二位,是中国新崛起的黄金生产基地.
    旅游资源:贵州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自然旅游风光特别盛名,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就坐落在安顺境内.近年来,贵州的旅游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之中.
    可能不够全,上次看了贵州台的有关节目,有点忘了,好像有仍然要发展好贵州茅台.
  • 2021-03-22 16:03 齐晓彦 客户经理

    从地理角度看贵州发展经济的优势及限制:

    1、贵州拥有美轮美奂的山水风光。

    贵州92%的土地是山地和丘陵,其中又有61%的是喀斯特地貌,贵州是全世界喀斯特地貌最集中典型分布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和山地特色构成了贵州的山水美景。在贵州,它既是瀑布之城也是溶洞之城,还是温泉之城、峡谷之城。

    2、贵州拥有美轮美奂的山水风光。贵州92%的土地是山地和丘陵,其中又有61%的是喀斯特地貌,贵州是全世界喀斯特地貌最集中典型分布的地区,喀斯特地貌和山地特色构成了贵州的山水美景。在贵州,它既是瀑布之城也是溶洞之城,还是温泉之城、峡谷之城。

    3、从贵州运出来的产品成本是极高的。

    贵州应加大力度培育内部市场,加强省内基础设施建设,把由于地理因素无法通达的地区通过公路铁路连接起来,形成内部市场,以此承接和消化产业转移。

    扩展资料:

    贵州经济运行的主要情况:

    1、农业生产持续向好,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2018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276.7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2%,拉动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

    2、工业经济稳中有进,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0%,增速高于全国水平(6.2%)2.8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2%,集体企业增加值增长9.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9.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2.0%。

    分行业看,19个重点监测的行业中,17个行业保持增长,4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两位数。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 2021-03-22 16:00 辛国爱 客户经理

    “欠发达、欠开发”是当前贵州的基本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
    一、“欠发达、欠开发”是贵州基本省情的总概括
    站在“十五”结束、“十一五”开局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很需要对贵州发展现状进一步做出科学的判断和新的把握。“欠发达、欠开发”作为基本省情的总概括,为我们在新阶段思考和解决贵州的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坚实的认识基础。
    二、改变“欠发达、欠开发”现状根本在于推进和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贵州的殷切期望,对贵州的总要求,也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之所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全部工作的根本主线。
    三、解决“欠发达、欠开发”,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对策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加快小康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改变“欠发达、欠开发”现状的关键时期。
  • 2021-03-22 15:54 梅金荣 客户经理

    近几年贵州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增长。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贵州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施开发带动战略,使贵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幅度基本上保持在9%左右,全省生产总值(注:国家统计局规定,自2004年开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改称“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46.62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344.31亿元,增长28.8倍。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56.16元增加到2003年的3600元,增长23倍多。从纵向比较,贵州经济发展快速,成绩很大。从横向比,我省与周边省市及邻国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奋发努力。第一,以2003年为例,贵州除人口总数居第15位外,其余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仍居全国挂末地位。第二,由于贵州区位偏离对外开放前沿地带,长期饱受对外开放区位劣势之苦,至今仍是我国西部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第三,近年来经济增长幅度虽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但好些主要经济指标越来越落后。第四,在全国31个省(区、市)新经济“座次”排序中也位居滞后地位,但比人均生产总值排序前进4位,表明只要政策措施得当,还会给落后的贵州带来新的希望。其次,将贵州与东盟10国进行比较,贵州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东盟的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尼,与越南不相上下,比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略高。第二部分 贵州省进一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迫在眉睫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贵州是我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内陆近海省份之一,资金和技术缺口尤为突出。为了加速贵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更需要大力发展外贸,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以及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我们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力度不够,以开放带动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大。应当看到,贵州经济的较快发展主要是内需主导型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制于内需主导型经济弊端诸多因素的制约,经济开放度低,致使贵州经济的地区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弱这里,以2003年为例分析贵州经济开放度。经济开放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即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程度。为近年来一些欧美学者和国际经济组织的专家所提出。测量这一指标的要素主要是市场准入。在国家对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壁垒等政策统一实施的情况下,分析考察经济开放度的指标体系主要有贸易开放度、资本开放度和服务开放度等3个重要指标。(一)贸易开放度(即对外贸易依存度)贸易开放度指一国(或一个省区)在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总额与其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率。贵州2003年的贸易开放度为6.03%,同期全国的贸易开放度为60.27%。按照国际划分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是开放经济的起码标准,贸易开放度大于10%者为开放经济,小于10%为封闭经济的话,贵州至今乃属封闭经济。在改革开放已达20多年的今天,我们把它叫做内需主导型经济为好。贵州贸易开放度很低,表明对外贸易在贵州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小,地位低、尚未将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开放带动战略尚未落到实处。我们用定量方法,计算出2003年贵州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2.13%,进口对GDP的贡献率为1.53%,仅相当于全国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对GDP贡献率的15%(二)资本开放度资本开放度,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外资总额占其GDP的比率。2003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535亿美元,同期贵州仅为0.56亿美元,约占全国利用外资的0.1%。全国资本开放度为3.8%,贵州为0.34%,约相当于全国的1/10。从开放经济学的定量方面进行分析,贵州利用外资的业绩指数很小,其作用不很明显。一个省(区、市)利用外资的业绩指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该省(区、市)利用外资的流入量占全国外资流入量之比除以该省(区、市)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例。如果指数值等于1,表明该省(区、市)利用外资的比例与其占全国GDP的比例相当;指数大于1,表示该省(区、市)利用外资高于其GDP规模,业绩大;反之,业绩小。根据上述利用外资业绩指数含义,得出利用外资业绩指数公式:式中:K为利用外资业绩指数; fdi为该省(区、市)利用外资流入量; FDI为全国外资流入量; gdp为该省区的生产总值; GDP为全国GDP总量。据以上公式计算,贵州在1995年的业绩指数为0.140,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列23位;1998年贵州业绩指数为0.089排列28位;2003年贵州业绩指数为0.053,排列第29位。可见,贵州利用外资的业绩指数接连下降,确实值得认真反思!为了分析研究贵州利用外资的前景,我们引入了利用外资潜力指数这个开放经济学的定量分析指标。所谓利用外资的潜力指数是指一个省(区、市)未来吸引外资的竞争力和潜力。这里选择7个变量作为评价吸引外资的潜力指标,它们是:人均GDP,过去10年GDP增长率,出口依存度,每千人拥有电话数,人均电力消费量,研究和发展占GDP的比例,受高等教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通过计算,得出1995年贵州吸引外资的潜力指数为0.062,在全国排名29位,2003年为0.050,在全国排名31位。贵州在我们绘制的全国务省(区、市)利用外资业绩和潜力指数分布图中属于落后省份。贵州不可能对所有行业和项目的投资都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应该找准贵州在利用外资中的比较优势,积极吸引适合贵州投资环境的外资,才能提高自己利用外资的业绩和引进外资的潜力。(三)服务开放度一般以反映国际化水平指标较高的国际旅游服务外汇收入占其GDP的比率表示。它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占其GDP的比率。由于2003年遭受非典的严重影响,不能反映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客观现实,特选择2002年的指标来分析我国和贵州旅游业的开放度。2002年全国实现国际旅游对外汇收入203.85亿美元,国际旅游服务开放度为1.65%。同期贵州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795亿美元,国际旅游服务开放度为0.59%,即仅相当于全国国际旅游服务开放度的1/3。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28位。为了对贵州国际旅游,服务开放度进行定量分析,我们引入了开放经济学的国际旅游服务率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业绩指数两个指标。所谓国际旅游服务率,是指一定时期,一国或地区从事国际旅游职工人数同接待国际旅游者人数之比率。由于资料可获得性的限制,一般采用国际旅游接待率和人均创汇额这两个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以2002年为例,计算出全国的国际旅游服务接待率为413%,即每位职工接待外国旅游者4人以上,人均创汇22.9万美元。同期,贵州国际旅游接待率为315%,即每位职工仅接待3人,人均创汇只有10.98万美元。一个省(区、市)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业绩指数,指在一定时期内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比率除以该省(区、市)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率。指数大于1,表示该省(区、市)收入了相对于其GDP规模更多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其业绩优秀;反之,其业绩差。我们据此,分别计算出1998年和2002年两个不同时期全国各省(区、市)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业绩指数。贵州业绩指数1998年为0.358,排名15位,2002年为0.1739,排名下降到22位,说明贵州虽拥有一定的旅游资源比较优势,但由于投入不足,经营管理不力等原因,致使旅游竞争力越来越低下。通过上述经济开放度三个主要指标的定量与定性深入分析研究,说明贵州经济开放度很低。开放经济学(Economics of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认为,贸易开放度必须大于10%以上(2003年贵州只有6.03%,经修正调整后低于2%),资本开放度和服务开放度都必须大于1%(贵州2003的资本开放度为0.3%,2002年服务开放度只有0.55%),才算开放经济。可见,贵州至今还算不了开放经济,而属封闭经济范畴,在我国经济正融入世界经济的今天,我们还是叫其为内需主导型经济为好。所谓内需主导型经济,是指经济活动和各类企业的建立都是为了满足国内,特别是本省各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几乎没有或很少考虑产品面向国际市场,通过国际交换实现价值增值等问题。因此,贵州经济的地区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都弱,产品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和参与国际竞争。因此,贵州省进一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第三部分 对贵州省进一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建议一、全省上下要提高对进一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全面、准确地理解省委和省政府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总体部署,并将其落到实处。二、提高贵州经济开放度是进一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关键和具体内容。1.提高贸易开放度,就是要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使外贸总额占贵州GDP的比率达20%以上(相当于修正调整后的10%以上)。2.提高资本开放度,就是要大力引进外资,使利用外资总额占其GDP的比率达1%以上。3.提高服务开放度,就是要加快国际旅游服务业等的发展,使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占贵州GDP的比率达1%以上。三、认真分析入世后的新形势、熟练利用WTO的原则,规章、例外条款和保障机制,将入世后的机遇变为现实,化解风险,应对挑战。四、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贵州带来的发展机遇,将其作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突破口。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统筹国内、省内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全面理解对外开放政策的含义,认真贯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的总体部署和对外开放的三个层次。六、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已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要认真研究它给贵州带来的发展机遇与冲击,积极探寻应对措施。七、全面贯彻落实2004年3月11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和2003年8月《贵州省政府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八、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开展跨国经营活动。九、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产业层次,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十、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涉外人才,为进一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贵州的发展潜力主要在贵州煤化工产业,旅游业等服务型行业,
  • 2021-03-22 15:51 黄皖疆 客户经理

    省情:一个省的政治、经济、人口、文化、教育、科技、民族、宗教、自然环境资源等要素的源流、现状及发展方向。

    “欠发达、欠开发”是贵州现阶段的基本省情。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省上下共同艰苦奋斗,贵州省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总体实力、综合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总体上看,贵州省欠发达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作为全国唯一人均生产总值没有达到800美元的省份,“两欠”对贵州省情的概括可谓一针见血。当贵州为近些年某些方面的发展成绩稍感欣慰的时候,“两欠”的总体判断,要求贵州必须快马加鞭,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更不能沾沾自喜。当然,贵州也要看到,这样的省情,有其特殊的成因。

    首先,自然地理条件制约着贵州的发展。贵州是名副其实的“山国”,在17.61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山地和丘陵占92.5%。“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交通长期不便,社会要素发育不足,开发难度大,开放程度低。

    其次是历史的原因。虽然贵州在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就已建省,但当时的统治者只是将此地作为屯兵防变之用。到了清朝,贵州则是18个省中最穷的一个。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的今天,贵州仍处于工业化初期。

    再次是经济结构的原因。由于贵州自然资源丰富,在计划体制下被作为原材料基地加以建设,这种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的发展模式使贵州在整个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造成了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活力不足的问题。

    地理环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是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客观载体。“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是贵州发展无法回避的起跳点。


    扩展资料:

    辩证地看,“两欠”的判断清晰地折射出贵州巨大的后发优势和开发潜力,寓示了贵州的美好前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就有学者指出:

    贵州的贫困是“富饶的贫困”。

    贵州“穷而不白”。贵州经济社会的“欠发达”状态是同丰富资源的“欠开发”状态密切关联的。贵州能源资源丰富,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能源基地。

    可开发水能资源量达1683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煤炭储量居全国第5位,超过江南12省区总量之和,素以“江南煤海”著称;埋藏深度小于2000米的煤层气资源占全国总量的22%。

    贵州矿产资源丰富。除煤炭外,贵州储量居全国前5位的矿产有27种。重晶石、铝土矿、磷矿、锰矿、锑矿甚至金矿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贵州生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好。全省有野生植物3800多种,野生动物1000多种,是全国重要的动植物种源地和中药材四大产区之一。被誉为“生物资源聚宝盆”。

    贵州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拥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国际上最有价值的地理地质二叠纪、三叠纪科学研究和观赏基地。

    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保留完好,神秘雄奇的自然风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悠远厚重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再加上冬天是大温室、夏天是大空调的宜人气候,堪称令人神往的“全国人民的避暑胜地、中华民族的大花园、国内外游客的度假村”。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把贵州称赞为“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有苗、布依、侗、水、仡佬、彝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是以夜郎为代表的山地文化的诞生地,还是一个民族流动的大走廊,来自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特色的文化,形成奇异的“文化千岛”,堪称民族文化的宏大博物馆。

    以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布衣族八音座唱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享誉海内外。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贵州“三不沿”区位劣势正在变成“西部大通道”的优势;富集的资源既可支撑本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还能支援东中部地区的发展。

    历史形成的相对封闭,固然导致了贵州与其他区域经济文化交往的低频度和低效度,但却留下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资源。

    作为开发较晚的地区,贵州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更便于借鉴吸收先进的发展模式,发挥后发优势。

    省情是动态的,是随着自身发展和客观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变化的。由于外在环境的改变,彼一时的“短”,会成为此一时的“长”。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 2021-03-22 15:48 连书耀 客户经理

    书坤很荣幸为你解答:
    望采纳!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自明代建省以来,人们就开始了省情的认识。《黔志》曾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记载,后来又有“人无三分银”的说法。这样,在历史上“三无”就成了贵州省情形象的概括。 而现阶段“欠发达、欠开发”是当前贵州的基本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最显著的特征。
    因为:
    站在“十五”结束、“十一五”开局新的历史起跑线上,很需要对贵州发展现状进一步做出科学的判断和新的把握。“欠发达、欠开发”作为基本省情的总概括,为我们在新阶段思考和解决贵州的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坚实的认识基础。
    二、改变“欠发达、欠开发”现状根本在于推进和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贵州的殷切期望,对贵州的总要求,也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之所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全部工作的根本主线。
    三、解决“欠发达、欠开发”,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对策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加快小康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改变“欠发达、欠开发”现状的关键时期。
  • 2021-03-22 15:47 赵风莲 客户经理

    对贵州省情的认识,必须要有正确的观念,即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为指导;必须要用科学的方法,即各种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还必须借助现代化的认识手段,比如地质勘测和大数据等技术。

相关百科精选

  • 苏黎世财产... 苏黎世保险集团(苏黎世)是一...

  • 成长保险 投保遵循“高额损失优先原则”,即某风险事故发生频率不高,但造成损失严重,就优先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