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家宏观调控?其手段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0-12-21 10:31最佳答案
①经济手段
含义: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内容:价格、财政、税收、信贷(利率)、汇率、等杠杆进行的调控都属于经济手段,还有经济计划、产品购销、产业政策、开发式扶贫政策等多种手段,把握经济手段的内容有那些。
(说明:经济手段如第五课《财政与税收》中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或从紧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第六课《银行和储蓄者》中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信贷政策;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中,国家实行相关产业政策,调整经济结构。)
作用: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重要作用
②法律手段
含义: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作用:可以有效地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注意:法律性是市场经济的特征,所以法律必然成为国家调控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理解: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③行政手段
含义: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特点:直接、快速
注意: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也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运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
注意:不能认为实施宏观调控就是靠行政手段,宏观调控应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发挥各种手段的整体功能。
几个认识误区
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宏观调控是指导性的可以弥补市场的缺陷
⒉市场调节不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需要的原因,国家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⒊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就是促进经济增长
⒋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行政手段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0-12-21 10:49 齐晓天 客户经理
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分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手段有时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影响;法律手段有时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法规;行政手段则是政府发布的经济命令。区别是:
1、含义不同,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律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2、内容不同,经济手段包括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经济计划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指导和影响经济活动所规定并付诸实施的一切准则和措施。
3、任务不同,经济手段的任务在于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则主要是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益。
4、调控范围不同,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市场上经济活动主体的一切经济活动;行政手段的运用要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和限度内。
5、特点不同,经济手段具有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和间接性的特点。这表现在它确定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量调控、重大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布局。
6、执行的主体不同,执行经济手段的有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手段的国家机关有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而行政机关则是执行行政手段的唯一机关。
7、地位不同,宏观调控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8、发展趋势不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将不断得到强化,而行政手段则逐步趋向缩减(但不会最终消失)。
拓展资料: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健康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统筹安排,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宏观调控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
1、直接调控,即国家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协调和控制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
2、间接调控,即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影响和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
2020-12-21 10:46 齐显影 客户经理
主要目标是调节国家经济,手段是行政,财政和货币政策 -
2020-12-21 10:43 黎皇兴 客户经理
A.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此外,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规划、计划等来实现宏观调控。
B.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另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C.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区别:
1.任务不同,经济手段的任务在于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则主要是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调节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益。
2.调控范围不同,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调节市场上经济活动主体的一切经济活动;行政手段的运用要控制在必要的范围和限度内。
3.特点不同,经济手段具有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性和间接性的特点。这表现在它确定的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总量调控、重大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布局。
4.执行的主体不同,执行经济手段的有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手段的国家机关有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而行政机关则是执行行政手段的唯一机关。
5.地位不同,宏观调控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6.发展趋势不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将不断得到强化,而行政手段则逐步趋向缩减(但不会最终消失)。
拓展资料:
1.政府宏观调控也叫国家宏观调控。政府宏观调控或国家宏观调控是以政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通过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主要是财政手段),实现以经济主体为主导、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为核心、经济结构平衡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政府宏观调控是系统工程。对称型反周期调控,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本质;制定对称型产业政策,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核心;财政手段,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途径。
2.政府宏观调控是小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到知识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常态化的政府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政府宏观调控不同于政府干预经济,也不同于计划经济。政府宏观调控主要通过制定对称型产业政策来实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家宏观调控
-
2020-12-21 10:40 管爱国 客户经理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1)必要性和重要性
①必要性:一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二是社会主义性质决定。②重要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可以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共同富裕的实现。
(2)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手段:①经济手段:主要是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进行引导。是一种间接调控;②法律手段:国家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进行间接调控;③行政手段: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调控。④三种手段各有所长,要综合运用,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详情请加回答者! -
2020-12-21 10:37 黄盛杨 客户经理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说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1)必要性和重要性
①必要性:一是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二是社会主义性质决定。②重要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可以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共同富裕的实现。
(2)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手段:①经济手段:主要是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计划进行引导。是一种间接调控;②法律手段:国家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进行间接调控;③行政手段: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调控。④三种手段各有所长,要综合运用,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注:2009年我国将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加强调控,要了解国家财政、税收、利率的变化)。 -
2020-12-21 10:34 龙安隆 客户经理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从国民经济全局利益出发,对客观经济运行过程进行自觉的调节与控制,以避免和克服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保证宏观经济运行目标的有效实现。政府为了达到调控经济的目标,就必须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又称经济杠杆,它是实现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是以经济利益为动力和约束机制的调控措施的总和,具体表现为财政、税收、信贷、利率、汇率、价格等具有分配功能的经济范畴。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状况,通过改变上述经济范畴的实际分配水平和幅度,就可以增加或减少某些部门、某些企业或个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将国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传导到各个经济主体,继而对他们的经济行为产生诱导或制约作用。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政府没有对各微观经济主体提出指令性的要求,而是让他们按照国家既定的经济政策自行决定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使他们在利益大小的比较中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经济法规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必不可少的手段。以法律形式把各种经济联系和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固定下来,是宏观调控成功的重要保证。其中包括制定和完善有关政府机构的法律法规、宏观调控体系的法律法规、规范各利益主体行为的法律、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法律、规范特定商品、特定行业经营行为的法律法规等。
必要的行政管理是政府凭借政权力量,采取指示、命令、决议、规定等形式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调节方法。行政管理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必要补充,既不能取消行政管理手段,又不能滥用行政管理。 -
2020-12-21 10:28 连丽花 客户经理
宏观调控手段包括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拓展资料
1、宏观调控是什么:
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使国民经济持续 迅速 健康的发展,这也是国家调节市场的主要手段。就是说对于发展过快的行业进行适当调节,如果大家都去做会产生经济膨胀,会导致企业东西卖不出去,社会动乱等等一些问题。
2、调控手段的内容:
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两个方面。
经济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经济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
行政手段是依法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还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
因为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的调节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计划手段有相对稳定性,不能灵活地调节经济活动,经济手段具有短期性、滞后性和调节后果的不确定性。
当计划、经济手段的调节都无效时,就只能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尤其当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将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当然,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这些问答能否帮助您?
问答难题榜,是高手就来挑战!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