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里的“y”为什么代表实际产出或收...

宏观经济学里的“y”为什么代表实际产出或收入?
齐晓娥 来自: 移动端 2020-09-23 14:01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20-09-23 14:04最佳答案

朋友,这个是有大小写区分的,另外支出就等于产出,这是因为所有产出的必然对应着支出e=y这是先决条件,没有为什么,在凯恩斯交叉图里,实际支出就是实际生产。但计划支出可绝对不是计划产出。
y=c+i
注意:这里的y、c、i都是用小写字母表示,分别代表剔除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或收入、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而不是用大写字母表示的名义产出、消费和投资。c和i代表的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有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消费和投资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e=y,也可以用i=s来表示,因为:
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即e=c+I;生产所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即y=c+s;因此e=y可写成c+i=c+s,等式两边消去c,即可得i=s。

其他回答(共7条)

  • 2020-09-23 14:25 赖鹏博 客户经理

    这里的实际产出就是100万,计划产出就是90万
  • 2020-09-23 14:22 龚峻松 客户经理

    GDP的三种计算方法:工厂法。收入法。支出法。
    收入法和支出法是互推出来的。
    可以认为是总收入。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基本要素假设:市场是不断出清的市场。也就是说。供需始终均衡。研究宏观经济的任何一点中。必须承认总支出=总收入。
    因此GDP也不例外。
  • 2020-09-23 14:19 龚巧丽 客户经理

    有两个方法:数学方法和逻辑推理。
    1、数学方法:lm曲线为m=ky-hr,即r=ky/h-m/h,因为在lm曲线的图形中r表示在纵轴上,而y表示在横轴上,所以要转化成这种形式。当交易和预防动机引起的货币需求不变,而货币的投机需求越高时我们可知式子中的h变大,其他的变量保持不变。h变大的结果是方程的斜率k/h变小,当然lm曲线变得平坦。
    2、逻辑推理:当货币的投机需求变大时,h变大。因为h代表货币需求对r的敏感程度,所以h变大的结果是r的少量变动即能引起货币需求的很大变化,对y也是如此。因此lm曲线比较平坦,直观上看就是r变动一点儿,就可以是y大幅度变动。
    ps:在宏观经济学中,只要是涉及数学公式的模型都可以同时采取这两种方法来分析理解问题。在is-lm模型之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举例分析时,你会发现多用这种方法理解问题会容易得多。
  • 2020-09-23 14:16 黄盛楠 客户经理

    总支出=总收入=总产出,总需求=总供给,前者是从会计角度来说,是事后的相等;后者是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是事前相等。
    Y=C+I+G+NX中得Y可以说是总收入(总支出),可以理解为GDP、GNP、NDP、NI等各个层次,只要等式两边表示的概念协调一致就行。
    下面是个人意见:从供给角度,Y表示总产出或总收入,因为总收入是要素提供者的收入;从总需求角度,Y表示总支出,因为需求要体现为购买和投资等支出。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
  • 2020-09-23 14:13 赖鹏博 客户经理

    在宏观经济学中,
    总产出——整个社会生产的全部产品。
    总收入——整个社会的人民创造财富,包括税收。
    总支出——整个社会生产的全部产品被整个社会的人民创造财富所购买,形成了总支出
    这是整个社会的大生产所反映的平衡关系
  • 2020-09-23 14:10 赵飞虹 客户经理

    楼上的真让我看晕了,计划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假设封闭国家的情况下不存在进出口},计划支出E=C{Y-T}+I+G,C(Y-T)带表的是消费函数随总收入和税收而变化,计划支出可以理解成对未来市场能消费的量的预估计,而将来实际生产时必定是按照实际支出的量来生产的,为了让生产=消费,所以实际支出和计划支出必定慢慢相等。你也可以看图,横轴实际支出,纵轴计划支出,计划支出的线代表的是市场能消化的量,而实际支出表示的是实际生产的量,最终生产必定趋向于两条线的交点。
  • 2020-09-23 14:07 赵顺铃 客户经理

    这属于简单国民收入理论问题
    一、均衡产出
    1、最简单的经济关系某一国家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即经济社会的生产或收入是怎样决定的,这涉及到宏观经济学奠基人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全部理论涉及到四个市场,即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理论。现假设:不存在政府的作用,不存在外贸,只包括家户与厂商两个部门,投资()是自主的( Autonomous),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动。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即社会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不会引起价格変动。一一这被称为凯恩斯定律。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这样有:GDP=NDP=NI=PI。
    2、均衡产出的概念
    在上述假定下,经济社会的产量或者说国民收入就决定于总需求,此时,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
    当产出水平(总供给)=总需求,企业生产稳定;当产出水平>总需求,企业不愿有过多存货,减少生产;当产出水平く总需求,企业存货减少,増加生产。总之,企业根据产品的销售来决定生产,一定会把生产定在和需求相一致的水平上。于是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上述式中小写字母y、C、i是实际的而不是名义的,其中c和i分别代表的是居民和企业实际想要的消费和投资,即意愿的消费和投资量指意愿投资与储蓄相等。在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投资与储蓄相等,是实际发生的,指事后的或非意愿投资和储蓄。宏观经济均衡中投资与储蓄相等是计划投资必须与等于计划储蓄,非计划存货投资必须为零。在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投资与储蓄相等,是实际发生的投资(包括包括计划和非计划存货在内)始终等于储蓄。
    3、储蓄等于投资
    用E代表支出(均衡产出),y代表收入,经济均衡的条件是:E=y,由于计划支出=计划消费+计划投资,即U<0AE支出决定收入支出收入都
    消除了价格的变动。企业生产1000亿$的产品,这是总供给E,通过工资、利息、地租变为居民的收入y,如居民和企业要购买产品的支出也是1000亿$:,这1000亿$的生产就是均衡产出,即均衡收入。若产出>1000亿$,则非意愿存货投资U>0,企业就会削减生产;若产出1000亿$,则非意愿存货投资U<0,企业就会扩大生产;因而总有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消费函数 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的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这种关系可用消费函数表示APC=dc/dy=MPC
    显然,平均消费倾向为:APC=c/y
    2、线性消费函数 c=ay的经济含义是:消费=自发消费品+引致消费APC=cy=2、储蓄函数储蓄随收入的増加而増加,即s=s(y),B点的右方为正储蓄、左方为负储蓄边际储蓄倾向:MPS=ds/dy,平均储蓄倾向:APS=s/y线性储蓄函数:S=3、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函数4、家户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宏观经济学家关心整个社会的消费函数,即总消费和总收入之间的关系,社会消费函数与家户消费函数基本相似。社会消费函数是家户消费函数的加总(总和),但这不是简单的加总,还要考虑到一系列的限制条件,主要有以下方面:
    A、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B、政府税收政策
    C、公司未分配利润
    在总利润中所占的比例等因素。
    供参考。

相关百科精选

  • 物业管理责... 物业管理责任保险是指保险公司...

  • 船舶保险 船舶保险是海上保险的一种,是以各种类型船舶为保险标的,承保其在海上航行或者在港内停泊时,遭到的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及可能引起的责任赔偿。船舶保险采用定期保险单或航程保险单。其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