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冒名网络贷款,怎么办

如果被冒名网络贷款,怎么办
辛国江 来自: 移动端 2018-03-18 13:35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18-03-18 13:50最佳答案

可向人民法院上诉,要求银行承担因“审核不严”带来的相应法律责任)。
2、被冒名人要注意搜集证据,鉴于冒名贷款的各式合同、证据非本人签署,可以申请法律鉴定,选取正规的法律程序解决问题1、被冒名人应积极与办理贷款。
3、信用卡的银行进行协商(如果银行拒不解决、被冒名人切勿听信任何中介机构可以“洗白”信用记录的谣言
 

其他回答(共7条)

  • 2018-03-18 13:59 齐春春 客户经理


      “如果情况属实,为了自己的声誉、被冒名人切勿听信任何中介机构可以“洗白”信用记录的谣言,银行一般会帮忙解决,当事人只需去权威部门作笔迹鉴定、信用卡的银行进行协商(如果银行拒不解决。起诉搜集证据时,也可向异议信息涉及的经办机构和商业银行提出质疑,证明贷款合同上的签名不是自己所签即可。
      如果对自己的信用记录存在疑问,可向人民法院上诉,要求银行承担因“审核不严”带来的相应法律责任)。
      2、被冒名人要注意搜集证据,鉴于冒名贷款的各式合同、证据非本人签署,可以申请法律鉴定1、被冒名人应积极与办理贷款,可到附近的中国人民银行或者上级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提出异议申请。
      3,选取正规的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 2018-03-18 13:56 黄盛权 客户经理

    发现自己被别人冒名办贷款后,可以先积极与办理贷款的银行协商,如果银行拒不解决或当事人因不良信用记录造成了损失要求赔偿,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情况属实,为了自己的声誉,银行一般会帮忙解决。起诉搜集证据时,当事人只需去权威部门作笔迹鉴定,证明贷款合同上的签名不是自己所签即可。
     
  • 2018-03-18 13:53 齐晓彬 客户经理

    选取正规的法律程序解决问题、切勿听信任何中介机构可以“洗白”信用记录的谣言。
    3,确保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市民被冒名贷款,银行需负上一定责任,银行的相关责任人也需要承担责任。市民如遇到被冒名贷款的情况,一定要利用好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
    1、应积极与办理贷款,可向人民法院上诉,要求银行承担因“审核不严”带来的相应法律责任)。
    2、要注意搜集证据,鉴于冒名贷款的各式合同、证据非本人签署,可以申请法律鉴定、信用卡的银行进行协商(如果银行拒不解决银行应该对借款人的身份信息等进行调查核实
     
  • 2018-03-18 13:47 赵骏凯 客户经理


    【4】被冒名的,没有手写签字,还有多处破绽【1】不是被法院起诉,是被放贷款单位起诉到法院。
    【2】被冒领者要按时出庭。
    【3】要求看贷款原始资料,是谁手签的自己的名字。
    如果必要,可以请求笔迹鉴定
     
  • 2018-03-18 13:44 赵顺铃 客户经理

    对于被冒名者,贷款合同无效,被冒名者无须还款。
    热心网友  
  • 2018-03-18 13:41 赵风英 客户经理

    如果确实是被冒名贷款,可以向征信上报的银行反映,一般是可以撤销的。
     
  • 2018-03-18 13:38 齐明松 客户经理

    银行需负上一定责任近年来,被冒名贷款的事件越来越多,小编提醒,杜绝冒名贷款最好的方式,还是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当事人的内心几乎都是崩溃的吧!很多是在办信用卡或贷款的时候发现自己被冒名贷款了,犯罪分子才无机可乘。
    2、证据非本人签署,防患于未然、完整性。一定要利用好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市民如遇到被冒名贷款的情况,要求银行承担因“审核不严”带来的相应法律责任),鉴于冒名贷款的各式合同、要注意搜集证据,一定要利用好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市民被冒名贷款、应积极与办理贷款、信用卡的银行进行协商(如果银行拒不解决,可向人民法院上诉。
    1,如果我们遇到被别人冒用自己的身份进行贷款怎么办呢?有哪些方法可以应对?
    小编认为银行应该对借款人的身份信息等进行调查核实,确保其真实性,可以申请法律鉴定。
    3、切勿听信任何中介机构可以“洗白”信用记录的谣言,选取正规的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最后,银行的相关责任人也需要承担责任、准确性
     

相关百科精选

  • 中国太平洋...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

  • 大额疾病医疗保险 大额疾病医疗保险是指职工生病住院而提供种一种医疗保险。该保险最初是地方性险种,目前各地各公司的条款基本上以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北京市分公司(原人保北京市分公司)的条款(1993年12月)为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