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求各地的农业的区位因素br例如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热量。br东北的甜菜生产热量。br就是要这种的,多多益善。
齐显尼 来自: 网页 2021-03-21 11:18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1-03-21 11:21最佳答案

农业的区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如平原),土壤(如黑土),水源。 社会因素:市场(最重要,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市场扩大),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劳动力(影响农业类型和经营方式),机械。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1-03-21 11:42 黄益溢 客户经理

    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2、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

    3、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4、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5、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6、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

    扩展资料:

    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分析方法:

    1、整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或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即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关键因素法:

    主要因素: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完整、全面地列出。

    主导因素: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即没有这种因素该农业就不可能在该区域分布。

    限制性因素:类似于木桶原理中的短板,其他条件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此条件为限制性因素。

    3、发展分析法: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市场是最富于变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区位、产品的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府政策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区位。

    交通运输、技术条件的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产品运输的时间,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分离,逐渐形成跨区域以致世界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

    4、农业区位选择的两大分析角度:

    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

  • 2021-03-21 11:39 齐晓怡 客户经理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劳动力价格等。

    1、气候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的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2、地形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种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3、土壤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4、水源

    水源对农业特别是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的影响可以说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5、市场

    农业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6、交通

    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运输条件。园艺业、乳畜业等,由于其产品容易腐烂变质,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7、政策

    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8、科技

    科学技术主要通过影响其他区位条件来影响农业区位。

    9、劳动力

    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寡也会影响农业区位。例如:发达国家的机械化农业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的区别。

    10、工农业基础

    一个地区工业基础和农业基础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区位都会造成影响

    扩展资料

    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取所需产品的生产部门,其生产对象是动植物,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光、热、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且不同的动植物需要不同的自然条件。

    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家政策千差万别(不同地域的耕作习惯、发展历史不同;不同区域居民的食品爱好和需求不同,因而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为此各地的农业区位因素有很大的差异。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社会经济因素。例如,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分别处在我国的东北部和西南部,由于诸多因素,如气候、劳动力等条件的差异,分布着不同的农业类型。

    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合理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 2021-03-21 11:36 龙子鹏 客户经理

    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大规模机械化——小麦 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山地草场广布——粗放的放牧业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平原——耕地;山地——畜牧业、林业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品性生产基地建设 (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橡胶、双季稻、小麦) 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地形、水分、光照) 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城郊农业的发展,苹果种植规模变化)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麻烦采纳,谢谢!
  • 2021-03-21 11:33 龚子飞 客户经理

    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

    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扩展资料:

    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分析方法:

    1、整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或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即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2、关键因素法:

    主要因素:某一区域某种农作物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完整、全面地列出。

    主导因素: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即没有这种因素该农业就不可能在该区域分布。

    限制性因素:类似于木桶原理中的短板,其他条件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此条件为限制性因素。

    3、发展分析法: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市场是最富于变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区位、产品的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府政策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区位。

    交通运输、技术条件的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产品运输的时间,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分离,逐渐形成跨区域以致世界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

    4、农业区位选择的两大分析角度:

    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 2021-03-21 11:30 连丽艳 客户经理


    1. 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 地形:高度:平原适宜耕作业;山地适宜畜牧业。
    坡度:大于25°不适合种植业。
    ② 气候:光照、热量(温差)、水分。
    ③ 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④ 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
    ① 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 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
    ③ 国家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干预手段。
    ④ 劳动力:价格、素质
    ⑤ 工业和农业协作:工业——机械化,土地价格。
    ⑥ 生活习惯、历史因素:类型
    ⑦“三废”、化肥、农药:产量及销售,如绿色生态农业
    ⑧ 农业技术、科技
    ⑨ 经过的城市与工业区:市场
    2.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1)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
    (2)自然条件可以利用、改造。
    ① 通过培育良种,改革耕作制度,扩大某种作物区位范围。
    ② 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但有一定限度(考虑经济技术、投入产出比、环境)。如:玻璃温室、喷灌、梯田等。
    3.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为农业区位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 2021-03-21 11:27 赵飞虎 客户经理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因素可以充分利用或加以改造,利用发展温室农业,修梯田,引水灌溉等;
    (2)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突出,例如城郊农业的发展;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例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从南方大陆调运蔬菜。
  • 2021-03-21 11:24 桑风月 客户经理

    农业区位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例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在湄南河平原等地,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选择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劳动力价格等。

相关百科精选

  • 信诚人寿保... 信诚人寿,全称:信诚人寿保险...

  • 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资产”)成立于2012年12月4日,公司的业务范围是: 受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人民币、外币资金;管理运用自有人民币、外币资金;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