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财吧LOGO

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细
中国人寿PK中国平安!这款最贵意外险,你有没有中枪呢?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转载来源:融360、卡宝宝、我爱卡、希财网 时间:2018-11-28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个时代互联网兴起,信息交融发达,无数人满怀理想,憧憬诗与远方;这个时代竞争激烈,房贷、车贷和子女教育接踵而来,甚至第一批90后自嘲“已经秃了”。保险对于我们的意义不言自明,今天徐老师想说的自然也不是保险是多么多么重要,目前几乎所有人都已了解保险的重要性,但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如下几点问题:
 
  风险保障需求与购买的产品不匹配
 
  选择纯保障产品少,偏爱理财
 
  保单琳琅满目,但性价比高的很少
 
  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分红险、寿险、万能险…..从没有接触过保险的人光是分清不同种类的保险的用途就快把耐心消磨地七七八八了,更别说在每一类保险下再仔细甄别产品了。徐老师要把这些一次性讲完也是异想天开的事儿,所以我们按部就班地来,今天文章中先和大家讨论被誉为“人生第一份保单”的意外险。
 
  人生第一份保单
 
  意外险因为低廉的保费投入、适应不同的场景需要(旅游、交通、手术、工作等)成为人们的保险入门和首选。
 
  通常我们所说的意外险,全称意外伤害保险,是指若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遭受意外伤害并以此为直接原因或近因,在自遭受意外伤害之日起的一定时期内造成死亡、残疾、支出医疗费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
 
  所以,意外险一般都包含以下三项保险责任:
 
  意外死亡保险责任
 
  意外伤残保险责任
 
  意外医疗保险责任
 
  最贵的意外险
 
  意外险的价格一般都比较低,保险责任也主要是上文所说死亡、伤残和医疗三种,那么最贵的意外险能长成什么样子呢?
 
  下图是一位客户不久前购买的一份平安福2017保单,向徐老师咨询是否值得退保。虽然平安福在市场上卖得很火,但投保后后悔得人不在少数,究其原因:第一,平安福的重疾险和意外险部分都很贵;第二,贵的同时保障并不高,还存在许多缺陷。
 
  红色圈出的部分就是今天我们的主题——意外险。
 
  可以看到,20万意外身故/伤残保额(40万交通工具意外保额)+4万意外医疗=1000+258=1258元
 
  为什么平安福的意外险部分很贵呢?
 
  在测评平安福重疾险部分时,很多代理人对于一些测评文章中用“小公司”的高性价比产品作为对比对象很不服气,虽然徐老师认为保险产品不具有所谓的品牌溢价,但是这一次的意外险部分就用中国人寿的一款成人意外险作为比较对象。
 
  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都是大家认可的大公司,在品牌和公司实力上可以说是和平安不相上下,用中国人寿的产品和平安福去作比较,平安福肯定是不会吃亏的。
 
  平安福长期意外险和中国人寿成人意外险的产品对比如下图:
 
  意外险一般都是1年期产品。平安福计划中将意外险做成长期险种,为了方便比较,我们将其近似成1年短期产品:以30岁男性为例,平安福附加长期意外险保障40年,保费交20年,所以每年的平均保费近似为:2500/2=1250元。
 
  很多朋友会觉得平安福长期意外险的公共交通与自驾车意外保额有翻倍,比中国人寿成人意外险的保障要大,那我们为什么不选择投保两份中国人寿成人意外险呢?还可以多出4万元的意外医疗责任,价格仅需320元。与平安福长期意外险动辄上千的保费来说,价格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除此之外,平安福长期意外险还有一个缺点:如果我们要退保这款附加意外险,必须连同主险一起退保。
 
  我们不妨来粗算下平安福意外险部分产生的利润:
 
  中国人寿成人意外险的保障责任为50万综合意外+2万意外医疗=160元,那我们不妨再将保障成本定得更高一些,保障成本假设如下:
 
  30-65岁时保障成本为200元
 
  66-70岁时保障成本为600元
 
  按4%的贴现率将保费和保障成本贴现到30岁,平安福长期意外险产品的利润如下表:
 
  注:忽略了死亡率、费用率等复杂因素#p#分页标题#e#
 
  利润率高达87%,不足2成的保费提供保障也是咋舌啊——
 
  看到这里,你或者你的家庭保单中有没有中枪呢?
 
  为什么我们的保单需要管理?
 
  1、风险意识足够,但保障与缺口错位
 
  由于对保险缺乏足够的了解,很多家庭购买的保险和自己真正面对的风险根本对不少号——
 
  家庭最大的风险是爸爸或妈妈生病后收入中断,却先给宝宝买了一堆保险
 
  想买一份纯保障的重疾险,却买成了年金或分红险
 
  现在回头整理一下自己的所有保单,是井然有序还是杂乱无章?要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应该将保单按照对应的风险分门别类好,找出自己还存在的风险缺口,并且认清不同险种能解决的问题,再去选择适合的保险。
 
  2、未如实告知的“废”保单
 
  我们购买的保险产品能不能理赔不取决于保险公司大不大,而是我们在投保时是否如实告知,做到了最大诚信原则。
 
  当然如实告知≠全部告知,怎样才算如实告知呢?在以前的文章中,徐老师谈过这个问题,详戳→
 
  买保险,如何打赢投保告知硬仗?(上)| 如实告知≠全部告知
 
  买保险,如何打赢投保告知硬仗?(中)| 未如实告知≠解除合同
 
  买保险,如何打赢投保告知硬仗?(下)| 重大隐瞒≠解除合同
 
  有时候部分代理人为了成交保单甚至会误导用户隐瞒病情投保,在最初投保的时候没有问题,但只有发生了理赔才尝到“未如实告知”的苦果,最后使得保险只能落得一个“大骗子”的称呼。
 
  3、产品性价比低,考虑是否退保
 
  随着互联网保险时代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保险产品在短时间内蜂拥而至,让人眼花缭乱。在鱼龙混杂的保险市场中,如果没有提前了解一些保险知识很容易购买到性价比低的产品。
 
  此外,很多爸爸或妈妈们理想中的保险应该既有重疾、住院和门诊医疗,又能解决孩子的教育金、婚嫁金和养老金,但这类“全家桶型”保险每种保障都来那么一点点,最后每一种的保障也只能买到一点点。
 
  所以,我们在保单整理的过程中还需要筛选出这些性价比低的保险产品,并谨慎地考虑是否应该退保旧产品,重新购买一款性价比高地新产品。关于产品是否应该退保,徐老师在《【深度】“退保”真的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吗?》中也详细地介绍过。
 
  结论
 
  1、如何选择一款“好”产品在于产品本身,与保险公司大小并无直接关系。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都属于大公司,但是上述对比的两款产品性价比却天差地别。
 
  2、与传统渠道的保险产品相比,互联网保险投保简单、信息流通快速、客户理赔便捷。由于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流通,刚上市的产品也能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近乎“赤裸”地呈现在消费者眼前。
 
  3、保单管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如果您和您的家人对于保险还缺乏足够的了解,或者想为自己和家人制定一份详细、全面的保险计划,可以购买我们专属的定制服务(《买保险怕被坑?让精算师为您量身定制家庭保险计划!》)
发表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 条评论
您还没登录,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登录
全部评论
0 条评论
  • 暂无评论...
快速申请贷款
您的姓名:
手机号码:
申贷金额:
验  证  码: 验证码

提交申请后,客服会拨打您的手机,为您免费定制贷款方案。