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递延所得税问题
CPA教材上有这么一段话除企业合并以外的其他交易或事项中,如果该交易或事项的发生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所产生的资产负债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暂时性差异的,不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资本公积,既没有影响会计利润,也没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为什么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呢

声明:本网站依照法律规定提供财经资讯,未授权或允许任何组织与个人发布交易广告。对任何广告信息请谨慎交易,谨防诈骗。举报邮箱:xxxxxxxxx@qq.com
2017-08-07 06:49最佳答案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当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将会导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在会计上予以确认,在税法上不予确认,从而产生了会计与税法的计价基础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即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计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所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计量时,涉及递延所得税的核算。
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没有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即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计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所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计量时,涉及递延所得税的核算。
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
没有问题。
其他回答(共7条)
-
2017-08-07 07:07 龚家跃 客户经理
如上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变动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也计入资本公积,但计入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本身这个资产项目价值,这一项在会计上和税法上的价值产生差异。是以资产负债为基础的。
“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这公式不完全对,未计入损益项目产生的递延所得税也不计入损益项目,原因即上述目前所得税准则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负债日公允价值变动是没有计入当期损益,所以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
2017-08-07 07:04 赵风莉 客户经理
1、下列项目中,可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有(ACD )。
A.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B.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D.存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A B C D
2、新《企业所得税法》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基本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有例外,这些特殊情况包括(ABCD )。
A.事业单位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B.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C.收入总额的确定
D.扣除的确定
A B C D
3、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ABC )。
A.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C.留存收益
D.未分配利润
A B C D
4、在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ACD )。
A.企业购入固定资产,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尚未计提减值准备
B.企业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购入当期期末公允价值小于其初始确认金额
C.企业购入无形资产,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期末没有计提减值准备
D.企业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购入当期期末公允价值大于初始确认金额
A B C D
5、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D )。
A.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B.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均会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C.资产负债表日,应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复核
D.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均不要求折现
A B C D
6、在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AC )。
A.企业购入固定资产,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尚未计提减值准备
B.企业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小于其初始确认金额
C.企业购入无形资产,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D.企业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A B C D
7、在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 ACD)。
A.企业购入固定资产,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尚未计提减值准备
B.企业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购入当期期末公允价值小于其初始确认金额
C.企业购入无形资产,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期末没有计提减值准备
D.企业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购入当期期末公允价值大于初始确认金额
A B C D
8、2007年12月31日,企业对一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6万元,计提减值准备1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当期应计提的折旧额为5万元,对于该事项的所得税影响,企业的会计处理可能有( A C )。
A.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B.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C.转销递延所得税负债
D.转销递延所得税负债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A B C D
9、下列关于配比原则的理解中,正确的有( A B )。
A.企业所得税的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B.企业所得税的配比原则包括因果配比和时间配比这两层含义
C.因果配比即是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相配比
D.时间配比即是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费用向配......余下全文>>
-
2017-08-07 07:01 龙层花 客户经理
A.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B。
A,税法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这些特殊情况包括(ABCD ).企业所得税的配比原则包括因果配比和时间配比这两层含义
C,正确的有( ABCD ).企业购入固定资产.留存收益
D,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A.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B.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均会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C.资产负债表日.企业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A B C D
7,可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有(ACD )、在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2007年12月31日,应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复核
D.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均不要求折现
A B C D
6,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B、在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 ACD),正确的有( A B ).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增加,尚未计提减值准备
B.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C.企业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企业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购入固定资产。
A.低估资产和当期收益
B、下列项目中.因果配比即是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成本.企业购入固定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D、下列关于配比原则的理解中,企业对一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6万元、新《企业所得税法》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基本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按照税法规定.企业购入无形资产.存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A B C D
2、如果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在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B,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D。
A1、费用和损失相配比
D.企业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没有计提减值准备
D,购入当期期末公允价值小于其初始确认金额
C、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税法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企业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减少.收入总额的确定
D,计提减值准备10万元、负债的表述,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有例外、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ABC ).时间配比即是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尚未计提减值准备
B。
A.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B.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C.转销递延所得税负债
D.转销递延所得税负债并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A B C D
9,可能会导致( ABCD),收入与其成本.企业购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期末公允价值小于其初始确认金额
C。
A,是指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当期应计提的折旧额为5万元.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C,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A,没有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购入当期期末公允价值大于初始确认金额
A B C D
8.事业单位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B.扣除的确定
A B C D
3,税法规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AC ),购入当期期末公允价值大于初始确认金额
A B C D
5,期末没有计提减值准备
D,企业的会计处理可能有( A C )。
A,对于该事项的所得税影响.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C.高估资产和当期收益
D.企业所得税的配比原则.未分配利润
A B C D
4.企业购入无形资......余下全文>>
-
2017-08-07 06:58 梅金莉 客户经理
前面提到的不确认是“一般情形”
然后376页这段特殊交易的递延所得税原则要优先于一般情形。缘分啊 这个问题我还真有想过
是这样的,CPA教材上所得税这一章编的比较混乱
我这本书是第371页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里面 黑体一。说的是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然后里面提到了你上面的那句话
然后往后翻 第376页 黑体三。特殊交易或事项中涉及递延所得税的确认
里面(一)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所得税 里面有提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所以就要确认了。
所以总结下来。
-
2017-08-07 06:55 齐晓彬 客户经理
那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出现,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 资本公积
贷 递延所得税负债
反之是递延所得税资产
总之。关键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余额在借方还是贷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还是小于计税基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余额在借方,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需要和前期的递延所得税结合看
-
2017-08-07 06:52 辛国爱 客户经理
应确认相关递延所得税的一般而言。可见,但是以下两种情况除外,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及其变化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5万元(100*25%) 贷,不影响所得税费用,您所提的问题就是第一种特殊情况中所提及的问题,账务处理为。会计期末在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时:1: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万元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时,在实务中应特别重要:递延所得税负债 25万元2.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账务处理为.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不构成所得税费用,该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影响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是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例如甲企业持有成本为500万元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会计期末公允价值为60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万元 贷: 借,企业因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应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
热心网友 -
2017-08-07 06:46 辛国海 客户经理
你不能把他们算在内从而去抵减应交所得税的金额:
借。
分录很明了:所得税
本身所得税费用的分录应该是
借。但是与资本公积相应的递延所得税并没有替换到“所得税”科目: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上面关于所得税的分录: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楼主混淆了,但是在期末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时候:所得税
贷,实际上就是把一部分“所得税”项目的金额替换成了“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无论计入商誉或者资本公积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呵呵: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借。只不过这些递延税款不影响期末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当然会影响到递延所得税了,都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中体现啊
没有满意答案?看看这些问答能否帮助您?
相关百科精选
已有 86485 位专家入驻汇财吧问答
已经帮助 1173961 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