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没有增寿这个说法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0-10-12 16:58最佳答案
2014年闰九月 [2014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一,甲午马年正式到来。马年一共有多少天?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表示,与刚刚过去的农历癸巳蛇年不同,农历甲午马年是闰年,共计384天,比蛇年多29天。
1闰九月简介
闰九月,按照阴阳历的说法,指在某年中出现两个九月的意思,闰月在九月的很稀少,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仅有1832年和本世纪的2014年,下一个世纪将会在2109年出现。
2罕见闰九月
下次将出现在2109年据了解,为协调阳历与农历之间的天数,古人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农历闰年因为多了个闰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而农历平年一般有353天~355天。闰九月按照阴阳历的说法,指在某年中出现两个九月的意思,闰月在九月的很稀少。记者查询闰月列表发现,闰九月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仅有1832年和2014年,闰九月的下一次出现将会在2109年。“想要碰上闰九月,这辈子就只有一次了。”30多岁的读者陈先生表示,一般情况下,每四年都会有闰月出现,可没想到马年碰上的闰九月居然如此罕见,想要再次碰上还要再过90多年。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在阳历中,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回归年,平年365天,闰年有366天。而我国传统的农历是以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依据,一个月约29.5306天,12个月为354天或355天,比阳历年少了11天。
3两个重阳节
马年将有两个重阳节“农历马年有两个九月初九,是不是要过两个重阳节了?”对于即将到来的农历甲午马年,细心的网友发现2014年有两个农历九月,这不仅意味着农历九月出生的人可以过两个生日,更意味将出现两个重阳节(九月初九)。对于两个重阳节该如何过?南昌民俗专家表示,碰上这种闰月的情况,民间通常采取赶前不赶后的做法,即过第一个九月初九重阳节,后一个九月初九则虚化。
4特殊的闰月
还有4个闰月碰不到闰九月已经是很罕见的闰月了,那么是否还有更罕见和特殊的闰月呢?记者查询闰月列表发现,从闰月月别出现的频率来看,闰五月是所有闰月月别中最常见的闰月;闰四月和闰六月也常见;闰二月、闰三月、闰七月、闰八月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闰四月、闰五月和闰六月。所以,这4个闰月可称为比较常见的闰月。闰九月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闰二月、闰三月、闰七月、闰八月,而且出现的年份比较少,所以闰九月可称为比较罕见的闰月;闰十月、闰冬月(即十一月)出现的频率仅次于闰九月,闰十月和闰冬月最快出现会在2166年和2033年,可称为很罕见的闰月;闰正月、闰腊月不仅出现的频率低,而且闰正月初一可称为闰春节,闰腊月最后一天可称为闰除夕,所以这两个闰月可称为特殊闰月。闰正月和闰腊月会出现在2262年和3358年。根据闰月列表显示,从1645年到2014年,闰正月、闰冬月(即十一月)、闰腊月(即十二月)未出现过,闰九月出现4次,闰十月出现3次。
关于闰月年的习俗、说法不少,有些地方更是还有一些关于闰月年的禁忌,生生让闰月年过出了和普通年份的不同来。
如果读读诗人李贺的《闰月》诗,“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管灰剩飞。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诗中道出的闰月年的吉祥寓意,倒更合天增岁月人增寿之意。
所以,在闰月年,爱父母、孝顺父母的你,最应该做以下几件事,既可以为父母增福增寿,也可以为自己带来好运。
一、买闰月鞋,为父母增福增寿
很多地方,盛行闰月年为父母买鞋的习俗,并有俗话为佐证“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
所以,成年的子女,都会在闰月年为父母买鞋子,以表达对父母的孝顺和祝福,祝福父母健康、平安、长寿。
关于买鞋的时间,各地有所不同。
有的地方,子女是在闰月前的一个月买,好让父母在闰月的第一天就穿上,福寿延年。
有得地方,子女则是在闰月年前,或者在闰月年初,早早地把鞋子买好,放在家中,说这样更可以为父母增福增寿。
二、为老人准备寿衣、寿材,祈福延寿
旧时,老人们很重视自己的寿衣、寿材(棺材),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就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互相之间还要交流讨论。
寿衣是很有讲究的。从里到外、从头到脚,每件衣服的样式都有说道,而且要把一年四季的都备齐。寿衣准备好后,老人们每年都会把寿衣拿出来晾晒,接触阳气。
寿材的材质、油漆的遍数,则是关注的重点。“某某的寿材已经油漆了几十遍了”,是老人们很热衷、羡慕的话题。
因此,只要有条件,寿衣、寿材是要及早着手准备的,才能备齐、备好。
而闰月年,因为比普通年份的十二个月多了一个月,“天增岁月人增寿”是很多地方说法中的共识,所以在闰月年里准备的寿衣、寿材,祈福延年的效果更为显著。
因此,有孝心的子女,往往选择在闰月年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早早准备好寿衣、寿材(棺材),为老人增寿。
而寿衣是否准备齐全,不仅是老人们所关心的,也是子女们孝心的表现。
三、为老人提前修坟建墓,延年益寿
以前的皇帝,几乎是在继位登基之初,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寝,相传陵寝越早建造好,越会为自己增寿。这种看法由皇帝影响到帝王大臣、富贵之家,后来只要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尽量在老人身体还很健康之时,就请高人选择吉地,并择日请能工巧匠建造墓地,以为老人延寿之用。
四、回娘家吃闰月饭,合家团聚愉悦老人的身心
已出嫁女儿回娘家吃闰月饭的习俗,流传已久。
以前,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嫁从夫,行动要听婆家的安排,回娘家也不能随意,回去住几天也要听婆家的吩咐。而在多出来的这一个月里,娘家就可以接女儿回来,让嫁出去的女儿和娘家人团聚,也显示我家女儿是有娘家撑腰的。
其实,这样做的另一层意思则是,女儿可以得此机会与家人团聚,和父母说说知心话,做一些“贴心小棉袄”才做的事情,让父母身心愉悦,自然身体健康。
特别强调的是:闰月年不能迁坟、闰月不能下葬的禁忌,有待商榷
有的朋友询问,他们当地讲究闰月年不能下葬的习俗,说闰月是多出来的一个月,这个月里鬼门关不开,闰月去世的人要搁到下个月后才能安葬。这个禁忌有什么专业上的解释?
还有的朋友问:听说闰月年忌讳迁坟合葬,这是有什么说道吗?
闰月的设置,就是为了解决阴阳历日期与季节发生倒置问题的,每十九年就会有七个闰月,也就是几乎不到三年就会有一年是闰月年,和普通年份区别不大。
而从专业的角度来讲,闰月年并无不能迁坟、下葬的禁忌,这些说法只是流传于部分地区而已。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0-10-12 17:07 米培燕 客户经理
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应该多运动,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 -
2020-10-12 17:04 齐敬甲 客户经理
公元234年,诸葛亮采用诱敌之计,将司马懿大军骗到上方谷,采用火攻,准备毕其功于一役。然而,天公不作美,突然天降暴雨,司马懿大军突围而去。诸葛亮看到天意,怒急攻心,晕厥在地。随后,他百般羞辱司马懿,还送给他女人穿的衣服,引诱司马懿出战,也无济于事。
不久,与诸葛亮夹攻曹魏的东吴军队退兵,诸葛亮口吐鲜血,他通过观星象,自知命不久矣。演义中,他在姜维的建议下,采用“祈禳之法”,准备续命。
然而,在关键时刻,第七天,也就是最后一天,主灯被魏延擅闯大营而扑灭。这代表诸葛亮回天乏术,即使神仙亲临,也救不了他了。那么,魏延为何要扑灭丞相诸葛亮的七星灯呢?
首先,魏延是因为曹魏偷营劫寨,手忙脚乱才扑灭七星灯的。
不只诸葛亮懂天相,老对手司马懿也懂。有一天,司马懿观星相,看到代表诸葛孔明的将星失位,意味着诸葛亮病危,即将死去。他便派夏侯霸带1000士兵,前去偷袭。如果蜀军不出战,则代表司马懿猜测准确,他准备趁诸葛亮大病,要了诸葛亮大军的性命。
于是夏侯霸带兵前去劫寨。此时的诸葛亮,“祈禳之法”已进行到第六天,一切顺利,只待七天完公,可以增寿。突然,魏延闯入大营,报告说魏军夏侯霸劫寨,由于魏延进来的太急,将七星灯扑灭。
这时的魏延,扑灭七星灯,纯属意外,他不是故意扑灭的,只是由于魏军偷袭,他手忙脚乱而扑灭的。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忽听得寨外呐喊,方欲令人出问,魏延飞步入告曰:“魏兵至矣!”延脚步急,竟将主灯扑灭。
其次,即使没有魏延扑灭七星灯,也会有“其他人”扑灭的,诸葛亮大限已到,命不久矣。
即使没有魏延闯入大帐内扑灭七星灯,也会有“张炎”、“王炎”、“李炎”等人扑灭的。当时诸葛亮口吐鲜血,命悬一线,不是简单的“祈禳之法”所能拯救的。当然这都是演义中的说法,真实历史上,也没有这种延长寿命的办法。
诸葛亮寿命已到,是他太劳累所导致的。他每天“日理万机”,“事无巨细”,就连军中二十军棍以上的小事,他都要亲自过问。试问,即使是一个铁人,也扛不住这样的高强度工作吧。诸葛亮还是一国丞相,一军主帅,他操劳的事情,比其他人多十倍、百倍。
况且,诸葛亮是一个柔弱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经常坐四轮车,身体素质很差的。所以,他见司马懿龟缩不战,自己毫无办法,着急加上火,才重病而亡的。这和魏延扑灭七星灯关系不大。
最后,魏延不是故意扑灭的,他还没这个胆子。
魏延虽然桀骜不驯,恃才傲物,可他毕竟是蜀汉的臣子,蜀汉的一员战将,他得接受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领导啊。如果他故意扑灭诸葛亮的救命灯——七星灯,他是会被军法处置的。在古代,军法处置也就是斩首。魏延还是怕死的,所以,他也不敢随便得罪诸葛亮。
本来诸葛亮看魏延有反骨,就看他不顺眼,魏延为了活命,一直本本分分,没有得意忘形,狂妄自大。事关诸葛亮身家性命,借给魏延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故意扑灭诸葛亮的救命灯啊。在诸葛亮死后,魏延才有狂的资本啊,他想要继续带领蜀军和司马懿作战,建立不世之功。
总之,魏延扑灭诸葛亮的七星灯,是无心的,他还不至于故意陷害诸葛亮的。不过,即使魏延没有扑灭七星灯,诸葛亮也活不长了,他的大限已到。
-
2020-10-12 17:01 黄盛木 客户经理
在前史有关续命说法中,七星灯无疑是较为神秘的一种。传说,点燃七星灯,就可以续命增寿。无论老幼、强壮,只要一气尚存,都可以转危为安,存续生命。综合各种演义小说和民间故事,至少有两个历史人物点燃了七星灯。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是刘伯温。
诸葛亮为了蜀汉呕心沥血,六出祁山,积劳成疾,不期命丧五丈原。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病逝与七星灯扯上了关系。生命垂危之际,诸葛亮采用祈禳之法,布设七星灯,以此来延续自己的生命。诸葛亮说“若七日内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诸葛亮点燃的七星灯,如果七日内灯明不灭,则可续命十二年,如果灭了则他必死无疑。当然,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诸葛亮施法之际,魏延莽撞入帐,碰翻了主灯,七星灯因而熄灭。诸葛亮也在感叹天命难违中黯然而终。
“七星灯续命”一说,也发生在明代的刘伯温身上,不过结局全然不同。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元勋,也是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传说,刘伯温在辅佐朱元璋平天下时,感到自己命不久矣,便点燃七星灯,为自己续命一纪。一纪也就是十二年。刘伯温利用这十二年,帮助朱元璋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并以“明”为国号来招揽民心,从而开创大明王朝。
刘伯温如何利用七星灯续命,不如诸葛亮详细,现存说法,大都含糊其辞,仅仅承认有此一事。不过,刘伯温续命归续命,十二年后,他还是因病终死家中。
诸葛亮与刘伯温,一个料事如神,一个神机妙算,两者都有勘破天机的能力。二人能够点燃七星灯,说明都是上天眷顾的天选之人。这种选择,与其说是天,不如说是民。诸葛亮与刘伯温无论在史料中,还是在民间都有很高的美誉度,其事迹多为后世传颂与赞扬。人们将其神话,并与七星灯联系起来,想来也在情理之中。
一切都是天命。但七星灯续命,为诸葛亮失败,而刘伯温成功了呢?
从个人能力来看,二人的确难分伯仲。在民间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说,可见刘伯温更胜一筹;在一些故事版本里,诸葛亮死后料定刘伯温会出现,可见诸葛亮丝毫也不逊色;但在朱元璋那里,直接将二人看成一人,说刘伯温是诸葛亮投胎再世。
如果与当时的背景联系起来看,一切又都明朗起来。蜀国气数已尽,被统一也是诸葛亮死后不久的事,而明朝是新生朝代,需要刘伯温这样一位人物来辅助朱元璋成就帝业。在这个逻辑下,刘伯温成功续命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当然,从文学创作的角度看,诸葛亮死在北伐途中,续命失败无疑增加了壮志难酬的悲怆感,而刘伯温作为从龙之臣,续命成功正是各种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
-
2020-10-12 16:55 黄益溢 客户经理
我觉得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想要增寿最好的方法就是没有忧愁,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
2020-10-12 16:52 齐显尼 客户经理
佛教有过午不食的说法,但是不是要求信佛的都要过午不食的,我认为这个是个人发心的。我认识的很多同修中没有听过有过午不食的。我觉得要随缘,不必强求自己。可能出家的师父门比较重视这一点。
转帖给你参考:
佛教中的过午不食问答(2007-12-31 20:16:18)标签:过午不食问答录 健康 分类:新闻资讯站
此帖是为了回答云为素食朋友关于过午不食的一些问题而发的,希望能有所帮助。
不过,我得先澄清一下我本人目前并没有在进行过午不食,只在偶尔没有胃口,身体不适的时候放弃晚餐。对过午不食的认识是从今年五月份一位同读博士的男同学(泰国人)到寺庙出家两周开始的。也许很多人都知道,按照风俗习惯,泰国男子一生中必有一段时间要出家,时间可长可短,次数可多可少,年龄可早可晚。该同学已经快50岁了,可能因为学业和工作上的压力过大,导致严重头痛等一系列健康问题,而且常常情绪失控,整个人看起来像一把蔫菜。同学的父亲是位老医生,在让他到医院进行彻底检查后,确定他的问题在于心理,于是建议他出家修行两周。在他修行即将完成时,我跟班上其他所有的同学都一起去他修行的寺庙探访他,顺便做了布施。
最让我吃惊的就是见到他的那一刻,同学象换了个人,精神面貌和气色都绝佳,简直不敢相信短短一两周之类他有如此的巨变。当然,寺庙的作息是非常严格的,每天清晨四五点就要起床诵经打坐,然后赤脚外出化缘,晚上也是必须在规定时间(好像是9点)熄灯就寝,修行期间排除所有杂念,连Internet都不能上,同学只能在得空时偷偷用手机查看一些由学校发出的重要邮件,但那期间他不允许做任何回复,我们连电话都不能直接打给他,有事只能通过庙里的专职人员转告。最让我吃惊的就是他们的过午不食。那天我跟同学们都是在庙里用膳的,中午12点的钟声一响,所有的僧侣们就停止一切进食直到第二天清晨,这期间只能喝些饮料或少许果汁。
事后问同学如此过午不食可有任何不适,结果当然是相反,同学看起来是清瘦了些,但却更结实精神,一点病态都没有,最令人感叹的是同学的所有身体不适全部消失了,心态极佳,心情好到可以感染每个人,这是我亲眼所见的脱胎换骨,如果我是男身定也愿出这么一次家。
问:过午不食,是否有下列几项利益。1.容易消化,裨益健康?2.所谓‘饱暖思淫欲’。过午不食是否为了寡欲?3.修行人过午不食,是否也许一部分是为了‘节约光阴’的目的?4.饿鬼夜食。过午不食,是否为了不忍饿鬼闻香见食而受饥火之苦?5.一般的警劝说:‘节衣增福,节食增寿’。过午不食,有此利益否?以上几点,是否正确的论说?若详说之,还有其他利益否?(真惭愧)
答:过午不食,有原则,亦有附带利益,印土之制,僧侣乞食,尊者迦留陀夷日暮乞食,曾惊孕妇堕胎,佛制过午不食,与尊举之第四条皆其原则也。列举其他皆附带于己有益。(李炳南老居士《佛学问答类编》)
问:平常伙食不好之处,中午吃得不太饱,如果过午不食,是否有损于健康?
答:按医学五脏六腑,皆有主病,胃之病因,曰‘胃家实’。如肠中废物尚未排出,而胃又加填满,此即病矣,古人摄生,统戒过饱。食宜定量,不择甘粗,量数既足,不碍健康。非但不碍健康,最低之益,亦减肠胃诸病。(出处同上)
问:‘过午不食’的一行,对于居士,是否亦称重要?
答:自他二利之事,何限出家在家,但问能为不能为,肯不肯为耳。(出处同上)
问:以‘过午不食’之功德,可否回向于‘消病,消罪,祈愿……’?
答:善无巨细,皆可回向,不限于某一事也。(出处同上)
问:弟子已持午,唯尤想弃早餐,日持一食,因有胃病稍感不适,是否可不予理会继续以往?(庞干善)
答:过午不食,是佛所制,早时食粥,是佛所许。各丛林及持律者,皆遵而行之,是早粥有益于营养,所谓粥有十益也。如早时饱饭,则无益于卫生,反害于胃,然于佛戒亦无背也。(出处同上)
问:过午不食在乡村中,乡人很亲切教我们吃,如果不吃,又怕他再煮附属品而损福,又怕他反感,如果吃会有什么罪过?如果在家,在寺庙持过不食而出外弘法时,方便方法可以吗?慈航法师过午有没有吃水果及附属品?(信慧)
答:食为破斋,有事至人家,宜先声明,则免麻烦矣。在外弘法,更宜庄严,以不食为佳,如事多言多,虑气力不支,除十斋日外,可预在佛前禀明,偶尔方便。附属品为何物?未言明,不便答。(出处同上)
问:佛制沙弥律仪十戒中,即有午后不食一戒,据说是悲愍饿鬼,免他见食,喉出猛火燃烧!有人说凡食物入口吐落地时,若有碎渣的食品,都不可吃!若进口里吐落无碎渣的无论何物,都可以吃。如开水,牛乳,豆浆等,皆可食之。此说对吗?(潘金泉)
答:过午不食,不止沙弥律仪,不食之义,亦不仅悲悯饿鬼。大旨有十,如一、断生死缘,二、表中道义,三、调身少病,四、道业尊崇,五、坚固戒品,六、堪能修定,七、出生智慧,八、离鬼畜业,九、不恼檀信,十、不扰行人等,此见蕅益大师开示,尚有他说,繁不备举。水许饮之,浆与乳,病时可与方便。若开为无碎渣者皆可食,即有乖上义矣。(出处同上)
问:过午不食,水果类(米汤杏仁茶)可不可吃?(信慧)
答:凡含固体之类,俱不宜食。(出处同上)
问:佛制过午不食,诚能人人如是,则既经济又少麻烦,是否仅中午一餐?或早中二餐?过午还用点心茶果否?初学者应如何练习方不伤身体?(楼永誉)
答:持午者,许于清旦早餐,过午以后,只可饮水,点心水果皆不许用,此系对正式持斋者而言。既未受斋,又初练习,午后不妨暂食点心,水果,由渐少而至不食。惟清旦早餐,不宜过饱,更宜稀粥,使到正午,能作多食,午量能多,其执持时间当久,此亦练习一法也。(出处同上) -
2020-10-12 16:49 车广侠 客户经理
2014甲午马年为闰月年,闰九月。
关于闰月年的习俗、说法不少,有些地方更是还有一些关于闰月年的禁忌,生生让闰月年过出了和普通年份的不同来。
如果读读诗人李贺的《闰月》诗,“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管灰剩飞。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诗中道出的闰月年的吉祥寓意,倒更合天增岁月人增寿之意。
所以,在闰月年,爱父母、孝顺父母的你,最应该做以下几件事,既可以为父母增福增寿,也可以为自己带来好运。
一、买闰月鞋,为父母增福增寿
很多地方,盛行闰月年为父母买鞋的习俗,并有俗话为佐证“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
所以,成年的子女,都会在闰月年为父母买鞋子,以表达对父母的孝顺和祝福,祝福父母健康、平安、长寿。
关于买鞋的时间,各地有所不同。
有的地方,子女是在闰月前的一个月买,好让父母在闰月的第一天就穿上,福寿延年。
有得地方,子女则是在闰月年前,或者在闰月年初,早早地把鞋子买好,放在家中,说这样更可以为父母增福增寿。
二、为老人准备寿衣、寿材,祈福延寿
旧时,老人们很重视自己的寿衣、寿材(棺材),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就开始考虑这些问题,互相之间还要交流讨论。
寿衣是很有讲究的。从里到外、从头到脚,每件衣服的样式都有说道,而且要把一年四季的都备齐。寿衣准备好后,老人们每年都会把寿衣拿出来晾晒,接触阳气。
寿材的材质、油漆的遍数,则是关注的重点。“某某的寿材已经油漆了几十遍了”,是老人们很热衷、羡慕的话题。
因此,只要有条件,寿衣、寿材是要及早着手准备的,才能备齐、备好。
而闰月年,因为比普通年份的十二个月多了一个月,“天增岁月人增寿”是很多地方说法中的共识,所以在闰月年里准备的寿衣、寿材,祈福延年的效果更为显著。
因此,有孝心的子女,往往选择在闰月年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早早准备好寿衣、寿材(棺材),为老人增寿。
而寿衣是否准备齐全,不仅是老人们所关心的,也是子女们孝心的表现。
三、为老人提前修坟建墓,延年益寿
以前的皇帝,几乎是在继位登基之初,就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寝,相传陵寝越早建造好,越会为自己增寿。这种看法由皇帝影响到帝王大臣、富贵之家,后来只要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尽量在老人身体还很健康之时,就请高人选择吉地,并择日请能工巧匠建造墓地,以为老人延寿之用。
四、回娘家吃闰月饭,合家团聚愉悦老人的身心
已出嫁女儿回娘家吃闰月饭的习俗,流传已久。
以前,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嫁从夫,行动要听婆家的安排,回娘家也不能随意,回去住几天也要听婆家的吩咐。而在多出来的这一个月里,娘家就可以接女儿回来,让嫁出去的女儿和娘家人团聚,也显示我家女儿是有娘家撑腰的。
其实,这样做的另一层意思则是,女儿可以得此机会与家人团聚,和父母说说知心话,做一些“贴心小棉袄”才做的事情,让父母身心愉悦,自然身体健康。
特别强调的是:闰月年不能迁坟、闰月不能下葬的禁忌,有待商榷
有的朋友询问,他们当地讲究闰月年不能下葬的习俗,说闰月是多出来的一个月,这个月里鬼门关不开,闰月去世的人要搁到下个月后才能安葬。这个禁忌有什么专业上的解释?
还有的朋友问:听说闰月年忌讳迁坟合葬,这是有什么说道吗?
闰月的设置,就是为了解决阴阳历日期与季节发生倒置问题的,每十九年就会有七个闰月,也就是几乎不到三年就会有一年是闰月年,和普通年份区别不大。
而从专业的角度来讲,闰月年并无不能迁坟、下葬的禁忌,这些说法只是流传于部分地区而已。 -
2020-10-12 16:46 边厚敏 客户经理
有,如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这些问答能否帮助您?
相关百科精选
泰康珍爱宝... 产品特色:1、高额医疗全面保...
正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正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德人寿”)成立于2006年11月6日,是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的全国性、股份制人寿保险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在北京。
问答难题榜,是高手就来挑战!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